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及其与社会契合

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及其与社会契合
(转载自: http://www.hunu.edu.cn/hot/jyb15/jlbg/1_4.htm

目 录

一、大学分类标准及其分类
(一)国外大学分类方法
(二)国内大学分类方法
(三)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出发的大学分类方法
二、大学发展与社会的契合
(一)大学发展的理性思考
(二)新世纪社会发展趋势
(三)社会发展对大学发展的需求
(四)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的路径选择
三、大学发展的意识和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一)大学发展必须树立的意识
(二)大学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四、大学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分析
(一)国外大学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分析
(二)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概述
五、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一)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三)教学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六、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指引下,万众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高等教育已迈步走向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又一个关键时期。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跨越的先导。谋划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谋划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及其与社会契合,不仅利于进一步发挥大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也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真正形成高等教育的多层次结构体系和多样化发展的格局。就现实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在近期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如大学发展定位不尽科学合理、盲目攀比、升格热、贪大求全、发展战略和目标趋同化等种种问题。因此,就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四组的主题《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及其与社会契合》,本课题组专门进行了研究,它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大学分类标准及其分类
(一)国外大学分类方法
国外对大学的分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是美国的一般分类法、卡内基分类法和美国周刊分类法以及日本的分类法。
1.美国的一般分类法
习惯上,美国一般把高校大致划分为3种类型:两年制学院、四年制学院和综合性大学。
两年制学院又称初级或技术学院,大部分为公立,多半为地方社区所举办,故一般称为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提供的课程有两类:一类为过渡性文理课程,相当于4年制大学的头两年,学生习毕可转入4年制大学继续深造;另一类为终止性职业技术课程,毕业生直接就业。社区学院颁授的学位是准学士学位。社区学院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入学条件简单,不限年龄,亦无须通过入学考试;学习时间灵活,有全日、半日、周末、夜间课程的多种选择,还有寒暑假开设的假期班;修业年限较短,收费低廉,而且针对本地区需要开设课程,便于就业,因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目前美国共有社区学院1200余所,学生人数从1985年的470万增至1992年的640万,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的40%。
四年制学院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文理学院或文科学院。基本课程包括人文学(语言、文学、哲学、艺术、音乐、文化史等)、社会及行为科学(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和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三大领域。现在有的学院为多收学生平衡收支,增设了诸如企业管理、护理、教育等学科以适应当地的需要;另一类是独立的专科学院,如机械学院、建筑学院、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师范学院等,主要提供专科职业教育。近年来许多专科学院也扩大了教学范围,提供较完备的文理课程及学位。上述两类学院学制一般为4年。文理学院和文科学院向毕业生颁授的最普遍的学位是文学士和理学士,专科学院则授予专业学位。
综合性大学规模庞大、组织复杂、师资充实、设施完备,一般设有以文理学院为核心的若干学院,可修学位的课程除通常的文理课程外,还有工程与技术、商科、国际问题、卫生、教育、农业、家政、建筑、传播、新闻、图书馆学、旅馆管理等。大部分综合性大学注重研究工作,不仅拥有设备先进、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也设有以向高校和社会输送教学和研究人才为双重使命的研究生院,因此这些大学又被称为研究性大学。此外,许多综合性大学还设有若干高级专业学院,如法学院、医学院、牙医学院、管理学院等。进入这些专业学院学习往往需要4年大学本科学历,学制通常为3-4年,时间长费用高,但入学竞争仍异常激烈,因为拥有专业学位是挤身收入丰厚的专业领域的先决条件。综合性大学颁授学士、硕士和博士3种学位。
2.卡内基分类法
卡内基教学发展基金会是一个久负盛名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研究组织。卡内基基金会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将美国1994年3595 所大学分成十类,这些大学是能授予学位或被美国教育部认可的、评价组织鉴定合格的大学。其具体分法如附表1所示。
3.美新周刊分类法
美新周刊的全美大学排名在美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最大,其成功的经验最值得借鉴。其分类方法引用了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并在具体操作中对学校的类型进行了简化,如主要按全国性授予博士学位大学、全国性文理学院、授予硕士学位大学和综合性学士学院四类来分别进行评价和排序。
4.日本的大学分类方法
庆伊富长参考美国大学的分类方法,根据日本的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科设置状况以及研究生数、本科生数的比例,将日本的500多所大学分为5类:一是研究大学(R型),24所;二是研究生院大学(D1型),121所;三是准研究生院大学(D2型),35所;四是硕士大学(M型),85所;五是本科大学(C型),178所。
(二)国内大学分类方法
我国对大学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大学分类方法及大学排名中对大学的分类方法。
1.传统分类法
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角度出发,我国对大学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一是从传统意义上的层次分类,形成大学、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三类;二是以教学、科研为导向的层次分类,形成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四类。三是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的分类,形成教育部直属高校及部门和地方所属高校两类;四是按学科特点分类,形成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类;五是按学科多寡分类,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三类。
2.大学排名分类
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刊登的研究报告:《2003中国大学评价》中,对大学的分类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具体分类结果见附表2。
型反映大学的科研实力。按科研实力的强弱,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具体结果见附表3。
在对某个大学进行具体评价时,其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例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模,北大属于研究型,故北京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型,简称综合研究型。
(三)从发展战略研究需要出发的大学分类方法
从发展战略研究的需要出发对大学进行分类,需要咨询下列基本原则:
①同一类型大学的战略要有相似性,不同类型大学的战略应具有显著的差别。这样,对同一类型的大学,能形成共性的战略,对不同类型的大学,能发现他们各自的战略特点及存在的差异。
②对大学的分类结果要具有长期生命力。大学发展战略及其与社会的契合是在一个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存在的问题,其战略研究应具连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为了与之相适应,其分类必须是长期有效的。
③所分类型不宜太多,不然既会给战略研究带来技术上的困难,还会大大增加战略研究工作量。
④分类要有针对性。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共有22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分类必须让22所大学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针对性的分类有利于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基于以上四点原则,参考原有的各种分类方法,我们首先将大学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具体结果见图1。
大学分类

教学型

研究型

教学研究型


图1 大学的分类

关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的分类标准,至今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公认标准。其实,这是一个具有相对性、模糊性、动态性的问题,难以用某些特征的定量计算来加以严格区分。因此,本课题研究需要出发所作的分类,其分类标准也只能仅提供一个定性而模糊的描述。
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较强,较多地承担国家级大项目、大工程和地方的重点项目,研究生教育有较大的规模,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学科和学者。
教学型大学——以教学为主,大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同时也为地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研究型大学——介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之间的大学。
二、大学发展与社会的契合
(一)大学发展的理性思考
系统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开放性。孤立系统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之说,其熵总是自发地趋于极大,也就是自发地走向“无序”状态。其实,任何一个系统都与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今,大学无疑是一个开放系统,大学的发展必须遵循外部规律,即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国际经济、科技、教育的竞争态势,中央的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以及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当今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依赖着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渐渐增加系统的负熵,使系统从非平衡态转移到新的平衡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跃变。大学则也是依赖与社会进行物质、能量、人才和信息的交换,密切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大学系统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大学系统的“开放”,已使大学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地域。
系统状态的转移不可能自发进行,必须以人为主体而自觉地实现。因此,大学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应时应地制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争取外部条件,创造内部条件,建立自我约束的新秩序,形成“里应外合”的和谐发展格局。
系统发展是基于系统中稳定性的局部的、依次的突破,并形成新的稳定态,然后逐个波及其余,如此不断推进。这种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大学的发展和变革,必须审时度势,缜密分析大学系统的特性,尤其是它具有惯性和滞迟环节,遵循大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如教育规律、科研规律等,有步骤地作出递阶式的操作,任何急于求成的做法和过高的指令输入,必将引起大学系统的超调和振荡,乃至破坏大学系统的稳定性。大学在适应环境的快速而剧烈的变化时,要在发展战略中特别注意研究大学系统的自适应或自组织过程及其规律性,确保大学系统状态的平稳过渡。
(二)新世纪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新技术革命正在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必将更加繁荣和文明。乃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也将产生巨大的变革。
1.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推进,科学历经了分化与综合的变迁,诞生了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在相互渗透和融合,科学技术正在孕育重大创新突破,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密集时代。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日益有效地解决了复杂化的社会、工程问题。综合化、集成创新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发展历史还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日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大大缩短,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快。科学研究已不再仅以探索知识为准则,而以追求效用为准则。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2.经济发展趋势
世界大市场的开拓,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已导致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在历经了劳力经济、资源经济之后,智力资源及其知识创新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知识经济或智力经济正在向我们走来。知识的生产、流动与应用将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体系、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产业区位布局和产业组织及其管理模式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3.社会发展趋势
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风起云涌,人类社会迎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认识和掌握了“信息”要素之后,通过信息流对物质流、能量流的有效支配和控制,正在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未来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和伦理观念将产生巨大的变革。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将日益缩小。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知识日益商品化和资本化。人才资源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大提高,未来社会的成员渴望接受更多的教育,终身教育观将更广泛地被社会所接受,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型社会即将向我们走来。另外,文化的多元化也是未来社会的必然趋势。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诣发展等始终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4.新世纪中国发展态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第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增强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二,通过科技进步,缓解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第三,增强国防实力,保障国防安全及公共安全;第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迫切需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三)社会发展对大学发展的需求
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源于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大学才能发展。新世纪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求,给了我国高等教育、各类大学发展一个难得的机遇。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是一个正在按新型工业化道路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
一方面,全国各类高等院校都在不同程度地承担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各行各业第一线培养千百万急需的应用性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必须集中中央政府(包括地方一部分)财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要方面军,为国家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抢占高科技制高点。
各层次、各类高等学校,完全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需求,准确定位,不趋同、不攀比,各占其位、各司其职,办出特色、创出名牌。,
2.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及大量专门人才
一个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样化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人才都需要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快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缩小这种差距,迅速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及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其根本途径是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各行各业急需的应用性人才和工程型人才。
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一大批能攻克战略高技术方面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及进行原始创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把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这是一个既紧迫又严峻的任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是摆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拔尖创新人才是精英人才,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人才、骨干人才、领军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的经验,但我们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经验不足,不论是思想观念、环境氛围、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师资和科研条件、生源选拔等方面都尚不适应。因此,应努力改变目前现状,力求创设出一个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使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方面军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必然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的制约。面对国家走创新型道路的战略选择,高等学校义不容辞应该承担起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该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技术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
为此,要把“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好,力争建成一批重点学科和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及创新团队,使其成为汇聚和培育大师级人才和杰出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基地,这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主要方面军的关键。
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像重视自然科学一样重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研究和大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使高等学校处于主力军地位。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特别要重视对学科创新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在对策研究中,要十分重视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的课题研究。
高校应该在实践中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通晓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同时还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和大众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修养。
为此,要抓好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基地建设,特别是“985”工程要求的一批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建设。
5.进一步提升高校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不断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从世界范围看,教育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美国预计若干年后将有上百个工业—大学联合体出现,并被认为是美国在21世纪开展竞争的最主要措施;英国政府减少对大学的资助,希望把市场机制引入高校体制,以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实际需求;法国提出“高校更广泛地向外界开放,密切联系工商界”;日本强调“产,学,官协作”等等。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高校要遵循外部规律,实现其三大功能。首先,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进行科技攻关和文化创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正确引导社会前进,完成其历史使命。与此同时,高校在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高校必须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确立以“政府最关心、企业最需要、老百姓最欢迎”的宗旨的社会服务理念,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充满活力和朝气。
6.树立国际化观念,加强国际化建设
在世界多极化,科技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各类大学都应该树立国际化观念,加强国际化的建设,重视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增进对世界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了解,加强和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要重视这个问题,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占领高科技制高点的创新研究只有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才能成功。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必须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研究方法、管理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和吸收,并进而创新。
(四)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的路径选择
所谓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是强调大学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引导社会前进,社会则大力支持大学的发展,双方互动,并达到“契合”的理想境界。在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这个问题上,我们以往的认识偏于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这两个层面,这显然是不够的。今天谈论这个问题,应站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进一步拓展视野,寻求新的“契合”路径。大体从四个层面去考虑,即:①人才培养、②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③服务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④国际化。这四个方面每一点都可以成为专门研究的宏大课题。限于本报告的篇幅,仅就基本思路作概要阐述。
1.大学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每个学校都应在人才培养上明确定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形成特色。如果我们承认大学是分层次的,目标取向上存在差异,那么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大学的定位也是不同的,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作为研究型大学和定位于成为亚洲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将目标定位为能够造就引领社会前进的时代精英、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人物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
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由追求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决定的。首先,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大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水平的提升反过来又会有力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这样一个强国目标,需要中国有一批走在世界前列的大学;其次,是由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的,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分层次的,各大学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身定位。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通常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并重,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这就决定了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处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在推动人类进步、经济科技发展、知识增长、文化繁荣方面担负着更大责任。
处在不同层次,担负不同功能的大学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特色,争取成为某个领域、某个层面的“一流”,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而全、研究型和所谓世界一流。如东北师范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学院、西安翻译学院等都是由于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而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
此外,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终身教育、在职学习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接受大学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文凭。大学应该在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方面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2.大学要引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自从德国教育家、柏林大学校长洪堡首次提出,大学教育应当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科学研究就成为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尺度。随着社会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的科研也逐渐从纯学术的“象牙塔”里走出来,与社会、企业、生产实践的结合愈加紧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化成为大学科研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在为企业、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从中获得很大收益,成为大学获取发展资源的重要来源。
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明确提出,大学要引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2]。他结合清华大学的实践阐述了自己的观点:⑴ 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⑵ 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为国家基础科学做出贡献,努力获得原创型研究成果;⑶ 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科学研究,要起到引领科学技术潮流的作用;⑷ 大学可以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
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特·赖纳·库茨勒认为,大学应该成为技术转让的重要参与者,这种技术转让最常见的方式有:①面对面的接触,特别是通过从大学分离出去的子公司来进行;②融入工业网络,促进公共与私人合作,进而实现技术转让;③发明创造的专利和许可证制度。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同时使用这些方法。[3]
美国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通常是通过承担工业界提出的研究课题,签订合同,与工业界进行合作。这种合作,一种渠道是大学直接与企业联系,一种渠道是通过工业协会介绍,还有许多著名的大公司通过与著名大学的对口专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大学设立科学研究基金,教授向公司申请研究项目,经批准后,即用该公司设在大学的科学研究基金开发科研,教授向公司汇报研究项目的进度,向公司负责。
公司与大学的合作,通常是在大学教授有了新的思想后,公司给大学一笔经费,教授在实验室做出科学实验数据,把新思想写成报告,交给公司,然后由公司的技术人员完成产品的开发。美国的公司不仅向大学提供研究经费,而且还派人深入到大学一起进行合作研究与开发。
3.大学要主动为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在谈到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服务的问题时,人们常常仅将其与产学研结合、建立大学科技园或科技成果转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大学对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这一范畴,而是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着作用,如推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文化、商业、房地产繁荣等,而且高水平的大学对当地市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公共福利”,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最终大大提升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除了硅谷、中关村、班加罗尔等人们熟知的案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依托大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事例。
珠海的发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珠海同深圳、厦门、汕头等一道,是中国最早建立的沿海特区。可经过20年的发展与一江之隔的深圳相比,却渐行渐远,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吸引外资等方面,几乎乏善可陈。除了地理环境和交通等原因外,教育和科技基础薄弱,人才匮乏是制约珠海发展的主要瓶颈。1999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教育强市战略,毅然将原珠海大学全部校舍无偿转让给全国著名的中山大学建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并建设大学园区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全国著名高校来珠海办学。教育强市工程实施3年多来,大学园区从无到有,现已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遵义医学院等十余所大学落户珠海,高水平的教育不仅吸引了国内优秀考生,许多港澳学生也纷纷来珠海学习。教育的发展不仅给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繁荣,同时人才的集聚也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看中了珠海软件产业在未来中国的重要地位,微软亚洲研究院日前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与南方软件园及珠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间展开全方位合作与交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张亚勤博士认为,珠海将成为中国软件产业最重要的基地之一。[4] 美国德州奥斯汀市曾被评为全美经济发展最快、最具吸引力的城市,而在德州经济发展中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则功不可没。奥斯汀大学校长拉里·R·福克纳教授在总结奥斯汀分校如何在奥斯汀地区及整个德萨斯州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时指出,大学像磁石一样,能吸引有才能的年轻人;大学能够培养、开发年轻人的智力和技能;大学能够招聘和保有大量有才华的教师;大学还能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增强地区文化氛围;大学还能积聚各行各业的力量和人才,帮助社区解决目前和未来的问题;大学是强大而稳定的经济发动机,为社区带来就业机会、创造收入。大学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第一、大学必须拥有符合国际标准的优秀和确实出众的研究计划。第二、大学应该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公众信任度。第三、该地区必须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吸引人才居住的地方。第四、大学的领导集体必须积极参与该地区商业和政治方面的管理,并且对促进经济发展抱有兴趣。[5]
今天,大学与地区合作已成为大学发展重要途径。大学为地方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当地政府、企业共同开展因地制宜的研究活动,并最终将这些研究成果返还于当地,服务于本地区。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又会给予大学更多的投入,有力的支持大学的发展。
4.走国际化道路是大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走国际化道路也是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的主要形式,是在更高的层次上与社会联系,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纵观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无不把国际化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在一些国际著名大学,教师在全球范围招聘、留学生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国际合作研究活跃、在海外创办分校开展合作办学已呈现为一种趋势。而国际化程度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走向世界的主要因素之一。
国际化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程度不同,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使高等教育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赶超,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对外派遣留学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拓宽了国际合作渠道,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出国深造,很多留学生回国后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重点大学的校长、副校长,中科院各研究所的所长,各国家级研究机构的负责人中,大多数是有留学经历的。近年来,在高校中设立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又吸引了一大批杰出海外学者回国任教,使国内大学的一批学科迅速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的方向,目前,其学校教师中40%不是英国人,外籍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2/3,该校的经济学、哲学和MBA在国际上享有极高声誉。他们的做法是,一是积极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性教育;二是不断地调整和拓宽社会科学的范畴,纳入更多的交叉学科;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招生中强调全球化、国际化。通过这些策略使学院获得成功发展。
国际化有利于增进各国的相互了解,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同时还可以挖掘本国教育资源潜力,成为重要收入来源。例如,由于出生率降低,政府投入减少,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大学出现经费不足,教育资源过剩的情况。由于法律和社会压力又不能通过提高本国学生学费的方式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因此纷纷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目前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教育出口已成为重要产业。
三、大学发展的意识和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一)大学发展必须树立的意识
在制定和落实大学的发展战略推进大学发展时,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人本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和法制意识
1、质量意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招生规模迅速扩展、学习观深层次变化、大学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大学的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球的关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大学生的质量和大学学术成果质量是大学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大学质量还体现在教育目标质量、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教学科研人员质量、基础设施和内外环境的质量、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质量等诸多方面。因此,大学的发展首先必须树立“质量首位”意识,通过逐步建立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全面质量管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以高质量赢得竞争的主动权。
2、人本意识
大学的发展最终依靠人来实现,一流的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人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实现发展目标的主体,只有大学全体成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将其行为的动力集中到大学的“定位”上来,大学的发展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实现“定位”目标,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意识,以人本意识网罗人才精英,实行民主决策,获取民心支持。首先,要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善待人才,建立健全一整套的人才选拔、使用、管理和培养机制,创造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形成人才队伍的合理梯队,千方百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畅通信息渠道,善于集中广大师生员工的智慧,努力加强大学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建设。
3、开放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也将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和优势,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公民生活提供更为便捷的各种服务,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站在人类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加强与世界各国大学、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社会各界进一步关注大学的改革、发展与进步,并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充足的资源和宽松自由的环境。科学无国界、知识无阶级、教育国际化、大学的平民化和世俗化趋势,要求大学放眼世界,树立开放意识。但大学的开放须是保持大学独立地位、学术自由及可持续发展的有限度开放,须是扬弃旧义、弘扬新知、为我所用的有选择开放,须是大学领导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握变化的管理思想开放。
4、进取意识
发展目标就是努力的方向,发展目标并不是静止的概念,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高等教育形势和校情。正确的目标犹如一面旗帜,指引大学成员孜孜以求,激励人们勇于创新、克服困难、不断向前,为大学的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大学“定位”建立在对校情的科学全面分析基础之上,它是大学全体成员的智慧结晶,不会以个别人的办学认识的变化而变化,也不会因人事的变动而蜕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要克服认识上的障碍,避免小目标对大目标的偏离;二要克服局部利益的冲突,确保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
5、法制意识
大学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必须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制意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服从、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大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国家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及《高等教育法》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大学依法办学、自主办学的基本要求。大学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在对外的各种经济活动中,内部的人、财、物管理上有高度的自主权,但必须是合法的自主、合法的交往和合法的管理,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大学作为法人主体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
(二)大学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
毛泽东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全局的谋划,取得具有整体性的对策,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发展战略是指人造系统为寻求自身的最优发展,在总结历史、分析现状和科学预测未来的基础上,综观系统的内因和外因,谋划系统发展的方针和目标,进而对未来若干历史阶段的基本任务及重大措施作出规定,并在实施过程中构建相应的动态调节机制。发展战略结构要素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体系、战略方案,以及动态调节机制等。
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遵循大学的外部规律,必须力求大学发展与社会契合,适应国家和地方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既努力“顶天”,又扎实“立地”。
2.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同类型高校应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发展目标、方向和战略,使各类高校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3、寻求自身特色。大学要根据国家和所在地域的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实事求是,形成和发展特色。
4.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坚持综合集成。大力整合资源,加强学科交叉,强化综合管理。
四、大学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分析
(一)国外大学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分析
1、大学功能的演变
考察近现代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及随之而来的产业革命,都引发了高等教育的一次大改革和高等教育功能的一次大飞跃。
一般认为,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三种社会职能,并经历了三个相应的发展阶段,而且每一职能的产生都有其广阔的历史背景,它既受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又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1)人才培养阶段
从世界大学发展史可知,大学是中世纪后半期(12—13世纪)一批学者效仿意大利行会组成的集体性学术研究团体发展而来。这一阶段的大学是作为专门的、独立的学术研究与教学机构而存在的,唯一的职能是教学知识,培养人才。这时的大学多与社会隔绝,独立研习学术,处于保持知识纯洁性的“象牙塔”时期,对社会影响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间接作用。
(2)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发展科学阶段
大学职能发展的第二阶段增添了科学研究的新职能。这是由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所引发的。该时期的大学开始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职能一般认为是1809年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开始的。洪堡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办学思想,吸引了许多名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后来被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大学的职能也就演变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3)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直接为社会服务阶段
大学职能发展的第三阶段即产生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它是在19世纪北美声势浩大的“西进运动”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社会需要大学造就大批富于实干和开拓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因此,美国在1862年实施“莫里尔”法案,并建立了一大批“赠地学院”,开直接为社会服务先河的则一般认为是19世纪末海斯创办的威斯康星大学。当时的大学和学院主要设置农业、机械、工程、家政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并广泛建立了农业推广站、实验站,开设了短期课程,举办了补习班、函授等,把教育活动从校内扩展到校外社会,开创了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先河,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经济的发展。此后,许多大学都敞开校门、直接为社会服务,企业也纷纷向学校投资,形成了社会扶持学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学格局。因此,大学的职能由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演变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者有机结合的新阶段。
从大学职能的三个发展阶段可知,大学职能的每一次变革,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生产力的变革所推动的结果,大学的发展、兴衰与经济科技发展紧相依存。大学开设新课程、新专业及决定招生人数、办学规模越来越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科研,以前只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现在则强调通过科研对社会直接作贡献;高校还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来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大学不应只为自身的存在而存在,而应为了社会发展、社会需要而生存、而发展。科技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现代化,高等教育愈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高校愈要体现服务于人类发展、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因而,大学要重视发展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教育,这是大学及其职能发展的必然趋向。
2、国外大学的办学之道
沿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再来看一下世界著名大学成长的具体历程,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大学虽然成长的道路不同,但共同的一点是都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时机不断地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哈佛大学——在改革中不断前进
哈佛大学是名冠全球的一流学府,它创建于1636年,自成立以来一直充当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先导。哈佛学院最初是按照剑桥大学的模式实行“博雅教育”,培养神职人员。18世纪下半期,受到欧洲产业革命的影响,哈佛学院顺应时势,建立了数学和自然哲学的教授讲座,之后又建立了神学、医学教授讲座,升格为哈佛大学。18世纪和19世纪,随着大学的发展,课程内容范围扩大了,重点发生了转移,自然科学受到极大重视。从1869年到1909年,艾略特担任了哈佛40年的校长,他逐步将本科生的课程改为选修制,建立了研究生院,改造了旧的专业,开设了暑期学校为公众服务,改革图书馆,筹建多所博物馆等,还支持教授业余到拉德克利夫学院任教。这一切都给哈佛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校长康南特审时度势,以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使哈佛更密切地为国家服务。他制定了以学术为唯一标准的严格的教师聘任制度,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招生制度,并制定普通教育计划。这些都为学校竞争到了最优秀的师生,不断提高了哈佛的学术声誉,奠定了哈佛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现任校长鲁汀斯坦面对挑战,进行了两方面的改革:一是致力于改变各学院过于分散的状况,把大学13所互不联系的学院变成较为统一的整体,并推动教师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国家面临的五个主攻领域上。二是改革本科教学,一方面完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优化教学过程。
麻省理工学院——理工结合、文理结合的成功典范
麻省理工学院创建于1861年,最初是一所技术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实践中,MIT也形成了自己的两大特色:一是“做中学”,强调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的结合;二是文理相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MIT建立到1940年是其发展的第一阶段,极力倡导在办学中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关注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1940年到1980年是MIT发展的另一个阶段,主要是倡导工程科学运动。这项运动源于二战以后对于加强数学和科学教育的呼声,也来源于MIT在二战期间研究工作的直接体验。从此,MIT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大大提高,成为科研的主体,同时开始有教授和研究人员获得诺贝尔奖,并呈增长趋势。但是从1980年开始,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包括冷战的结束、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制造业面临日韩等国产品的挑战等,同时当时工业界对工程教育的批评也颇多。为此,MIT组织了调查,结论是:“MIT应当拓宽它在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方面的教学方法,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生产、对实际问题、对合作精神、对文化习俗、对美国与他国商务实践等更敏感。”[1][1]针对这种情况,MIT构建了总体改革思路:在保持原有的基础科学、数学和工程科学基础教学不被削弱的同时,加强工程实践,也就是著名的回归工程实践。同时,通过应用性产业的研究,密切与企业界的联系,据此加强学生的科研、工程能力。近几年来,MIT 仍在不断地探索更好的发展,尝试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科学学士/工程硕士五年贯通制计划等,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并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MIT作为著名的理工学院,从来都不忽视人文社会学科的教育,其建校之初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通识教育,学校起先是在课程中增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后来于1948年成立了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学院,人文课成为理工各科学生的第二主修课。在此过程中,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文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语言学方面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巴黎高等师范大学——高等专科教育的奇葩
高等师范大学属于法国重点高等专科学校,它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其他重点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目标不同的是,高等师范大学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其他重点高等专科学校则培养专门人才。如果说传授“教学的艺术”曾是高等师范大学的首要任务的话,那么今天这一理念虽然仍是学校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学校最新的章程指出:“学校旨在通过在科技、文化方面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出一批有能力从事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从事高校教育教育、科研培训和中学教育的优秀学生。”而且在1994年学校又提出了新的心愿:巴黎师范大学应致力于成为欧洲著名的高等学术团体。为此,它定期组织或个人自发组织一些学术聚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对新知识、新理论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形成活跃的学术氛围。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赫赫声威还在于20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知名学者留下的深远影响。可见,在法国特定的教育制度下,作为一所高等专科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仍旧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和一流水准,成为高等专科教育的奇葩。
沃里克大学——迅速崛起的新星
英国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始建于1965年,是英国政府在二战之后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而建立起的“七姊妹大学”之一。短短的三十年来,沃里克大学以其特有的办学之道,一跃而成为知名大学,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
沃里克大学一开始就没有拘泥于通行的大学发展观,而是自信地把自己定位在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上,向剑桥、牛津等一流大学看齐,提出了“教学和学习要以研究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全面按照一流大学的规则办学。比如在人才吸引方面,它没有显赫的声望和优越的办学条件,对此,沃里克大学尽管也采用了通常的高薪聘请的手段,但它更注重发挥年轻大学没有老牌大学那种人才拥挤、论资排辈、权威位重的“人才负累”的优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和制定有利于学术自由、平等竞争、人尽其才、重在实绩的工作制度与政策上,全力打造新型的、良好的学术环境,积极为学者们提供一个具有充分的自由、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展示才能的舞台。正是这些努力,使它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富有新思想的学者们献身于沃里克的事业。20世纪80年代,沃里克大学率先将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引入英国,第一家创办了研究生院,开始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应用开发研究是沃里克大学的特色之一,其支撑机构是各类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都是从深厚的学术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但它不仅重视学术,更重要的在于其借鉴企业的管理之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确保学术与适应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其主要做法就是形成了一批稳定的、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的研究中心,这些机构大多与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共同组建,独立经营,其管理人员不仅有来自大学的专家学者,也有企业家和有关人士。
除上述以外,如斯坦福大学起飞于创办科技园区—硅谷,康奈尔大学以结合所在地区重点发展农业和农业科学而起飞;卡内基—梅隆大学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指针,发展新兴学科,以计算机学科起家;耶鲁大学则强调大学要努力融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之中;牛津大学的理念是鼓励学生不断追求真理和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剑桥大学十分重视学科交叉;伦敦经济学院采取夹缝中求生存的战略,以经济学、哲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极高声誉,广为招收留学生,获得成功发展。
3、国外大学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
纵观国外大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办学经验,可以看出其大学发展战略具有许多共性的基本特点:
(1)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做支撑
先进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挥。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以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来为社会做贡献”[2][2]。哈佛一直坚守着其创建以来的办学宗旨——寻求真理。艾略特就认为:“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是知识的仓库,是真理的寻求者。”[3][3]耶鲁大学的“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是该校实施教育目的多重性和坚持人文主义精神及“自由教育”原则的理论基础。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是该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依据。斯坦福大学的“实用教育”理念从一开始就影响着这个学校的成长,斯坦福研究园区的成功与这种办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的办学方针和以“哈珀计划”为代表的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对“芝加哥学派”的形成及该校师生有69人获得诺贝尔奖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有了这些先进的理念的支撑,大学才能在改革中始终把握自己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先进的办学理念往往是在校长身上集聚并体现出来,因此,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校长。
(2)以社会契合中形成的特色为关键
社会对大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大学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如何找到社会要求和大学自身的契合点,这是大学发展战略的关键。这一点在美国的大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普林斯顿大学建立比哈佛稍晚,但是其校长明确地表示,普林斯顿不象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普林斯顿没有象其他大学那样建立自己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坚持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它这样将专业学院置于大学本科教育之下的做法,加强了专业教育的基础,增加了本科生的竞争力。而这种独特性也正是普林斯顿的吸引力所在。同样,斯坦福不设医学院也与此同出一辙。美国的许多社区学院虽然不是顶级的综合性大学,但因其适应了本地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同样发展得很好。可以说,特色正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
(3)以学科建设为切入点
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即使是一流的大学,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居一流。这就要求大学能根据社会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重点培养一些学科。20世纪4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决定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当时斯坦福大学偏于西部一隅,对此特曼校长选择了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为突破口,争取政府的集中投资。而后,物理和电子工程正是使斯坦福享誉国内外的两大优势学科。又如耶鲁大学以人文学科见长,对于理工的学科,它的发展战略则是“我们不想在规模上与麻省理工和斯坦福竞争,但我们相信,我们能在化学、电力和工程技术的部分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4][4]其他许多著名大学莫不如此。总的来说,大学的学科建设要遵循“择优原则”,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达到在某一领域与其他学科的竞争中获得领先的目的。
(4)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
任何一个大学发展战略必然要考虑师资队伍建设。对于这一点,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一语破的:“迄今为止,衡量大学状况最可靠的指标,是该校教师队伍的优秀程度,这几乎能决定其余的一切;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吸引优秀的学生、基金以及校友和公众的支持,并能赢得国内和国际的承认。保持和提高学校声誉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事实上也是如此,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成为一流大学,首先在于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大凡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都有很高的素质,并且其中不乏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
(二)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概述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90年代以后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历史性的突破,创造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形成了多种大学类型,既有北大、清华等拥有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又有鲜明学科特点或行业特点的单科性或多科性大学,还有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等专科性学校。高等教育系统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和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是欠发达的,大学发展战略也是欠成熟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的发展战略是引人注目的,当前,各大学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以期抓住机遇,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大学自1995年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并制定出了分两步走的建设设想。第一阶段到2005年为止,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改革,组建一所真正的综合大学。第二阶段是2006年到2015年,按照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全面推进各项事业。清华大学也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规划,提出了“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为此,清华大学近几年来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加强了学科调整和建设,将科学研究放在突出地位,注意加强与企业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为造就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深化校内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浙江大学于1998年提出利用15-20年的时间,努力建设成为“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学术思想活跃,学科综合交叉,办学实力雄厚,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稳定地居于国内院校前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0世纪90年代前后,华中科技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狠抓学科建设、异军突起、出奇制胜”的办学思路。学校选择了“跨越式”的人才发展战略,强化师资培养、引进工作,争取师资队伍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同时,学校适时地提出了育人为本,产、学、研协调发展的办学方略,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结合的战略,经过历代努力,华中科技大学终于从一所理工大学成为了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此外,中国海洋大学提出了“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的战略目标,电子科技大学则以建设成为在电子信息学科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为目标,还有象浙江树人大学等民办高校提出“建设国内一流的民办高校”作为战略发展目标。有的高校还提出要努力办成一所高水平大学,还有的要办成特色大学,精品大学等等。
纵观这些大学发展战略,相比以往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首先,目前中国高校面对国际竞争,主动融入国际化环境,将目标定位在“一流”,尽管层次不同,内涵有差异,但是创一流、树品牌、增强教育核心竞争力已经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其次,当前国内高校的规划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仅制定了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还制定了实现愿景的各个阶段性目标。第三,国内大学已纷纷认识到学科建设和人才资源的重要性,众多的大学都在规划中体现了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高度的关注。最后,许多高校也开始在发展规划中发挥了一定的创新性,比如在学科方向上“有所为,有所不为”,聚集力量,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注重学科交叉,催生学科新的生长点;进一步优化原有的优势学科,构造学科“高峰”等等。
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大学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中也存在着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这既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办学理念上的问题。
1.如何合理定位,寻找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一批大学都在以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为目标,较多的大学都强调理工文管医协调发展,面向行业的大学已纷纷转向全社会,单科性学院较多地转为多科性大学,师范大学也纷纷探索转型为综合性大学。不难看出,这些大学的发展目标相对雷同、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也没有考虑自身的历史和现状。以致不少大学盲目扩招、升格、升层次,求“全”不求“优”。社会对大学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大学要避免发展战略的雷同性,只有在社会需求与自身特色的结合点上才能获得最好的发展。
2.如何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性,本着大学理念制定真正的长远规划
“就中国的当代大学而言,如果说已形成自己的鲜明办学特色的大学还不多,那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过于统一,从而导致缺乏各具特色的办学理念。”[5][5]我们缺少卓越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也缺少将一流的理念付诸行动的实践家。因此,现在我国很多大学对大学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实践,多集中在具体的操作化的布置工作性质的层次,很少在教育理念的特色方面下功夫。当然,这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当前虽然提倡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但是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以政策代理念的做法并不能很快地转变过来,大多数大学发展战略还都是追随政府政策。一些学校也没有勇气承担改革的责任,造成了随大流的现象。这种情况的转变,既需要国家给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以制度上的保障,又要大学能有创新、改革的魄力。
3.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的保障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大学都十分关注自己在大学排名中的地位,而大学排名又是依据一定的评价体系进行的,所以教育评价体系对大学的发展具有某种导向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有利于促进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教育评价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各种大学排名,往往有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之嫌。如只注重大学所得的科研经费总量,而忽视大学教学科研人员的人均科研经费数量;或只注意人均科研经费数,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人员与自然科学人员在一校中所占比重;只注重定量层面而忽视定性层面的排名。所以为促进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制出符合中国国情、有助于激励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大学评价系统。同时,政府应关注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多层次的评估体系。
五、不同类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大学发展必须适应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战略。
(一)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从总体上看,应该以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乃至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其具体目标有:
1.开展原始性科技创新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国家主导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能够产生重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基础研究方面对人类知识大厦的构筑做出重要的贡献,为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2.把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结合,突出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国际和国家水平的、精英型(研究或通识)研究型创新人才;
3、通过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决策咨询服务、文化创新和传播、信息服务和国际交往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直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引导社会前进,扩大国际影响。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研究型大学可实施下列战略思想:
1.发挥整体优势,凸显学科特色。
这些大学整体优势很强,实力雄厚,有一批学科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而且其中某些学科方向是水平最高的,或独一无二的。研究型大学要在发挥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的交叉、综合,萌发新学科、新方向、新的增长点,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所以,对于这些研究型大学来讲,如果都有一个或几个一流的特色学科,那么这所大学就会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立足于一流大学之列。把握学科方向和凸显学科特色是学科发展的战略基础性工程。这里的学科特色和方向既要体现学科发展内在逻辑,也要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还要考虑未来的知识和社会发展需要。学校要以某一种或某些学科群为优势龙头学科,带动其它学科共同全面发展,并力争异峰突起。
2.建设实力雄厚的学科学术基地
学科基地是学科发展的依托。世界一流大学都十分重视学科基地的建设。一般来说,学科学术基地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等等。这些基地的建设将有力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在基地建设中,要集中有限资金,强化重点学科学术基地建设,构筑学科创新平台,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
3.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学术梯队
如果说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战略发展的核心任务,那么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就是学科建设中的关键任务。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实力的象征,是各学科中学术造诣深厚的大师,是那些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科梯队中要有一位在本学科中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每个学科方向,要有一位或几位学术地位较高的学术带头人;每位学术带头人,必须配备若干助手。从而,构成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创新团队。
4.大力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研究型大学一般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特别是博士生培养任务主要落在研究型大学身上。因此,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精心培育大量专门人才,以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享誉社会,而且要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育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需要。研究型大学要建立符合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集成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国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国际上产生较大的影响。
5、以科技创新为生命线
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生命线。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和影响,主要源自它的学科水平和科技能力。提高学科的竞争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研究型大学要引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承担国家级大项目、大工程和地方的重点项目,要为国家基础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努力获得原创性成果;要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成为高科技成果的产出基地和辐射基地,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和促进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化,研究型大学要努力建设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源源产出一流创新成果,并培育出一流的创新人才。
6.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有人说,大学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人才和技术,而是制度。这是一种相当有见解的结论。这是因为,人才辈出、大师云集,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速成催化出来的。所以,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环境,克服行政化、官僚化的弊端,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的机制,从而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对于建设研究型大学而言,这种大学的制度创新和文化更新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提高研究型大学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7.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一种全球性趋势。高等教育和科学本来就其本质而言,从其产生之初,既带有国际化的属性。随着当今的物质生产、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人们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需要更加深入的国际化的呼声。对于研究型大学,一定要实行开放式办学的战略思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事务和全球性问题的研究,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发展留学生教育,发展和扩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层次联合与合作,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教学研究型大学其基本特点是少数学科在国内具有特色和优势,具有比较强的学科实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一定量博士生的同时,培养比较多的硕士生和大量的本科生。
这类高校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精而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这类大学若干学科强的优势及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特色;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形成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一批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应避免办学目标定得过高,急于求成;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走规模适度、内涵发展之路;还应打破常规,有所创新。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应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具体目标有:
1.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在教学与研究两个方面可视学校具体情况各有侧重。
2.在某些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要努力培养研究生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3、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努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教学研究型大学可实施下列战略思想:
1、发挥局部优势,弘扬办学特色
全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对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至关重要。教学研究型大学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认真进行校情分析,发扬光大自身的办学特色及学科特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色集中体现在某一或几个学科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及科技精英,在某一学科领域做出了开创性成果。由于办学特色的形成及学科优势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辛勤耕耘的结果,因此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2、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需要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人才和师资队伍。因为有了高水平的人才就能形成高水平的学科,就能产出创新的研究成果。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水平人才作用,应为他们配备一定数量的中青年骨干,形成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应以“人才强校”为己任,造就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建立人才培养、人才集聚的长效机制,既要保证人才队伍的流动性,又要保证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带动相关学科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以创新求发展
创新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灵魂。应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通过机制创新,形成全方位促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4、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宗旨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地方培养大量高水平的人才,承担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这些功能是综合性或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宗旨,对不适事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改革,提高学校或某些学科对市场的占有力和对社会的贡献度。
(三)教学型大学的发展战略
教学型大学主要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本科生为主要任务的本科院校。学校大多布局在中心城市,与所在城市经济、科技、社会联系密切。以本科教学为主,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承担一定的应用性科研任务,个别专业可承担少量硕士生教学和少量的专科教学任务。这些院校一般无独立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生源主要来源于本省(区),学生就业在当地,面向本省(区)服务。
教学型大学应扬长避短,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以质取胜,形成以自身特有的优势和办学的特色,在自己所属类型里做状元。
教学型大学的总体目标应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其具体目标有:
1.为地方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和某些急需的专门人才,是教学型大学的首要目标。以本科教学为主,兼有专科教育、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
2.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特色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区发展提供科技革新、咨询决策服务。
3.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某些学科的技术革新研究。
教学型大学应坚持下列战略思想:
1、凝炼办学理念,坚持地方特色
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核心要素,是指人们对自己学校的定性、定位及职能的认识,即要把这所学校办成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成这样的学校。它决定着学科专业的设置和发展的重点及方向,贯穿于办学的整个过程,并对教师、学生等的目标追求起着导向作用。“地方性”是教学型大学的特点之一,也是教学型大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思路就应该在“地方性”上做文章。教学型大学应凸显于服务地方的大学精神,坚持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色,才能超越自己。追求鲜明的特色,办学特色不仅仅是其生存的保障,更是其发展的基石,是彰显学校声誉、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特色的形成可以从教学、社会服务、各种面向等方面去制宜选择。
2、坚持科学定位,发挥层面优势
定位是战略制定的起点,是一所高校能否科学发展、创出品牌,办出特色的重要前提。关于教学型大学目标的定位,在不同区域,对于不同科类的高校都有许多个性化的因素,不宜绝对的一概而论,但有几个决定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一是在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上,应摒弃盲目攀比升格的心态,立足于教学型大学的具体条件与实际状况(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以及生源质量等),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比较优势,以地方性为逻辑起点进行定位。二是服务方向,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报务方向。三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教学为主,有限的科学研究也必须立足于地方的特殊资源与特殊需求,或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展开;教学型大学应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发挥学校某个层面的优势,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在学校发展的基本目标上不宜盲目求大求全、求高,在人才的培养层次上不宜一味攀高。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密切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引领和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进入新世纪,大学对社会的推动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学校必须为促进所在地方的发展作出贡献,并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教学型大学与地方经济存在相互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机制。积极参与当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利用人才、科技的优势,全面而主动地影响社会,不断地为政府或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为当地工业、农业、服务业、环境保护、旅游开发、文化建设等提供人力资源,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通过提高对本地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获得他们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加强区域高校联合,提高教学型大学的系统结构效益
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实现院校之间合作交流,实现各层次大学院校之间的有序沟通。横向一体化战略即学校通过与同一层面的学校联合,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辐射名牌学校的优势作用,达到扩大学校规模效益、发挥学校潜能、拓宽办学渠道,借助外来优势改造和重组校内资源的目标。纵向一体化战略,即学校通过与不同层级的其他学校联合,借助彼此的优势,相互互助,减低学校的办学成本,比如教学型大学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可以施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质量的认可,相互认可学分,通过联合办学形式解决高职教育继续读本科问题,构建立交桥等等。
5、注重区域性需求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基础上,应该多形式办学,使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与职后教育沟通,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全日制、函授教育等各种形式协调进行。于是,还要加大学校向社会开放的力度,通过开展多形式培训、继续教育工作,积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等,使其成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培训基地与教育基地。
6、积极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
教学型大学虽然科研实力较弱,但必须进行科研,通过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服务。可以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学校研究的重点,开展应用科学研究,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技术创新,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科技开发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形成地方特色和优势。
六、对策建议
为保障我国不同类型大学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战略总目标的实现,提出以下若干对策性建议:
1.潜心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体系
政府主管部门要以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和悉心指导,有意识地对全国所有的大学作出科学的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类型体系,并分类指导各类学校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要创造高校不断进取和竞争的宽松环境,在发展中动态变更大学的类型。政府要组织研究制定大学分类的标准,以避免盲目攀升、目标趋同的现象。
2.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不同类型大学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实施自己的发展战略,形成我国各大学百舸争流的大好局面,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避免政府的“过渡干预”,赋予高校真正的办学自主权。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创建各自的特色。为此,政府要切忌种种“一刀切”的要求和做法,以及种种行政化倾向,让各大学有充分的自主权,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
3.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大学的经费投入
不同类型大学实施其发展战略和实现其战略目标,迫切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否则就是一句空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某些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非但没有提升,而且还在不断下降,许多大学的生均经费在不断递降,研究生教育的经费则严重不足,大部分在依赖导师的科研经费勉强度日。如若长久下去,实难维持。对此,呼吁政府予以充分关注。除了国家增加教育投入之外,中央应督促地方政府确保相应的教育投入,并建议政府制定宽松的大学投融资政策,给大学发展所需投入开辟新的出路。
4.政府要为大学与社会的契合提供政策保障
当代大学的发展必须强调与社会的契合,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关键是“官”方的参与和保障。政府要搭建平台为产学研的结合创造环境和提供政策扶持,不断推动风险抵御机制的完善,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化的进程。除此以外,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企业为大学提供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为大学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提供可靠保障。
5.政府要以政策为导向,吸引拔尖优秀人才到大学任职
大学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特别是需要一批拔尖优秀的人才。政府要以政策为导向,在人才流动的潮流中让社会共识到,教师尤其是大学教师是最光荣最羡慕的职业,鼓励和吸引拔尖优秀人才到大学任职。
6.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评估的反馈引导作用
评估具有反馈引导作用,它将使大学发展走上健康、协调的轨道。对大学的评估和排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的必然趋势和现象,对此,我们应正视之而不是回避之。但是不能低估目前非常不科学的排名致使大学发展战略和模式趋同而带来的重大影响和负面作用,应尽快建立权威性的评估和排名指标体系。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科学化、社会化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要允许和提倡大学发展中的“和而不同”,培育和形成大学发展战略的个性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标准。二是要重视评估和排名机构的中立性和公信度:评估和排名机构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应仅仅为教育行政机构的附属机构;其专兼职人员应由专业人士组成,而且社会知名人士和专家应占一定比例,以强化机构的中立性和公信度,避免机构的行政化倾向。

参考文献
[1] 刘宝存《威斯康星理念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理工高等教育,2003,22卷,第5期
[2] 顾秉林《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清华大学的认识与实践》,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 库特·赖纳·库茨勒《大学如何成为技术转让的重要参与者》,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 根据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整理。
[5] 拉里·R·福克纳《知识就是力量—论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