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走向

一、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由规模发展向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原因:1、高教招生规模的继续扩大,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追求由期盼求学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转移;2、高等教育财政的总体改善,使高校内部得到改善,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3、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学生求学的自主意识和选择意识增强,促使高等教育质量提高;4、中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高等教育竞争,必须提高教育质量。
二、加大人才培养对教学的投入。1、教学日常经费的落实,不低于学费的25%。2、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投入。3、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4、加强教材建设,推广精品教材。
三、强化教学管理,构建时代特色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1、管理更加强调灵活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应多样化的教育方式。2、管理更加强调严格、规范、标准。3、管理更加强调教育责任和教育追究制度的落实。
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1、教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必须对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作出选择,确定学校的定位发展,不同的`学校要有不同的学校定位。国家现在实施“211工程”,今后国家也可能实施应用性大学工程。2、推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把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法。3、继续推动素质教育。4、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
五、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选自:《高校分类定位发展与学科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资料汇编)




高等教育研究理论热点

一、 高校定位发展战略
高校定位发展战略选择:国际化战略、综合化战略、特色化战略、稳定型战略等。
国际化战略和综合化战略同属于发展型战略。发展型战略是是一种从战略起点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发动进攻的战略态势。
稳定型战略强调以稳定和巩固现有地位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偏离战略起点最小的战略态势。稳定型战略包括不变战略、近利战略和谨慎前进战略等。
发展型战略和稳定型战略同属于高校定位发展战略。它们描述了高校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等。
特色化战略属于竞争战略。是实现高校发展型战略和稳定型战略的手段。

二、 高等学校定位要素
学校类型定位、功能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服务方向定位、规模定位和特色定位等。其中,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学科定位和特色定位是关键要素。

三、 高等学校类型
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很多。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按照学科门类和高校中学科所占比重,将高校分为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农业院校、林业院校、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艺术院校、体育院校、民族院校等12类。
还有从“类”和“型”两方面对中国高校进行划分。
“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教育部划分的学科门类和大学里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划分的依据是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的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等4种。
按“类”和“型”划分高等学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前某些高校的发展现状。



论大学理念的科技取向
(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发展研究室)
摘要:理念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大学理念的科技取向是在大学理念演进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大学内部教育环境和社会的科技环境促使了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的形成和发展。科教一体化、科技社会化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理念;大学;科技取向;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论及“大学理念”,自然引发“理念”一词。理念源于古希腊语,后被引用到英语之中,并赋予新的含义。我国古代没有理念一词,中国古代的“理”可与西方的理念并提,在含义上有相通之处,到我国的近代才有人使用理念一词。这是理念一词的起源及地域传播。对理念进行研究最有成效的古代哲学大师,当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及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ImmannueI Kant)、黑格尔(Friedrich Hegel)等。再加上与理念相通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对“理”的阐发,那么,理念的内涵已是思辩纷纭,其多元含义难以梳理。本文并非对理念进行重点研究,只规范出它与本文所研究相关的一些含义。这里把理念定义为,哲学的范畴、理性的认识、精神的追求、发展的概念。由此看来理念隶属于精神世界,它与物质世界相对立统一。从发展观来看,空洞地研究理念没有意义,当理念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并引领和带动事物进行科学发展时,理念才有生命之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种理念应运而生,因此,带来理念层次增生,理念也就具有了种属关系。如理念─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理念─企业理念─企业经营理念等等。以“理念─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为例,可分辨出:“理念是教育理念的属,教育理念是理念的一个种;而教育理念又是大学教育理念的属,大学教育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一个种。因此,从逻辑关系上,教育理念是个上位概念,大学教育理念是从属它的下位概念。”〔1〕(P61)由此看出,理念的层次结构呈“金字塔型”。
细分教育理念的种属关系,大学理念应是大学教育理念的一个种,但又是其中的核心理念.大学理念回答的是大学是什么,大学职能和作用是什么等.本文立题大学理念的科技取向,主要是从大学理念的高度研究大学的科技职能.从国际的现实背景看,各国为迎接知识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都重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并把大学的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以促进高科技的发展,迅速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我国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所发挥的作用与发达国家大学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从国家发展观出发,促使我国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知识创新的主体是国家发展战略。因此,研究大学理念的科技取向,有积极的选题意义.

二、大学理念科技取向形成的背景
1、大学教育职能的进化,为大学理念科技取向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内部环境
大学教育职能是大学理念的核心问题,大学教育职能的进化,促进了大学理念的形成,丰富了大学理念的哲学内涵。大学教育职能的进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职能阶段;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科技研究职能阶段;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阶段。大学教育职能的进化过程,是后一阶段职能对前一阶段职能内涵的扩充与创新,从而推动了大学理念的演进。
一般认为,从1158年建立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到1810年威廉?冯?洪堡(Von Hum-boldt)倡导创建的德国柏林大学,为大学教育职能进化的第一阶段;从柏林大学的创建到1848年建立的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为大学教育职能进化的第二阶段;1848年后并伴随着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Morrill Act),一批美国赠地学院的建立,〔2〕(P110)为大学教育职能进化的第三阶段的起点。博洛尼亚大学、柏林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等也成为大学教育职能进化起始点上的一面旗帜。目前,大学教育职能的发展,认为仍处在第三发展阶段之中。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有的专家学者近期提出了一些新的大学教育职能观,相信在大学教育职能进化的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和检验,会有新的教育职能创生,并跻身于大学三大教育职之中。
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过程中所提出新的大学理念,有两大理论创新,一是强调“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二是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他认为:“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大学的目的是追求科学,而其他一般学校只是学习既成的知识。”〔3〕(P109)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使大学从只具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职能,跨入“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新的教育职能发展阶段。其理论贡献在于:确定了科学研究在大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现代大学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先导理论;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教育模式,在当时有效地推动了德意志的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时期,欧美等国家都效仿德国大学的教育模式。
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开始崛起,由于受到德国大学科学与民主办学思想的影响,美国大学在重视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促使教育与社会发展接轨,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职能逐步形成,完成了大学由第二阶段教育职能向第三阶段教育职能的转型。社会服务教育职能在美国大学的生成,使美国大学形成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相互关联的教育职能体系。美国高等教育对现代大学教育职能的完善和发展,丰富了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内涵,同时,为创建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发挥了奠基石的作用。美国对大学教育职能内涵的拓展和创新:一是创造性地学习德国大学的办学经验。美国大开国门,采取人才走出去,科学知识取回来的方式,为大学的发展铺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里,美国到德国的留学生达到万人,当时,让世人惊讶。“如此众多的学子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求学德国,足见德国大学的魅力和影响,更反映了美国人吸收别国文化如饥似渴和不畏艰难的精神”,“这些美国人回国后,大多成为美国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成为传播德国大学思想的主要力量。”〔4〕(P115-116)二是联邦政府支持和引领高校开展社会服务。1862年美国颁布《莫里尔法》,规定联邦政府每州至少资助一所学院从事农业和技术教育,25年后有通过以促进农业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的《哈奇法》,这些法案的出台,促使美国先后建立了一批赠地学院,这些学院加快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步伐。〔5〕(P110-111)三是启用内部教育机制,促使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一项教育职能。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为促进社会服务,大学调整了课程计划和科研计划,加大了技术推广力度,并确保了“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项教育职能的协调发展。
2、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为大学理念科技取向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
中世纪及以前的远古时代,科技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生产力要素存在于社会。直到18世纪中后期爆发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19世纪中期爆发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科技才逐步形成独立的生产力要素。20世纪中叶,世界进入了新的科技革命时代,科技又逐步从独立的生产力上升到第一生产力。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活跃于社会,是与教育的基础作用、中介作用的发挥分不开的。科技的发展依靠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高等教育正是高素质人力资源产出的中转机构。科技与社会生产形成一体化,其结合部位正在于教育。因此,为了迎接新的科技革命,世界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教育超前发展战略,并对教育的科技取向作出了第一反应。以教育为依托的科技,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科技为取向的教育,加快了进入社会中心的步伐。正是科技与教育的互动,为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了以美国和前苏联为代表的两大霸权国家.霸权主义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依托的是国家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的平台是教育,世界各国都很清楚这种国家发展模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中,各国都在调整教育布局,借助教育的科技取向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1957年,前苏联首颗卫星发射成功,是国家对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科技取向所作出的超前反应。在科技革命的旗帜下,为了把教育的科技取向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时苏联重点做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把科技革命和教育科技取向发展,摆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通过党的文件作出具体规定,并发展成国家行为。二是大力推进以教育科技取向为重心的教育改革。对高等学校提出“根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来提高培养专门人才工作的理论水平”,“全力发展高校科研是改进专门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加速科技进步的重要潜力”等教改要求,以推动教育科技取向的形成与发展。三是围绕“科技革命与教育革命”、“教育─科技─生产”一体化等教育科技取向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空前活跃,推出一批教育科技取向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教育科技取向理论与实践的呼应。
美国教育科技取向的发展受到前苏联的启发和刺激,“尤其在受1957年苏联卫星事件刺激之后,美国高校的科技取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遵照1958年《国防教育法》,政府增加了对美国高校的拨款,扩大了培养科技专家的人数,着力于改造自然科学、数学和外语的教学,改善教学技术装备,加强科技尖子学生的选拔和培养。”〔6〕(P108)这些措施的推进,使美国大学教育科技取向发展形成一个新的峰值期。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进入多极时代,单极美国对世界多极社会的控制和世界多极社会对美国单极的叫板,集中表现在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科技竞争方面。因此,各国为了掌握高科技的制动权,对教育的科技取向又作出新的反应。其显著标志就是各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步伐明显加快,教育和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21世纪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科技取向的发展。

三、当代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的基本特征
1、科教一体化
科教一体化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科学与教育的一体化,这是宏观社会背景下的科教一体化,是把科学与教育合一,研究科学与教育的问题。实现宏观性的科教一体化,科学与教育要有实质性的转轨,需有一个历史阶段。相信在成熟的知识经济社会形态下,科学与教育一体化最终是可以实现的。二是当代大学科研与教学一体化,这是当代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作一分析。
在大学科技取向没有形成之前,大学只是知识存储和知识传播机构。当洪堡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教育原则后,大学的科技取向由此萌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到20世纪中叶,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大学理念科技取向在教育整体中的权重才有实质性提升,大学在真正意义上具备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双重教育功能。科学研究是知识创新的载体,大学的科学研究有别于独立的科研机构,它有宽厚的教育背景、齐全的学科设置、丰富的人力资源(包含学生)以及与知识传播相交叉渗透的得天独厚条件等。因此,教育与科研的相互依存和融合,形成科教一体化屏障。
科教一体化把大学的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相联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教学与科研相联系,是最具教育效应的当代教育方式,其核心是一种研究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以崭新、复杂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课题为蓝本,教师采用研究性的教学,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使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置于同一教育流程,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教与学互动、教学与科研互动,形成教育的立交桥。科教一体化教育适于在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厚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实施,因此,各类学校在实施科教一体化方略时,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定位,以选取适宜学校发展的路向。
2、科技社会化
洪堡提出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教育原则,是对原创大学(只是高等教育机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尽管那时大学的科学研究还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毕竟使大学理念有了科学研究的属性。大学理念演进的再此跨越,是大学催生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大学的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社会化是当代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的新突破。
以大学科学技术为主要动力,大学由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其社会功能尤其是科技服务功能得到强化。美国学者菲利普?C?阿特巴赫指出,现代大学处于社会中心,作为创造和传播知识的复杂过程中最重要的机构,它不仅是许多基础科学的发祥地,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知识交流中心。〔7〕(P5)大学社会中心地位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和在促进国家综合实力提高方面所作出的贡献。20世纪以来的教育史和科技史表明,大学与社会正在建立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大学与政府、经济、企业、国防等社会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大学对社会的科技贡献率越来越高。以美国高水平大学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麻省理工学院为龙头院校,在原子弹和雷达研制为主要领域的国防科技贡献;“如今,(美国)工业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都围绕重点高校发展起来”,“东海岸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为轴心形成了波士顿科研中心,西海岸以斯坦福大学、加里福尼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为中心的旧金山—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8〕(P111)等,都成为高校科技社会化的靓点。为促进我国高校社会化的进程,国家提出:“加强教育同科技与经济、同文化与社会的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9〕由此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是全方位的,尤其大学加快科技社会化步伐更为社会关注。
3、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大学科技取向发展赋予新的概念
研究型大学以1876年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发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世界性的研究型大学发展体系。在研究型大学中,以美国具典型意义。“据2000年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调查,美国现有高等院校3856所,其中,125所属于研究型大学,约占高校总数的3%,”〔10〕(P15)世界上研究型大学大部分集中在美国。欧亚大陆也分别聚集了一批研究型大学,“但作为一个群体,其实力与北美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11〕(P29)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的“985工程”,吹响了向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进军的号角,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所高校,经过几年的建设,已有很强的生机和后发优势。
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理念科技取向发展的成果,丰富了大学理念科技取向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研究型大学即是高等教育机构,又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机构,它完善了对大学理念的定义;“研究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已经不低于在教学方面的贡献,而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都是研究型大学培养的”〔12〕(P5);研究型大学靠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打通了与社会的联系,引领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进入社会的中心;研究型大学与国家独立的科研机构各具特色,共同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研究型大学靠很高的国际声誉,打开了教育国际化的大门;等等。这些都应该是研究型大学对大学理念科技取向发展的诠释。

四、几点启示
1、对大学科技取向发展走势的预测
21世纪是科技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对社会的引领和遮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大学科技取向发展必然按照这一规律向前运行,今后大学科技取向发展的基本走式是:
教育与科技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教一体化是大学科技取向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大学教育中,教育与科技相互依存和作用,同时,教育中科技含量剧增,促使研究型教育格局的形成。
大学科技取向社会化。一方面大学科技取向的发展,引发大学与社会的贴近,大学带着优质的科技成果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入社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学校为适应科技取向的发展,必然不断对教育作出结构性的调整。主要是:适应科技取向发展的学科结构调整;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的科技团队的形成及科技人员的重组;在教育方式上,以传授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向以研究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转型,以继承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向以创新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转型,以专业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向以综合性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转型等等。
大学科技取向的发展必将形成多样性和国际化的态势。多样式是指,各国将根据本国发展实际确定大学科技取向发展的路径,照抄照搬的模式化发展格局被打破。国际化是指,在大学科技取向发展中,打破国家封闭,打破国际垄断和国际歧视,形成开放型的、健康有序的国际教育合作和国际教育竞争。
2、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大学科技取向发展与学校全面发展的互动关系,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大学科技取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运动并作用于学校教育整体中,必然受到学校教育整体氛围的影响。当科技取向发展与各种教育要素形成协调的互动关系并产生共鸣时,学校的科技取向发展才凸显出来,并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增强。在大学教育中,以学科为龙头的学科带动工程;以人为本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工程;以教师为主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以改革教学手段为切入点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以资金为基础的多渠道教育投资工程等。以及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大学文化都是培育大学科技取向的沃土。大学科技取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与学校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相一致,同时又带动学校整体发展,这是大学科技取向发展的基本方略。
3、加强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属性,科技创新是研究型大学创新的基本要素。具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职能,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共性。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社会环境和国家需求对研究型大学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了有各自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有的专家评价,世纪之交,在世界前200名大学排行榜上,不大可能有中国的大学,其主要差距是科技创新实力问题。因此,赶超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必须加强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其基本思路是: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的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价值观;面向国家发展定位和战略需求,建设有效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机制;瞄准科技创新的前沿和主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和技术系统集成创新;打破学科壁垒,发挥学科优势,尤其是交叉科学优势,加强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面向国家区域经济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2] [3] [5]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 [8] 毕淑芝.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 沈志宇.大学的理念与大学的科学研究[J].长沙: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4).
[9]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N].北京:光明日报[A2版].2004-02-10
[10] 王战军.目标与途径:世界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建设[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
[11] 薛澜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AU提供的参照与借鉴[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