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大学一直该是个培养人的地方

一,回顾:

University------

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最初,大学(universitas)一词主要指“一群先生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行会”。中世纪的大学以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隆纳大学为最早,均形成于12世纪。此后又相继出现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意大利的萨里诺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等。那时的大学与宗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办大学的宗旨主要是培养牧师和僧侣。因此,神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科目。

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

中世纪的大学虽带有浓厚的职业培训色彩,但教学科目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因而提供的实际上是一种博雅教育。博雅教育秉承三大目标: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掌握一定的清晰表达、科学方法的训练等基本技能;形成对学问的忠告、宽容的价值观以及做出明智判断的能力。

《大学》-----

再来看中国。中国古代虽没有大学之形,但却有大学之实。《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指教育的作用在于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止于至善”则是指教育的最终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至善”的理想境界。

洪堡“惟科学是重”----

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技术进步的影响,要求大学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实用型人才。德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对新的大学理念进行系统论述并产生关键影响的是德国人洪堡。洪堡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学术,发展科学,大学应“惟科学是重”。

现代“巨大型大学”------

战后,美国的科技、军事、经济都走上世界首位。美国大学所起的作用十分明显,地位也日趋彰显。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美国的大学理念也发生了解很大变化。大学的功能已不限于洪堡的“知识传播之地与知识产生之地”,而是赋与了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功能。它服务于社会,它产生效益,它是实现国家目标的主要工具。

回顾使我们得到启示:我们究竟应该做通才还是专才?大学为使社会达到“至善”的境界做了多少?我们有宁静和自由的环境吗?

二,审视:

当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面对的是知识经济、高技术时代的严峻挑战,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完全寄希望于高等学校。然而不难发现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工具化”日趋明显。急功近利的思想使我们的大学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工匠”,而栋梁之材少之又少。我们关注的是手里有多少张证书,以就业为唯一标准;我们常常调侃地说自己是“迷茫的一代”,精神空虚,没有目标,越来越现实了,理想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试问,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了?

仔细看看上面说到的各种各样的大学理念,无论他们有多不同,本质上共同强调的都是一个大学理念,那就是对于人的培养。而现在确有许多大学将学生作为一个“工具”进行纯粹技能型培养。(我们反对的不是技能培养,而是纯粹的技能培养)。我们变得机械化,一有一个证书出台,大家便一拥而上,唯恐落在别人的后面。这使我想到已故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说过的话:“大学不是贩卖文凭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而是研究学理的机构。所以大学生不是在熬资格,也不是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是把学校作为在教员指导下,自动地研究学问的地方。”

此外,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大学不是只教给学生一个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精神。人文精神是将这两者统一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乘空闲时光读一读唐诗宋词的人少之又少,词汇手册却随处可见。很多人越来越我行我素了。大家更看中眼前利益,目光短浅。是的,社会上缺少人文精神,大学里面也缺少人文精神。取而代之的却是功利主义和浮躁。 这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三,展望

大学归根到底要首要培养的不是工具人,而是有系统知识、有道德观念,同时也有有人文精神、有正确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的人。就这一点,古今中外的大学理念都是一致的。树立正确的大学理念应该成为一个大学的根本立足点。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