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

三聚氰胺毒奶粉算什么?

[http://bbs.news.163.com/bbs/shishi/101191699.html]
看完了就不会有人再感慨奶粉事件了...
    作为一个食品专业的本科生 我对我们专业是彻底失望了
    想当初 系主任展望 我们专业的美好前景的时候 曾说“中国的食品行业还是有很大发
    展空间的” 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发展空间”了 套用师兄的话“中国的很多东西还真
    不是做给人吃的
    从“阜阳大头娃娃”到现在的“三鹿事件”, 从苏丹红到肝炎病毒矿泉水。我们的食品
    安全课从来不缺素材。几乎每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都在爆料,有些是大家都知道的,有
    些是我们专业的黑幕。
    当大家还考虑是买脑白金还是纽崔莱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今天的午饭可能就是你若干
    年后 各种各样怪病的罪魁祸首
    中国现在的食品行业根本就不是什么营养健康的问题,是安全卫生的问题。
    所以我现在特别想 把我们上课说的那些食品问题 贴出来
    也许大家会觉得 吃了这么多年了也没什么事 或者是 疑神疑鬼的什么都不能吃活着也
    没什么乐趣
    但是我想说 有害食品实际上是个概率问题 就跟抽烟一样。都知道抽烟对什么身体不好
    会导致这病那病, 但也有些老烟民活得好好的。 但是从统计数字来看 抽烟还是会挂得
    更快一点
    ok 我开始贴吧 以下是我们系教授说的 有什么不对的牛人可以指出来
    吃鱼的话 最好吃本地产的
    
    新鲜鱼常温下高密度运输的存活时间是8小时。跨地域运输的时间少说要3小时,鱼市早
    上开市至少也得卖一天吧,怎么算都无法控制在8小时之内。消费者是不会去买死鱼的。
    怎么办呢 只能加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是种工业染料,还可以用来炼铜,杀菌效果很好,
    又便宜。但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这个东西基本上是行业的潜规则,没办法的。所以最好吃本地的鱼,越近越好。外地的
    水产品还是买冰鲜的吧
    
    
    少吃青蛙和黄鳝
    
    少吃青蛙是因为现在农药使用得太厉害了,青蛙食量很大,体内富集的农药相应的也比
    其他动物多一些。体内很少有不残留的。
    
    黄鳝用避孕药催熟大家肯定都知道。 上次有个厂家找到我们系主任说要一起研究“避孕
    药催熟的代用方法” 汗啊 避孕药催熟现在俨然成为养殖工艺流程的一部分了
    
    大排档用的肯定是潲水油,只是比例多少问题
    
    现在物价涨的这么厉害 大排档只能在价格上有点优势听我们系的老师说 基本上用的都
    是潲水油,而且有很完善的分销网络。有负责收的 负责运的买的 负责打点检验部门的
    
    检验部门的人自己私下都说,要查都有,谁让你自己去吃的
    
    
    蔬菜上的农药残留用水是泡不掉的
    
    我妈以前老是觉得菜上有农药的话 买回来泡一泡就没事了事实上使用最广泛的有机磷
    农药根本就不是水溶性的 是脂溶性的 怎么可能泡一泡就没了呢~~
    
    有这种事,农民兄弟吃了自己的种的菜中毒的,原因是农村普遍认识,觉得喷了农药以
    后,下点雨,打点露水,农药就失效了,然后继续喷。导致蔬菜上农药严重超标,因为
    农药像油一样粘在叶片上,很难洗掉的。 然后就有人在一场大雨后把昨天才喷完农药的
    菜,拿来自己吃或者去卖。然后中毒,去灌肠。
    
    那么怎么洗呢,有人说用盐水。我觉得效果应该不好,没听说过氯化钠能增加有机磷在
    水中的溶解度。教授他自己是用洗碗精,只要一点就好。
    
    可能有人会觉得洗碗精会残留在菜里,吃了不好。一滴洗碗精洗菜最后残留的真的只有
    痕迹量的成分,每天洗碗残留在碗上的绝对是这个的数量级。洗碗精的成分就是十二烷
    基磺酸钠,没有文献显示它对人体有什么毒害作用,只要你不把它当泡泡果奶喝。
    
    
    贝类在海鲜中最应该少吃的
    
    原来广州流行吃生蚝(先在也还蛮流行的)放在几十年年前,这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现
    在不一样了,江河湖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重金属元素是就是其中之一。什么汞
    啊,镍啊,铬啊。贝类大部分长在大陆架上,以水和泥沙中的浮游动植物为食。而那些
    重金属就全部沉在泥沙里。外加一些乱七八糟的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
    
    贝类在加工过程中因为壳的缘故很难食品安全要求的温度。餐馆里大多随便颠两下就出
    锅了 吃了不仅可能拉肚子,搞不好吃进了不少重金属毒素。
    
    所以吃海鲜最好少吃贝类(口味上我也觉得螃蟹什么的比较好吃)
    
    
    点心最好买不带奶油的,一定要吃奶油的话,就舍得点去买个用天然奶油的吧
    
    我这里说的不是会不会长胖的问题。而是人造奶油对人身体的影响。
    
    人造奶油学名是氢化植物油。这个名字听上去蛮健康的(我妈就这么想的,只要有“植
    物”“天然”这样的字眼她就觉得蛮健康的)其它就是反式脂肪的一种。油炸食品被诟
    病为垃圾食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
    
    这里我直接引用文献好了:
    
    “研究显示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饮食和诸如心脏动脉疾病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联性每
    天摄入反式脂肪5g,心脏病的发病几率会增加25%”
    
    美国为什么得血管病的那么多,跟他们的饮食习惯肯定有关系的。以前还没有这个概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蛋糕店以使用天然奶油为荣了。
    
    2007年7月,纽约市规定所有的速食店,都不可以再使用反式脂肪,否则将被罚款。
    
    国内现在出了极个别的高级品牌连锁店(不要跟我说麦波啊·~)如breadtalk之类有贵
    的要死的天然奶油蛋糕(其实也不值那个价)其他的一律都是氢化奶油做的
    
    所以老人过生日,别再弄两块硕大无比的奶油蛋糕给他吃。要吃的话,把奶油刮了吧~~
    
    
    远离反式脂肪绝对不是不吃奶油这么简单
    
    接着刚才的话题,反式脂肪现在已经渗透到食品的各个角落,油炸食品,蛋糕,甜甜圈
    ,饼干几乎都是用的凡是脂肪。因为它便宜啊,而且烹调特性,又好起酥又不容易变质
    。于是你用我用大家用。少吃点没关系,每天坚持不懈的吃的话。。。呵呵呵
    
    说到坚持不懈,现在上班族喝咖啡就挺坚持不懈的。我马上就要工作了,估计到时也差
    不多吧。咖啡是跟伴侣在一起的,袋装的配好了,瓶装的自己配。
    
    伴侣可以使咖啡变得细滑香浓,但很少人去探究伴侣到底使什么?
    
    
    是什么呢?
    
    椰丝? 我在没上专业课之前也一直使这么想的。多像啊,白白的,香香的。
    
    
    事实上伴侣是油,去看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标签吧,成分那一栏写着“氢化植物油"
    
    伴侣的生产过程就是把氢化植物油喷雾,小液滴在空气中被裹上一层膜,然后干燥。
    
    
    每天一小匙,咖啡伴侣,就是一小匙反式脂肪。还不算上你蛋糕饼干油饼里的那些。
    
    记住每天5g反式脂肪,心脏病的发病几率会增加25%哦
    
    
    最后说下保健品吧
    
    从来没见过我们系的老师逢年过节送过什么保健品的。
    
    老师帮企业做项目,企业除了给米米之外,也送会点产品过来意思一下。做枣子的送点
    枣子啦,做酒的送点酒啦。但保健品场除外,就给钱,给很多钱。绝对不会弄两箱口服
    液给老师家送,那太讽刺了。“我还不知道你这里头是什么,你还不如直接送点鸡蛋好
    ”
    
    现在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基本停留在买概念的阶段。Marketing绝对比R&D来钱来得快。
    
    随便说几个吧
    
    
    脑白金
    
    吃过的人知道,一盒里头两大瓶水 加几板胶囊。
    
    有效成分其实只有胶囊里的褪黑素 但几百块钱就几颗丸子,消费者不会买啦。太贵了。
    加上两瓶主要成分比王老吉多一味药(山楂)的“纯天然制剂”大家就觉得划得来了。
    赶上优惠大酬宾,再多给你一瓶“纯天然制剂”就“物超所值”了就“过节不收礼,只
    收脑白金"了
    
    回过头看褪黑素是什么.原来是美国空中乘务人员,倒时差用的药品。没什么害处,但也
    没什么神奇的效果。20刀一大瓶,一百粒。每一粒可以做两粒脑白金胶囊。自己算算他
    的利润吧
    
    
    
    黄金搭档
    
    脑白金的姐妹产品,一样sb的广告。一样的铺天盖地。把一块二一瓶的维生素买到一百
    二。牛!
    
    他的诉求点是:中国人磷 铜超标,再补会有副作用。黄金搭档的营养成分都经过严格搭
    配 所以就值这个价。
    
    学过营养的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扯淡嘛
    
    
    
    广告上说的那些“面色红润有光泽个子长高不生病"没错是维生素的效果,维生素是重要
    ,要不怎么叫维生素呢。但那是缺维生素的人吃了维生素以后的由亚健康转为健康的表
    现。换句话说,你如果不缺,甚至是不是严重缺乏的话,是没有明显效果的。有也是心
    理作用。你想你心情一好了 自然就面色红润有光泽了跟他nnd黄金搭档有什么关系啊
    
    
    
    还有 所谓的严格搭配跟更可笑。维生素又不是激素,多吃一克会死人。水溶性的维生素
    如Vc 吃多了 就随尿液排除体外了(还有理论说超量服用Vc可以防癌,是据牛逼无比的
    泡林说的,他自己就是实践着,拿了诺贝尔奖,提出泡林不相容原理还活了90多岁,有
    兴趣可以google 一下)脂溶性维生素吃多了倒是会对身体不好但那是得怎么个吃法行
    啊 每天用鱼肝油炒菜?
    
    
    
    安利的纤维素 蛋白粉
    
    安利的东西都知道海贵了。他还喜欢一套套的让你买
    
    他说的那些纯度啊 什么的 也都是真的。老外的工艺还是没得说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99%的蛋白粉吗?
    
    来我们来看看他的生产流程吧
    
    
    
    拿最常见的番茄为例。安利有很多番茄系列的产品 又是番茄红素又是果胶 又纤维素
    
    把番茄买来 皮归皮 肉归肉 皮里绝不带一点肉 肉里绝不带一丝皮
    
    然后皮去提取番茄红素 肉去做果胶 纤维素
    
    再然后我们就有了高纯度的几百快一瓶的 番茄红素 果胶和纤体纤维素
    
    安利的专业营养师会“建议你一起服用,效果更佳”
    
    于是你花几百块 让失散了多年的 果皮和果肉团聚在一起
    
    我花几块钱 买个西红柿 享受跟你相差无几的服务也许口味还更好点
    
    
    
    不喝乳饮料,基本是水兑出来的,乳饮料一定会在标签上面标出来,尽管饮料两个字可能印刷得很小
    
    尽量吃比较干的食品 或者糖度比较高易保存的
    如果含水量高 货架期又长的 不要买 全是靠防腐剂 而不是低水分活度保存的
    
    有些产品会用复合防腐剂 就是几种联合抗腐败的 这种少吃
    
    光明的乳制品比其他国企的都要好
    
    香精有天然来源的 也有化工合成的 建议少吃 适量也无所谓
    很多香精公司直接接触香精的调香师 应用工程师普遍过早出现白头发 就是频繁接触香精的结果
    
    不要喝除了纯鲜奶之外的任何产品 UHT的不要喝
    有些奶
    香——奶味香精
    浓——增稠剂,淀粉或胶体
    
    酸奶:有条件的话 注意一下标签 买配料表里没有"复原乳、奶粉"字样的
    
    冷冻的水饺之类
    首先 一定不能买散装的 很可能是混有过期的解冻的坏包的拆开来卖的
    第二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如果是黑色打印的 最好也不要买 要买就要买是凹凸版的
    第三 解过冻的最明显的就是 粘连 皮上有白霜 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皮上没白霜 一个一个独立的是一直保持在温度要求的 汤圆碎开的裂开的就是解冻过的 丸子上有霜也是解冻过的 鱼饺由于机器问题所以最后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弯的 一定要买大品牌
    
    湾仔码头是美国通用磨房的产品 对肉类的控制比较好
    
    99%的蟹肉棒是香精+淀粉+色素+蛋白做的
    
    超市里散装的冷冻食品其实污染也不小的
    
    康师傅方便面 防腐剂肯定有 但是要买原厂的就是杭州厂的 不要买其他厂的东西
    看包装上的日期是黑色还是凹凸版的 如果有黑有凹凸就买凹凸的 所有包装食品都一样的啊
    
    大桶的正广和水 你一定要跟正广和订而不是送水站 如果你能不喝桶装水更好因为桶装水的桶是反复使用的 怕消毒不够 而且要尽快喝完时间久了会有细菌
    
    罐装王老吉,难办喝喝ok 因为是凉茶所以里面有中草药成分 所以多喝了对人体不好
    
    靖江的猪肉浦 大包的肯定有问题,因为猪肉的位置不好 也就是我们说的下脚料 要买就要买双鱼的独立小包装 这个肉比较好 而且一定要注意生产日期 还有这个东西添加剂不会少少吃点
    
    百威暂时没问题 酒原是美国过来的而且要喝就喝听装和小瓶装 700cc供应外面饭店的少喝为妙所有品牌哦
    
    但是最近朝日的原料污染不要喝了
    
    雪花是国内的酒料但是要看厂 以前我做采购的时候不喝的
    
    反正 同志们 我现在所有零食基本不吃 幺么就吃销售量最大的当季吃 过了季节就不吃了 还有蜜饯大家不要吃了 生产过程太脏了,真的
    
    简单的说 从我们日常来看 能做到的是尽量吃热的食物 营养损失不谈 饭菜之类从冰箱拿出来之后先热一下 冰箱里的污染通常被忽略
    
    小店的东西尽量少吃 如果你参与过饭店卫生检查 你会非常震惊的
    
    有些东西怀疑 要坏掉了就不要吃 尤其是肉类 因为可怕的不是微生物 而是肉类常见菌的产物:毒素,轻者腹泻 种者死亡
    
    没持续打乙肝疫苗的tx赶紧去补 我国是乙肝大国
    
    大家不要忽略卫生 以为拉拉肚子就没事了 对你肠道系统免疫系统的伤害是会累积的
    
    马口铁和罐头食品,一般不含防腐剂 罐头的工艺已经非常非常成熟了 杀菌后有的可以保存很多年 不考虑营养问题 可以买哦
    
    马口铁罐装,防腐剂少,但罐头食品的营养其实是比较少了,卫生问题,只要看不鼓起,应该是没啥问题。午餐肉主要问题是亚硝盐的问题,亚硝盐有致癌作用,越少吃越好。唉,我也爱吃,只能偶尔吃吃,解馋
    
    冷饮推荐和路雪
    
    烟熏的东西尽量少吃 还有肠类 有些肠为了颜色好看 除了色素问题 还有硝酸盐超标问题
    
    饭店里的海鲜问题也很多 最简单的就是福尔马林泡了 看起来新鲜肉质又好又筋道
    
    记得无锡有三白的特产 其中的银鱼 有些饭店里吃到的颜色好看到透明 都是泡出来的
    
    我再爆一个外面饭店红烧肉的问题
    红烧肉出锅前,加入乙基麦芽酚,加热后产生有光泽的铁锈红,并且会增加红烧肉醇厚的香气。。。
    至于加热后乙基麦芽酚是否会产生有毒物质,我不了解。。。反正饭店里红烧肉烧得比我老妈烧得好吃的,我就尽量克制不吃。。。
    
    果汁
    货架上的 所有果汁 除了盒装的 其他的都表买
    透明包装的 瓶装的 都防腐剂 而且很多
    因为果汁的特殊性 见光就开始变质 所以要喝好果汁就要买利乐包装的 而且一定要买100%的 稍微好点 防腐剂肯定有
    如果有条件 自己榨果汁吃 苹果生梨洗洗干净去皮去核
    
    说到西红柿 不要买那种屁股突出来的 是打激素的
    也不要买畸形的很大的原理和草莓一样
    
    做妈妈的 不要给小孩吃果冻了
    
    所有菜 水果 都买当季的 有句老话 水果要吃中间上市的 蔬菜要吃新鲜上市额 太早和太晚或者反季节的 最好不要买
    蔬菜上有点虫不要紧 拿回来洗干净 就好了
    蔬菜上有洞洞眼 多泡泡 没洞洞眼 穷炮
    能买到本地人自己提着篮子的蔬菜最好 很可能是自留地里多出来的
    
    不要吃翅尖
    记得学医的老师曾经告诉我 鸡从小到大打过的激素之类不会完全代谢掉 一般会在肢体末端累积就是鸡翅尖~
    
    冷饮能不吃就不吃
    1。冷链可能有漏洞 当然大品牌的自己送货还可以
    2。热量高
    3。对肠胃有刺激
    4。营养难说,看一下营养成分表就知道啦
    
    还有 巧克力 不是越甜越好 是要吃纯的
    在瑞士 意大利 最值钱的巧克力叫黑薄片 最差的巧克力是果仁
    
    
    中国已经把全麦的概念毁掉了
    国外的全麦 是真的whole wheat 面粉本身在加工的时候保留了一部分麸 磨出的面粉发暗 但是营养全面 这种产品价格也不便宜
    国内很多偷换概念 所谓全麦就是普通产品加上点看得见的麸皮之类 就叫全麦了 价格也低很多
    
    有钱的话 就买贵的。。。价格是王道
    
    海苔要看原料来源的 哎 否则色素和淀粉填充物也很多
    
    讲到葡萄 我来八一下吧 尽管也是听别人说的我老爸的死党 XX市环保局局长 如今退休自己承包果园了 他曾经对我说过 吃什么都不要吃葡萄 那个打的农药实在太多了.
    
    旁友说,葡萄的确是要打很多农药的,从一开始种藤起,就要打驱虫药水啊,否则藤都要死光了.打药水的时候,他家都是用环保纸袋套牢的,以免药水和葡萄接触.有些黑心果农,为了提早让葡萄上市,就要打催熟针.要果子大,就要打膨大剂(尤其是乒乓和巨峰),一直打到上市前几天才歇手 .
    
    我旁友家有四亩果园,就她公公一个人在忙,所以除了驱虫外,根本来不及做那些手脚,就算是驱虫药水,在葡萄上市前一个多月就要停止打了.所以她家的葡萄都要比外面上市的慢起码大半个月,而且个子和卖相也明显有些逊色,但是好歹人吃了放心呢.
    朋友说,好的葡萄,刚采下来,哪怕不放冰箱放了外面,两天也不会变质.如果码子大的葡萄摸上去皮软软的,么有光泽和弹性的,很有可能是注射了膨大剂,那个经不住放的.
    有白霜的都是打过农药的。。洗完还有的。。用纸巾擦擦
    
    葡萄,橘子最恶心,不知道要打多少的农药
    
    蔬菜 就吃颜色深额蔬菜比如 踏库菜 叶子颜色越深越好 越排毒 不过爆难吃
    有条件最好吃有机产品.
    水果当中农药含量最高的: 苹果, 生梨, 桃子, 葡萄, 草莓...
    水果当中农药含量较底的; 香焦, 菠罗, 弥猴桃...
    绿叶蔬菜相对而言, 农药的含量都老高的.
    
    还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大家也都知道的 控制钠摄入量 饼干之类的 尤其是苏打 不要给父母吃 里面钠太多了 钠的控制其实是个养身过程 中国人普遍钠摄入超标~
    
    火腿就肯定有亚硝酸类 不超标就可以 这类食品要经常注意的是
    第一 表多吃 少吃点可以
    第二 买颜色不好看的 你要好看就表健康 要健康就表好看
    第三 要买新鲜 销量好的品牌
    
    香草精和香草粉都是化学合成,以尽量少用为好,可以买干的香草叶来用。
    
    泡打粉是小苏打(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淀粉的混合物,其中铝对儿童大脑发育不利。
    
    烧烤不好的原因是糖,蛋白质烧焦致癌,自己烧一样会焦。尽量不要焦,但口味肯定是略焦的好。
    
    康师傅的老板说的表喝他们的东西,他自己都不会喝
    
    脉动,维体等,都是功能性饮料,补充体液的,如果不运动的时候喝会增加肾脏负担,减分不加分哦!!
    
    我以前在KFC打过工,他们用的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桶装油......是一种类似黄油一样的物质,.经过温度熔化形成的.........!!!!!!!!!!! 是棕榈油,本身熔点高,常温下是固态。但是氢化植物油最常用原料是棕榈油
    
    露露的杏仁露和椰树的椰奶可以放心吃吃 肯定没问题的 我老早就是做这个采购的
    而且只有椰树和露露 这两个牌子过关 ok 但是露露没有椰树好
    
    蛋白粉这种东西还是不要吃得好, 早两年就听说有人吃蛋白粉吃出问题了
    
    吃果冻和粉丝。。就是在吃马夹袋

2008年10月10日星期五

教育部承认高校扩招太急 扩招步伐将放缓

  昨天上午,教育部在发布会上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据悉,今后高校扩招步伐将放缓,明年扩招幅度将不超过4%,后年不超过3%。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宋德民介绍,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其中,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在大规模扩招的决定出台前,本来已经有一个扩招计划,即增扩普通高校22万人,但国务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作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1998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当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十五”末期,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68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

  但当时的大发展也带来了高等学校办学资源的全面紧张,教学管理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另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等。

  当年为什么要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急迫作出这样的重大决定,在原计划扩招22万人的基础上,还要增加23万多人,使各类高等教育机构招生总规模超过270万人?为什么在当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定为7%的时候,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要从过去平均年递增9%提高到40%以上?

  专家认为,一是宏观社会需求,二是解决经济困境,三是走出“应试教育”怪圈。扩招政策的决策过程看起来似乎很短促,出台很仓促,但是,与此紧密相关的诸多问题早已经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决策部门综合研究的政策问题。这一政策的出台既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心血来潮。从近期看,它作为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之一,成为政治经济全局战略中的一部分,是教育主动适应的直接体现;从深层次看,它与当前我国宏观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跨世纪教育适应全球变革的必然反映。钟欣

  高校扩招争议不断

  负债引发2000亿元债务

  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高等院校,2008年陆续迎来还款高峰。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

  过去两年中,邬大光带领学生,发动各高校基建处、校办,甚至当校长的校友同学搜集了20多个省,过百家学校的数据。“如果加上未计算的项目,数字可能更大。”邬大光说,一是工程未付款,一些在建项目是基建单位先垫付的资金,几乎所有高校都有工程未付资金;二是校内集资,多是学校从教职员工那里的“高息揽储”;三是学校沉淀基金,比如未用的科研经费等。从2005年起,国家审计署在连续两年的审计报告中,都对高校债务风险提出警示。针对扩招问题,教育部门出台了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

  政策上的转向,使银行警觉,加速了对高校的贷款规模的收缩,个别学校出现了银行逼债的现象,一些大学开始通过土地置换筹资还贷。

  就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

  从零工资就业、名校生养猪论、港校报考热,到疯狂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技校回炉、教育部严查就业率造假,无不体现出知识型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由此,反思高校扩招的声音也逐渐升高。

  高校扩招已进入第9个年头。政府数据显示,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已达到495万人。

  2006年100多万未就业大军,加上新增的82万毕业生,2007年的大学生就业“相当严峻”。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失业所带来的挑战。

  有位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读服输”。对联的内容虽然夸张,但在一定层面上,却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文献

根据文献内容、性质和加工情况可将文献区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一次文献指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方面,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检索工具。三次文献是在一、二次文献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写出来的文献,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如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与此类似,也有把情报区分成一次情报、二次情报、三次情报的。



一次文献
(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secondary document):是指文献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提炼和压缩之后所得到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累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检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tertiary document):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如大百科全书、辞典等。

也有研究者在以上分类基础上再加上零次文献,它是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原始录像、谈话记录等。零次文献在原始文献的保存、原始数据的核对、原始构思的核定(权利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论文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不能随便写,是要写出准确出处的。

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

年度最搞笑新闻出炉!!!!!

提示:中国科学院7日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

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

位。此外,除北欧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


  中科院首发全球国家健康排行榜 中国居第13位

中新社北京十月七日电 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七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世界首个《国

家健康报告》,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

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

一个健康的国家,必然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

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

社会中的一员,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

和履行责任,这两方面即构成国家责任。

中科院《国家健康报告》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

,对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结果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

宾居前五名,排最后五位的分别是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美国。

在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中,除北欧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

中科院国家健康课题组指出,发达国家不负责任导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难以实现,

因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相应国家责任,更好地加强合作,推动并保证“

千年发展目标”得以如期实现。

中科院国家健康课题组组长杨多贵还特别提出,当今世界,美国在国家财富和国家力量两

个方面都是名符其实的“大哥大”,但由于其贪婪地追求经济利益和国家霸权,忽视国家

道德、责任和信用,招来“次贷危机”之祸。随着次贷危机由金融系统向美国实体经济系

统传递,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国家健康持续恶化。

中科院杨多贵喜获诺贝尔喜剧幽默奖


在2008年诺贝尔奖陆续揭晓,德法美日科学家接连获奖捧杯之际,在科学探索上搞不出名堂的中国科学院专家们,不甘寂寞,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自鸣得意的“在北京正式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搞了个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我们伟大的祖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高居榜首。万恶的美帝国主义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0/07/content_10161100.htm)。

一个拿弃权票当饭吃,成天和稀泥的原来居然是这个地球上最负责任的国家。真是笑死人。虽然距年底还有一个季度,但如果不出意外,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的这个“排行榜”倒是很有希望能挤进“年度最搞笑笑话榜”的榜首。

真想知道搞出这个破玩意儿《报告》的专家到底是何许人也。Google一把后,原来,此番惊世骇俗的高论出自杨多贵研究员的团队:一位发了一大堆垃圾论文的没有带研究生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中科院真是埋没人才,此等滑稽明星早该送到中国曲艺团去演小品说相声才算人尽其才啊。

显然这次杨研究员(副的)的研究报告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美帝国主义者的威风,为国家争了光添了彩,区区一个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副研显然是远不足以表彰他的工作成绩的。虽然干得是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但凭借当初拿得物理学文凭,破格封赏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应该不成问题吧?!

热切期待杨院士的下一个更劲爆的,能给大家带来欢笑的研究报告。

杨多贵研究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应该获得什么荣誉称号?

杨多贵研究员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应该获得什么荣誉称号?

  中科院报告:中科院报告:全球国家责任指数中国居首美国垫底
  2008-10-08 00:29:51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内容摘要:中国科学院7日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此外,除北欧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

中科院《国家健康报告》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结果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居前五名,排最后五位的分别是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美国。

杨多贵研究员简介:中国科学院 国家健康课题组 组长,《国家健康报告》第一作者

杨多贵,1969年12月出生,安徽省寿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现任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学术兼职: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兴趣):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与评价。发表文章(论文、著):近3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经济类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完成论著6部。其中,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年度报告系列)在国内外生产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
大忽悠点评:杨多贵研究员可以对照下列条件,给自己定个位!

  名词解释:斤蝇者,个头硕大,体重论百十斤之苍蝇也!

  特征:1.追名逐利、崇权拜官之冲动和不择手段,远超闻腥逐臭之苍蝇;

     2.自觉迎合主子口味,乐于对主子有暇疵甚至愚蠢的决策、言论或行为进行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论证,或提供数据支撑;

  3.擅长忽悠,其观点或看法往往违背常识,或与公众的直观感受完全相反;

  4.惯用语:“考虑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公众误读了我的观点”......。
-------------------------------------------------------------
基于以上事迹,建议授予:杨多贵研究员本年度诺贝尔无理学奖!

杨多贵——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导师简介

杨多贵副研究员简历 研
正门对面
   杨多贵,1969年12月出生,安徽省寿县人,安徽师范大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现任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3362 3039
  社会学术兼职:中国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兼职教授。 同济大学四平路
  研究方向(兴趣):可持续发展理论、战略与评价。 专
  发表文章(论文、著):近3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经济类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完成论著6部。其中,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年度报告系列)在国内外生产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336 26038
  培养学生情况(方向、人数):没有直接培养研究生 研

  发表论文与论著情况(2000年1月-2003年9月): 研
kaoyantj
一、发表论文(30篇) 正门
1、杨多贵,周志田等,经济学的力学范式及其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3-7. (经济类核心期刊) 共济
2、杨多贵,陈劭锋等,城市现代化宏观判据的理论探讨,《经济界》,2003年第6期,25-29.(经济类核心期刊) 33623 037
3、杨多贵,周志田等,各态遍历假说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科学管理研究》,Vol.21, No.4, 30-34, Aug.2003.(核心期刊) 共济网
4、杨多贵,陈劭锋,循环经济大趋势,《科学决策》,2003年,第6期,25-29.(经济类核心期刊) kaoyantj
5、杨多贵,陈劭锋,可持续发展宏观判据的理论探讨,《科学管理研究》,Vol.20, No.4, 19-22, Aug.2002.(核心期刊) 正门对面
6、杨多贵,周志田,发展观的演化――从经济增长到能力建设,《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3-9. (核心期刊) 共济网
7、杨多贵,王海燕,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的系统学研究,《系统辩证学学报》,Vol.20, No.4, 19-22, Apr.2002. (核心期刊) 院
8、杨多贵,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迪,《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年第1期,18-21. 辅导
9、杨多贵、牛文元等,可持续发展能力“资产负债表”的理论解析,《地球科学进展》,第15卷,2000年第6期, P695-698。(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研
10、杨多贵、陈劭锋,可持续发展四大代表性指标体系评述,《科学管理研究》,第19卷,2001年第4期,P58-62。(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3362 3039
11、杨多贵、牛文元,现代化理论与方法的新探讨,《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P131-136。(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12、杨多贵、牛文元,可持续发展公理破缺与修正的理论探讨,《生态经济》,总期98期,2001年,第1期,P7-9。(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3、杨多贵、牛文元、陈劭锋,系统学开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方向,《系统辩证学学报》,第15卷,2001 年,第1期,20-24,(哲学类核心期刊)
14、杨多贵、周志田,发展尺度的跃变:从财富衡量到能力评判,《学术论坛》,2001年第4期,总第147期,P53-57。(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15、杨多贵,陈劭锋,中国各地区现实现代化实现时间测算,《上海经济研究》,总第152期,2001年第5期,P3-9,(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16、杨多贵、牛文元,跨越三大台阶 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2000年,第5期,P7-10。(国家一级学会刊物: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17、杨多贵、陈劭锋、牛文元,我们离现代化还有多远,《科学决策》,2001年,第5期,P51-54。(国家一级学会刊物: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
18、杨多贵、王海燕,中外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比研究,《科学中国人》,总期76,2001年第4期,P42-45。(中国科协主办)
19、杨多贵、牛文元,北京市与上海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比研究,《上海经济研究》,总期146,2000年,第11期,P28-3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20、杨多贵、牛文元等,现代化内涵、指标与目标的新探讨,《学术探索》,2001年第期,P36-40。(中国人文和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21、杨多贵、周志田,河北省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估与对策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19卷,2003年第6期,P1-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2、杨多贵,陈劭锋,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与评价,《地理学与国土研究》,第17卷,2001年第3期,P1-6。(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3、杨多贵、陈劭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的系统学研究,《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第2期,P12-15。(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哲学类核心期刊)
24、杨多贵、牛文元,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评价,《科学管理研究》,第18卷,2000年第5期,P 70-73。(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5、杨多贵,牛文元,陈劭锋,安徽省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总第41期,2001年第3期,P1-4。
26、杨多贵、牛文元,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分析,《河北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2000年第5期,P29-32。
27、杨多贵、牛文元,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综合优势能力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P56-61。
28、杨多贵、牛文元,中国东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跟踪评价,《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年第2期,P36-39。
29、杨多贵,哥本哈根学派及其对基础研究的启示,《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年,第1期,P18-22。
30、杨多贵、牛文元、陈劭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能力的质量研究,《软科学》,2000年第3期,P44-46,5000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二、参与完成论著(8部)
1、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
2、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3、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
4、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
5、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科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6、牛文元,杨多贵等,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西苑出版社,2002年12月.
7、杨多贵,周志田等,中国省级社会稳定与安全预警系统,北京市版权局,20002年4月,版权证号:01-2002-A-0059.
8、路甬祥主编,21世纪中国面临的十二大挑战,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1月。

国家健康指数 好评如潮,中科院庆功

《杨多跪教授在中科院“国家健康指数”项目成果庆功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德高望重的领导们,
尊敬的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们,
尊敬的大驾光临的各路贵宾以及见多识广的新闻界朋友们,
亲爱的学富五车的课题组同仁们:

大家晚上好!


今晚我们欢聚一堂,趾高气扬,隆重庆祝“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超级重大的研究成果----《国家健康报告》,取得重大胜利!

在这里,我首先要以课题组负责人的身份,对各位领导、各位贵宾从日理万机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参加庆功会,表示十二万分,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感谢。

我给大家鞠躬了!

本来应该下跪的,俺叫杨多跪,就是平时经常跪,才赢得如此美名。但是,今天毕竟是在科学院这么神圣的殿堂,要跪下去吧,总有些不妥。我就先以三鞠躬代替了,呆会儿庆功会结束后,我再分别专门给各位领导、各位贵宾补跪。请您们理解包涵。

说到“国家健康指数”这个项目,我们课题组好几百号人,历时六年,啥正事也没做,东摸西弄,历尽艰辛,终于整出了一份报告。

其中的困难和辛苦啊,那是一言难尽。俺也想借这个机会向各位大人表白、表白。

首先,国家健康指数这个玩意,以前全球所有的学术领域都没这个东东,是俺们中科院首创。具体说来,就是在下第一个寻思出来的。

话说6年前,俺们国家被所谓SARS影响,举国上下一片慌乱,甚至波及全球。一些长期敌视我国的国家就污蔑我们不健康。俺及中科院所有的科学家们,心里那是相当气愤。碰巧俺当时被一些不负责任的医务人员误诊,说可能有SARS的嫌疑,给弄到小汤山去禁闭了好几个月。禁闭期间,俺是愤懑了,成天用头撞墙壁、撞床头。有一天,撞得俺眼冒金星,突然撞出了灵感。你们外国不是老说俺们国家这里不健康、那里也不健康吗,俺就要自己整一套健康标准,寒碜寒碜你们。

离开小汤山以后,俺把这个宏伟的想法给院里作了详细、全面、深入的汇报,说明一下,是科学院啊,不是隔离院。院领导们听了,都是拍着俺的脑袋叫好,拍得俺忍不住又跪下了。

立项以后,调了若干人员,拨了若干经费,总算架起了项目的炉灶,但是该如何生火、点火,俺们都没有经验。俺就组织各个项目组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成天在科学院转来转去,东家长西家短地扯了好几个月,也没扯个名堂。还是课题组一个资深的研究人员经验丰富,他提建议,既然我们要搞各国的健康状况对比,不实地查看检验,怎么能准确诊断呢?这才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俺立马组织撰写报告,要求环球考察。国家也是相当支持,大笔一挥,拨出若干专款,叫我们到东洋、西洋各国好好转悠。

这一转吧,就转了五年多,我们是全球五大洲、四大洋,几十番帮,数百城市,名山大川,风土人情,那是摸得一清二楚。甚至各国灯红酒绿之处,流莺飘荡之所,俺们也是不辞辛苦,不惧人言,身体力行,去搞了个深入彻底。唉呀,那个辛苦啊!但是,既然国家烧了如此多的银子让俺们搞学术研究,俺们那是再苦再累也不怕的,上刀山,下火海,也是要搞的。

说起异国考察,那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今天俺就不在这里展开了,待有机会再向各位领导和贵宾们专题汇报。

所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不,一晃晃到2008年,要开奥运了。组织上就问,考察万邦,总该有个结果了吧?

俺这才带领课题组成员从世界各地汇集北京,一方面是方便观看奥运,另一方面确实也要弄个道道出来才行。

所以说,各位,搞学术研究是要作出很多牺牲的。这不,俺们课题组成员那是边看奥运,边鼓弄项目报告,连个比赛都看不清静。唉,谁叫俺们选择了搞科学研究这么崇高的事业呢?我们既然选择了,今生绝不言悔。

在我国奥运健儿凯歌猛奏的大好形势的鼓舞下,课题组成员用很短的时间就拿出了项目报告。

我们择吉日于昨晚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布了我们的研究成果。不出所料,果然是举国齐欢呼,四海翻波浪,五洲滚风雷。

国内亿万百姓对于经过我们课题组的六年努力,终于洗掉了多年来笼罩在我们国家头上种种不健康的嫌疑,而感到无比欣慰;对于我们国家一步登天,取得“国家责任指数”第一名,“国家免疫能力指数”第三名,总成绩即“国家健康综合指数”第十三名,大步迈入“健康达标型”国家行列,更是感到扬眉吐气,无比兴奋;对于俺们课题组勇敢地将美国打到“国家责任指数”倒数第一名,其它所谓发达的西方国家也被狠狠地划到排行榜末端,而感到幸灾乐祸。

一天来,俺们认真跟踪观察了国内亿万百姓对项目成果的反应,总体来说,都是给予了高度评价,以至人人开怀大笑,笑得满地找牙,很多人的眼镜也笑掉了。据卫生部门今天下午私下给俺通报,就是因为俺们这个报告,全国各大医院爆满,很多人都要去补牙;另外据说,眼镜铺生意也相当好,去修补眼镜的也排起了长龙。

所以说,俺们这份报告虽然说是一种软科学,但是也立即产生了经济效益,在经济危机的阴云下对推动国内相关经济活动的繁荣做出了及时的贡献。

至于说,国外的反应俺们才不去睬他们呢。他们肯定是不高兴、不承认、不重视罗。不过,俺们也不在乎,因为本项目立项之初的宗旨就很明确,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俺们自个儿关起门来开心就行了,怎么能让外人也跟着开心呢?俺们国家出钱、出人,费时、费力才搞出这么大一个石破天惊的研究成果,那些外国人想免费开心,免费乐呵,哼,甭想,门都没有。

唉呀,俺是长篇大论对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作了详细汇报,主要也是想让各位领导、各位贵宾笑个滚地,乐个翻天。

好,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
为中科院“国家健康指数”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
为在座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各位朋友及各位同仁们的身体健康、美好前程
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明天
干杯!

陶短房:拥有自主排行榜的国家才健康?

  这样一个“反常识”的评判标准堂皇出炉,已经在中国各级科研机构中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任何事情都要提出标准,才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反击,以中国自己的标准来给世界订制排行榜,也成了一种申请科研经费的绝佳途径。


作者:陶短房,网易特约评论员

10月7日,中科院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在其“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中,中国被列为全球45个样板国家第一名,美国则排在最后一名,此外,除北欧国家,发达国家在这一排行榜上普遍排名靠后。

相信这一排行榜的结果不仅令全世界瞠目结舌,连多数中国人都会哑口无言。按照这份报告自己的说法,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这两方面即构成国家责任”,而排行榜则是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五方面进行衡量的。

裁减军备方面,中国历次裁军总数当然很可观,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往军队规模之臃肿,按照《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军队总额仍有200多万,2008年国防预算4177.69亿元人民币,军队总额逐年下降,但国防预算年增长率却在两位数,虽然这是国防和国家战略的需要,但按照《国家健康报告》的标准,其得分似不应排在军队规模和国防预算均逐年萎缩的英、法、比利时等西欧国家,或裁撤了海空军的新西兰之前吧?

消除贫困方面,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确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2007年世界人均收入排名,中国列第109位,人均GDP排名,中国列第79位,这些都是包括中国统计部门在内、各国官方普遍认可的排名和数据。中国各级政府也多次坦承,虽然经过努力,但贫富差距增大、城乡剪刀差扩大、东西部发展程度不平衡拉大等现象客观存在,问题不少,不知在这一方面,《国家健康报告》中的乐观评价依据何在?

发展援助方面,2007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为82亿元人民币,已经是历史最高纪录,而同比,美国是181.2亿美元,德国是89.6亿元,且两国分别制定了在2008年度增加援助拨款11.2%和5.9%的计划,而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在这方面排名也在中国之前。尽管这些援助有不少不足,比如附加政治条件,或限制第三国企业投标等,但不论数量、类别、覆盖面,中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相当差距,这原本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基础在那儿放着,谁也不会强迫政府打肿脸充胖子,可在这方面给出惊人高分,把中国放到“天下第一”的位置,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资源节约方面,中国的差距只怕更大。据统计,中国钢铁企业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仅为58%,远低于国际98%的综合利用率标准;能源利用率,中国仅33%,距世界平均水平且相差10个百分点,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更是差距甚远,近来中国有关方面也多次对此表示忧虑,并想方设法加以改善,《国家健康报告》忽然给予如此高分,不知何所根据?

保护环境方面则更无需多说,为实现经济高速发展,中国许多地方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过半数的水体被污染,许多大城市空气质量堪虞,各地不断传出的环境灾害性事件……都不断在我们耳边敲响警钟,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中国一直接受国际组织和不少发达国家的帮助,这原本是正常的、应该的、合理的,但在这方面给中国高分,依据又是什么?

其实话说回来,排名也好,评价也好,主观印象影响客观标准是在所难免的,古往今来,概莫能外,在中国古代,唐太宗嫌皇族排名低,硬是在家族谱上把原来的第一崔家降到第三,宋仁宗在主持殿试时认为弟弟不能比哥哥名次高,硬是把弟弟宋祁的名次排到哥哥宋郊之后。在国外,尼日利亚伊博族选美以胖女为魁首,大洋洲图瓦卢按拥有猪牙多少排定富豪榜,萝卜青菜,各人所爱,尽管外人未必买账,但按理说,关起门来,也确实没什么好指摘。

问题是,这样一个“反常识”的评判标准堂皇出炉,已经在中国各级科研机构中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任何事情都要提出标准,才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反击,以中国自己的标准来给世界订制排行榜,也成了一种申请科研经费的绝佳途径。在民族大义的虚胖身躯下,中科院们用一个又一个令人张大嘴巴的排行榜让我们看到了科研水平的拙劣和不诚实。

从报告发表后网民的反应来看,“自家人都不信”已经是一个显著的现实。当然,中科院的该机构可能也不会在意,毕竟科研已顺利完成,哪怕有人把它在脚下踩一踩,也不会影响某年某月某日后续排行榜的推出。

国家责任指数与公民幸福感

  作者:风言锋语 2008-10-8

  2008年诺贝尔奖开始陆续公布,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很大可能至少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依然没戏——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德、法三位学者获得,物理学奖被美、日三位科学家拿去——这些科学类的奖项简直就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当然,一个不可回避的逻辑链条是:获得权威的诺贝尔奖项也正是这些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的指标之一。这时候,社会公众常常会抱怨我们的学术科研机构没有创新能力,不能领先世界,可学术科研机构我们国家的遭遇也是比较尴尬的——他们一旦有所创新又常常会被公众置疑甚至嘲笑,比如近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就是如此。这份具有创新质素的报告显示:在其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上,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二居倒数第一位,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在中国之后依次分居前五名。此外,除北欧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
  这项创新指数对于国民生活“幸福指数”来说本应该是利好消息,因为可以想当然,“国家责任指数”的排名越前,国民的自豪感、安全感、满足感等幸福感觉就会越High。然而公众的反应可能再次出乎中科院那些辛苦的专家们的预料,点开网站新闻后面的网友跟贴,满眼的质疑、讽刺、挖苦……有甚者说这个报告根本就是个“愚人节的笑话”。专家们先不用着急懊恼于网友们的这种习惯性反应。再次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社会公众中有人敢于质疑权威,乐于发表意见,是社会进步开放的表现,是国民自信心增强、独立思考习惯养成的开始,事实上社会公众中的不同意见的表达也是他们承担国家与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将国家与社会公众对立起来看,这是可以再次提升“国家责任指数”的因子。何况,从关于这份报告的新闻中,网友们所能抓住的是一种不符合他们平时所能接受的逻辑结果:不论社会制度如何,这个报告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比发达国家更负责,换言之,“发展”到“发达”的过程岂不是“负责”到“不负责”的转化?“发达”是如此面目,那么“发展”又有何意义?或许中科院的这个报告正是想指出“发达”国家的意义缺失。但是在全球化时代,即便是国际社会能容忍越发达越不负责的国家存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国民们怎么能忍受他们的国家沦落成世界上最不负责任的国家之一?在不负责任的国家,有何幸福可言?选民们不是会用手投票改变国家的政策,就是会用脚投票,蜂拥入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或者菲律宾了——实际情形可能正相反,你说,开始有自己主见的公众们怎么能够不质疑、嘲笑?

  其实,公众没有必要从技术上怀疑中科院的能力与信誉。可以看到,虽然有了个世界排名第一的“国家责任指数”做支撑,在四十五个样本国家里,中国最终也只能占据全球国家健康排行的第十三位,这说明在有关国家健康的其他方面,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的指数评价值并不高。而问题更在于,国家健康与否根本上是个价值判断,结果如何在于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国家健康报告》认为:一个健康的国家,必然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所以中科院就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从这个角度取得“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居前五名,排最后五位的分别是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美国”的结果并不意外,这无非再次揭示出一个冷峻的世界格局:发达国家有更大能力逃避承担其发展所产生的现代性后果,在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被迫承受了这种由发达国家转嫁的风险。虽然中科院发布的《国家健康报告》指出发达国家的这种表现是不健康国家行为,但任何类似于道德谴责的报告都不能真正改变由国家实力决定行动话语权归属的世界格局。

  当然,任何国家都会有其相应的国家责任。而正如中科院在《国家健康报告》中所点明的那样,一个国家其实有两方面的国家责任:“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应为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这两方面即构成国家责任。”简而言之,一个国家有面对国民的国内责任和面对世界的国际责任。如果把国家责任编制成指数,那这个指数必然要受到国内责任和国际责任两个因素的影响与调节。在世界的范围内,一个国家的能力与责任是有限的,国际责任的因子偏高虽然会拉升国家责任指数,也势必会降低国内责任能力的承担。如何取舍选择,也是个价值观决定的价值判断问题。如果说国家责任指数能够充分体现出国家健康状况的话,这个决定选择取舍的国家价值观与价值判断是否健康更为关键。

  如今中科院发布的《国家健康报告》与网民反应的巨大反差恰恰说明了,在国家责任的两个方面因子的失衡已经动摇了国内民众的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公众质疑与嘲笑的是,专家们再次用数字的“美容术”遮盖了社会心理中的不安定因素。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为赢得更多国际生存空间,宁愿勒紧裤腰带也要援助“亚、非、拉”;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时,中国也承担了比世界预期的还要多的责任与担当;那一次次的国际责任的担当固然树立起中国负责任的国家形象,而国内公众的付出与牺牲也是沉重的,国家的荣誉与国民的幸福感不能同步,也不是国家健康的表现吧。如今,世界可能再次面临又一次经济的危机,在国内股市、楼市暴跌,经济面临更多挑战,国内民众可能付出更多代价与牺牲的时候,如何平衡国家责任中的国内责任与国际责任,应该是考验一个国家的价值观与价值选择健康与否的又一次测试,不知道中科院可另有报告。

国家健康排名很傻很无聊

  中科院《国家健康报告》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结果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居前五名,排最后五位的分别是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美国。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人民网10月8日)

  看过这个排名,第一感觉就是觉得好笑,如果不是由中科院来发这个排行榜,一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排行。或者如果是四月一日发布,也一定会收到另外一番效果。毕竟中科院也不全是“一本正经”的严肃,偶尔幽它一默也未尝不可。

  仔细看看,似乎又不是幽默,俨然还真是那么回事,就有些笑不出来:且不说美国要不要排最后一名,单纯就美国“国家健康”而言,绝对没有到“最危险时候”。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也经过了无数次政治经济甚至文化危机,经历过大的国内战争,但美国都战胜了这些灾难,变得越来越强大。即便目前遇到“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除了我们一些极左人物,很多人都相信美国能够战胜这个困难,迎来新的发展。经济学家韩秀云针对今年美国经济危机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任何时候不可以轻视美国,即便美国经济衰退,即便美国发生这样或哪样的问题。

  作为中国,“国家健康”是不是真的高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家健康程度到底怎么样,当然没有某些西方反华人士讲得那么“糟”,也绝对谈不上中科院排名中的“第一”。中国建国近六十年来,走过很多弯路,即便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有过一些曲折,遇到过很多困难,甚至我们目前也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充其量我们能够说过健康而已,要排名第一,实在是相差甚远。

  和中国排前五名的分别是: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和美国一起排后五位其他四国分别是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我想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会觉得这个排名“很傻很无聊”

  再就是,我们不喜欢其他国家对我们指手划脚,也没有必要对其他国家的国家健康和国家责任指手划脚,以“无聊”对“无聊”,只能说明我们也很“无聊”。再者,研究国家健康问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我们要多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如果研究结果是中国很好了,既与现实不符,也无助于我们的发展进步。这个结论本来就没有多少“科学”含量,随意公布出来只会徒增笑料而已。

  真希望是一则假新闻,可仔细一看,是人民网上的,而且中新社的新闻。

  作者:张之俭

中科院“国家责任指数” 中国居首美国排末位

  在世界经济论坛前晚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位于第30名,美国名列榜首。不过,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几天前发布的《国家健康报告》,中国在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中高居榜首,美国则居倒数第一。

  《国家健康报告》属于中科院首创。报告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全球45个样本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结果中国、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居前五名,而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新加坡、美国被排在最后五位。

  事实上,在中科院的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中,除北欧几个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中科院国家健康课题组指出,发达国家不负责任导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相应国家责任,更好地加强合作,推动并保证“千年发展目标”得以如期实现。

  国家健康课题组组长杨多贵在记者会上还特别谴责美国的贪婪和霸权。他说,美国在国家财富和国家力量两个方面都是名符其实的“大哥大”,但由于其贪婪地追求经济利益和国家霸权,忽视国家道德、责任和信用,招来“次贷危机”之祸。随着次贷危机由金融系统向美国实体经济系统传递,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国国家健康持续恶化。

  在“国家健康指数”排名中,中国也高居第13名,不仅高于法国、德国、日本等诸多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而且国家健康态势呈现出持续、快速、成长的特征。而马来西亚、西班牙、比利时、巴西、韩国、泰国、印度等10个国家被列为“亚健康型”国家,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墨西哥、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17个国家更被列为“健康透支型”国家。

  这份《国家健康报告》同时还发布全球“国家健康趋势”、“国家免疫能力”、“国家敏捷指数”等排行榜。国家健康趋势方面,中国、俄罗斯等27个国家的NHI(国家健康指数)呈增长态势,瑞士、美国等5国的NHI呈“零增长”态势,荷兰、法国等13国的NHI则呈“负增长”态势。

  报告强调,“国家健康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秘笈”,进入21世纪,中国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理念,标志着中国已逐步超越传统“财富形态”、“力量形态”的国家发展与治理模式,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健康型国家。

网民不以为然

  不过,众多网民对《国家健康报告》不以为然,甚至质疑报告的科学性。在新浪网等网站的跟帖评论中,多数网民以调侃和嘲讽口气表示对报告的不信任。
  经常在《新京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的“五岳散人”在博客中说,《国家健康报告》“自己骗自己的事情都能说的这么津津有味,到底是反讽还是黑色幽默,也确实很难让人区分”,“即使是反讽,由这么一个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来发布,是不是表示我们一直在向诺贝尔奖反方向来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什么是“国家责任”?

  所谓国家责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出于道义和社会责任,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课题组从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对全球45个国家的国家责任进行评估。

景凯旋:中国“国家责任”全球第一有何意义

景凯旋 南京大学教授

中科院近日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中,中国被列为全球45个样板国家第一名,美国则排在最后一名,其他发达国家也普遍排名靠后。所谓“国家责任”,当然是指对内和对外。原来我们始终是生活在人间天堂,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仍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项研究成果要不是发表在三聚氰胺之后,会叫人幸福得做梦都要笑出来,佩服得无以言表。

然而,恕我愚钝,对此大好消息居然还不免有所疑惑,因为它太和常识相悖了。就拿美国来说,其政府也许对世界不负责任,但对本国公民却是负责任的。而且,一个国家的政府负不负责任,要看其权责对应的情况。国与国之间制度不同,政府的责任也就不同。中国是大政府小社会,实行的是权力集中,政府自然要管得多、责任亦大;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实行的是权力分散,政府自然会管得少、责任亦小,就是想要多负责任国民也不会同意。用政府管得多或少来看负责任与否,当然是发展中国家排名靠前,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照此逻辑,从前的计划经济才算得上是最负责任。一个人一出生,国家就将他的一生包下来,免费教育、公费医疗、廉价住房、退休养老金、大锅饭、铁饭碗,统一发粮票布票,连结婚都要单位批准,以防其所遇非人。但后来的改革开放,恰恰就是为了抛弃这一切。也就是说,改革的实质就是国家逐渐放弃其部分责任,由社会来承担,如昔日小岗村的承包制,以及今天土地自由流转的决策有望出台,皆是如此。用报告课题组的话说,这才是一个国家“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的态度。

国家之间的竞争,不是体育金牌之争,非得决出个第一方算称心。即使要比,也得讲点科学,讲点技术含量。“国家健康”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恐怕除了健康课题组,谁也说不清楚。如果搞这样的研究,国家就会繁荣富强,对手就会俯首称臣,那社会的发展也太容易了,只要发动专家学者的想象力就够了,也用不着搞个课题研究,借科学之名,花纳税人的钱。因为这样的研究结果是早就明摆着的,我们一定是顺数第一,美国一定是倒数第一,这根本不需要论证。只是不懂,墨西哥、巴西、泰国、菲律宾这些国家排名靠后,怎么也得罪课题组了?

不是说不应当歌德,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足以令我们陶醉。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有一个共识,叫“忧患意识”,一个民族应当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社会才会有所进步。当今世上,中国也许是最愿意负责任的国家,这是很大的进步,但还不能说是最负责任的国家。何况随着改革的深化,众多社会弊端也在不断发生。教育、医疗和司法方面的腐败,时时见于报端。一些官员滥用权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瞒报事故,更是不绝如缕。而政府官员的问责往往也是在事故发生之后,迫于媒体的曝光,还没有建立起自动问责的长效机制。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也还算正常的话,那么将自己的缺点看成优点,就不能说是正常的了。

中国是富裕了,但还不是富裕到花不完钱。如果有那么多功夫,花纳税人那么多钱,还不如花在对三农问题、社会不公、贪污腐败、医疗和教育改革的研究上,而不是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研究课题上。在公民意识越来越增强的今天,它除了让公众觉得是在超级搞笑,心疼那些纳税钱打了水漂外,什么作用都没有。就像南京郊区的阳山碑材一样,本是明朝朱元璋之子为其父矗立的碑石,因为太高太大而终于弃置山上,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些与民生无关的丰功伟业的象征:伟大的无意义。

世相探察:皇帝的新装与中科院的报告

7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世界首个《国家健康报告》,其中的全球“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显示,在全球四十五个样本国家中,中国以零点七四名列第一,美国以零点三二居倒数第一位。此外,除北欧国家外,发达国家的国家责任排名普遍靠后。
(10月8日中新社)
看完这则新闻的开头,我就直接点击了后面7000多名网友的看法,不得不说,网友的智慧真是令人佩服。但是我更好奇,这么多不是专家的网友都能看明白的事,为什么我们的专家就以为能把所有人给糊弄过去。
首先要说,我很认同专家们对一个“健康”的国家的定义: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这两方面即构成国家责任。而且,报告中所列的那几项指标———裁减军备、消除贫困、发展援助、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等,我们的政府一直是很热心地参与到联合国所有相关协议的签署和制定中的,甚至也很慷慨地向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
但是,看看近来的“毒奶粉”事件,层出不穷的煤矿、大坝安全事故,还有屡次见诸报端的城管伤人和农民工因暂住证挨打的新闻,我不禁想问,在很仗义地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的同时,我们自己的国民感觉到安全、健康、幸福了吗?
我注意到,我们的政府在所有这些事情出现后,一直是非常负责地在进行善后工作,但是,在还不能有效预防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真不敢认同这个“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上,中国国家责任第一的排名。因为,在对会不会出现下一个“三聚氰胺”的担忧中,我永远不会觉得健康;而只要暂住证和城管还让外出务工和摆摊者心存恐惧,我相信,他们也不会觉得安全。
就在这样的担忧中,我看到了另一则更令人担心的新闻:卫生部等5部门限定乳品中三聚氰胺含量,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限量值为1mg/kg。尽管公告中强调,三聚氰胺可从环境、食品包装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但我还是觉得悲哀。毕竟,在多次的检测中,还是有不少品牌奶粉没有检测出这玩意。那就说明,这个1mg/kg完全可以避免。一个允许婴儿奶粉中有1mg/kg三聚氰胺的国家,怎么让国民相信,她是在为大家的安全、健康负责呢?
我不知道,发布这个排行榜的专家们,采取了怎样的定量或者定性研究方法,但按常理推,研究一个国家的责任指数,其国民应该最具有发言权。可我没有在我的身边和网络上,听到大多数对这个报告的认同。
所有的一切,让我想起了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衣》。被骗子所愚弄的皇帝,想让所有人都以为他穿上了最美的衣服。但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也许,闭门做研究的专家看不到,但好在,我们不缺少说真话的孩子。

三元被曝也“含毒”遇到质量问题 企业该怎么办?

编者按:

三元奶粉也“含毒”了?这个消息另人不寒而栗!眼看着三聚氰胺之风越来越弱,此消息一出,似乎三聚氰胺又来了个“大回环”又绕回来了。近期的纷纷被三聚氰胺之风“刮”下水的企业笔笔皆是。最终三元也不能独善其身了。三聚氰胺似个恶魔挥之不去!

不管是三元还是三鹿或是其他的企业,万变不离其中。其实对于企业这关来看,就是产品的质量问题。那么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中间商们面对产品的质量问题?我们该如何做呢?

三元也出问题了?

在国家质检总局该项检测中,有20家企业31个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三鹿、雅士利、伊利、等企业部分批次产品再次上榜,三元亦有部分批次普通奶粉检出三聚氰胺。

迁安三元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8月7日生产的乳粉也检出三聚氰胺,含量为10.58毫克/公斤。此前,三元在国家质检总局对幼儿配方奶粉和液态奶的历次三聚氰胺专项检测中,全部抽检产品均合格,成为此次“三聚氰胺风波”中,少数“独善其身”的知名乳品企业。

迁安三元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位于河北省迁安市,是三元股份的子公司。公司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牛奶及奶制品、鲜奶收购、奶牛养殖销售等业务。

有消息称,此次三元被检出三聚氰胺的普通奶粉为工业奶粉,主要供乳品企业进行再加工或生产使用,如乳饮料、酸奶、酸奶饮料、饼干、糖果、巧克力、冰品等。而近日,传的沸沸扬扬的三元并购三鹿事件会以何结局剧终?我们将拭目以待。

不论是三元还是三鹿,归结起来只有一个问题的就是产品质量问题,那么如果真的是产品出了质量问题,企业该如何面对。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多数为贸易公司或是经销商。既不能对产品的质量把关,又要直接面对消费者。夹在中间的滋味真的是不好受。做为中间商我们应如何面对质量问题呢?

中间商应如何面对质量问题

1、第一道关——合同制约。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增加,厂家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不断的调整产品线,推出新品。从厂家方面来讲,大多数的新品从概念测试到上市很难有系统化、熟练的操作,产品质量的风险就难免会增加。

自然,这种风险在没有明确的“责任方”之前,随着新品在整个渠道线上的流动,处于中间环节的经销商在更多时候不得不面临这个风险,有苦难言。

所以,经销商必须对厂家新品除了在代理合同外可增加签一个《意外质量问题处理办法》附件,在事件发生前直接规范责任。附件部分需要明确的项目如下表:

项目内容简要备注

问题类型;

问题需要收集的材料;

问题责任人

问题处理程序;

问题处理时限;

问题处理办法;

违约处理;

2、第二道关——业务代表。

作为连接经销商和终端的业务代表,一般情况下要布置终端陈列并定期巡视,所以,在这一个环节如果建立一套规范操作的话也可以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可以规定销售代表在出库交接时检查第一到包产品;

——在终端与驻点代表进行交接的时候进行第二道包装(如果可以的话)的检查程序。

3、第三道关——促销人员。

传统的促销发挥推销产品的直接职能,促销的作用应该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多加一条规定,在给客人上酒之前必须增加一个环节:对产品进行相应检查,类似空瓶(多见啤酒)、玻璃杂子、头发、虫子等情况明显一看就知道,为了使其发挥真正作用,确定出详细的操作规范。把这个规定落到实处,用相关规范来督导促销进行上酒的必须检查工作;

通过最后一道关卡把握质量,确保产品在进入消费环节前的质量风险最小化。

如何处理因产品质量产生的问题?

业务代表、促销等各个环节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有问题的产品直面终端,在到消费者之前内部解决掉,可是一旦发生,如上面情况,就必须遵循“反应要快”的原则,对待事件立即介入处理。

第一:经销商以调查事件为由,为自己争取时间,同时与此次事件有直接联系酒店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争取看是否可以将事情暂时在此层面内压住,不要向上汇报。在此过程中迅速与厂家沟通,对此事处理问题双方达成共识,从而让厂家感觉在问题面前你们是同一阵线,在处理问题时能够给你最大的支持。尽可能避免与酒店谈好处理结果再通知厂家,那样的话难保厂家不会对你有意见,从而在处理问题的支持力度上克扣你。

第二:拿着厂家的“圣旨”去与酒店进行有把握的谈判;酒店是要个说法,也没有规定这种情况必须赔偿10箱,例如上面;关键在于你们协商的结果;可能是2、3箱;这个时候,只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就是最好的结果。如果结果还是不能让人满意再请出厂家代表此时厂家代表出现将会对此事有三点好处:1、是向酒店表示他们的要求自己实在没权决定;2、是给酒店感觉你非常有诚意解决此次发生的问题;3、是让酒店感觉他们很受你的重视;如此一来谈判将会进入另一个阶段。

第三,如果在上述两步都无法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对于经销商而言这一步将是经销商需要全力执行的工作了;和厂家业务代表的沟通;产品质量有问题已是事实,厂家认为自己质量再好,事实胜于雄辩。经销商要向厂家“诉苦”,多方面陈述利弊,让厂家认识到后果的严重,尽量要求厂家来承担这个损失,如果多方沟通无力,实在不行,经销商摊开说,和厂家各承担相应比例,比如各自承担一半。

在这个事情上,一定要清楚一个事实: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损失是肯定的;只是小或者多的问题,当然最好的结果就是厂家承担全部损失;

人际关系是润滑剂

不管是防范也好,还是发生后如何处理,其中一个关键是人际关系的维护。
尤其是在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事情处理上,一旦发生,酒店首先能和消费者尽量沟通,达成一个结果,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负面信息的散播,现在的媒体比较发达,如果处理不当,很快就可以让酒店、经销商、企业三方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其次是和厂家业务代表的关系维护。事情发生后,厂家业务代表和厂家沟通的结果肯定比小经销商去沟通的好,如果他肯帮你说话,多方面陈述利害,厂家一定承担赔偿。

所以人际关系的维护,相当于润滑剂,在关键时候总有发挥作用的一天。

小问题的两大处理误区

问题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对于大多数中小经销商来说,因为没有足够的网络或者其它因素制约厂家,谈话没有力度,得不到厂家应有的重视,但是市场还是需要继续做,酒店的关系也不能搞杂了,毕竟货款还在酒店那里,还得继续在那里买酒。

但是在问题的处理上,有两大误区,多数经销商容易犯:

处理误区:先和酒店把事情处理完后和厂家沟通。酒店反映问题后,一直催的很急,或者其它原因,经销商一想,就几箱酒,也没多少钱,干脆我先从这里一给,回头再问厂家要,反正事情是真的。

一旦经销商先行赔偿酒店,问题解决起来难度就比较大了。

原因:如果经销商还没有赔偿酒店,则属于厂家产品质量问题,如果厂家置之不理,一旦放大到市场,如上述,消费者一旦知道该产品里有头发,对其销量肯定有影响,其反应是厂家难以控制和想象的。另外对厂家的其它经销商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试想今天是陆经理的货出了问题,指不定那天我的货也出问题,厂家是否也一样对我?势必在心里要打一个问号。从而扩大到整个渠道网络,牵引多方,可大可小,厂家有所忌讳,不敢不理。

如果经销商已经先行赔偿酒店了,则问题转化为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双方问题,对厂家的制约因素就非常小,事情也相对容易控制;因为即使厂家不给经销商赔偿,经销商也不可能因此和厂家翻脸,如果厂家一拖再拖,你也拿他没办法。

防范误区:为了防范质量问题,如果没有促销可以事先和酒店服务员和经理交代清楚。

听起来好象不错,感觉应该能起到效果,实际上执行起来有难度;酒店服务员凭什么给你检查产品有无质量问题,经理也没有义务替你督导。没有激励和利益挂钩,势必只是听起来不错的想法,无法落实到行动上来。

后话

大多数厂家都会积极地面对和处理问题的发生,类似的情况如果屡屡出现,厂家应该反思:生产环节的失误,管理的漏洞等问题,尽量从上游把产品质量问题降低到最小,即使终端发生类似的问题,厂家也应该积极帮助经销商寻找一个长久的持续解决方法。

“三聚氰胺”波及蔬菜 专家称不必恐慌

  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一些奶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相继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而最近又有媒体报道,在西红柿、蘑菇等蔬菜中,也发现残留的三聚氰胺。记者在深圳采访时,一些果蔬专家表示,三聚氰胺即便作为饲料添加剂,残存量也非常小,消费者不必太担心。
  
  一些果菜专家认为,对于在蔬菜中检出三聚氰胺,不能排除包装、抛光等二次污染的可能性,特别是蘑菇中三聚氰胺含量最高,可能与生产原料有关系。
  
  深圳市果菜贸易公司总农艺师张业光:这蘑菇首先它种植是用木屑,那木屑可能就有三聚氰胺处理过,为了这蘑菇做得很漂亮,有时用到点什么荧光剂喷上去,那如果荧光剂含有三聚氰胺了,我看是有点可能的。
  
  对于消费者普遍担心的安全问题,专家表示,三聚氰胺作为肥料,植物是难以吸收的,而即便作为饲料添加剂,它的残存量也非常小,对植物的影响更小,大家不必太担心。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协作,研究果蔬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和安全标准。

水产料最有可能成为三聚氰胺的市场

  ——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专访

  11月21日,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的“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在广西桂林市举行。来自国内各地水产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共5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发展生态养殖,构建和谐渔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参会人员最多的一次。

  21日上午举行的会议开幕式上,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唐启升院士及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教授分别作了“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养殖”和“水产饲料与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

  据了解,此次会议还举行了“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5项专题讨论,同期举行的“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包括了国内外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的发展回顾、微生态制剂和调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展望等方面的议题。

  21日下午,在会议举办酒店,南方农村报记者对麦康森教授进行了专访。

  “真正水产品安全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问题”

  《养殖宝典》:您说过,水产饲料对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相当重要。您认为当前国内饲料安全方面的现状如何?不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麦康森(以下简称麦):中国水产品安全的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受到环境、管理、饲料的影响,特别是病害防治的影响,真正表现出对水产品产生问题的还是在病害防治的环节上。我的观点是,水产饲料这一块相对来说要比环境的污染、病害防治环节造成的问题轻。

  但是,我们把病害最后产生的问题,累加给了它。环境、管理、营养不好,最后鱼发病了,你要用药来治啊,药物残留可能由此产生。所以说并不是病害的责任,但最后由它表现出来。而对于养殖者来说,水产养殖属于高风险,鱼要死了怎么办?那只能有病没病都用药,这才是大问题。现在真正水产品安全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的问题。回到饲料问题的话,我谈到一个蛋白源的问题,像前段时间,三聚氰胺在美国造成的宠物死亡事件,在国内肯定是有的。这个东西一定是先在中国销售,然后才会在国外闹事。我知道某些厂家使用所谓的蛋白精,那就是三聚氰胺,这是毫无疑问的。

  水产饲料需要的蛋白质含量是最高的,成本又是最贵的鱼粉来做蛋白源,所以最有可能成为三聚氰胺的市场。我是这样推理,但真正的证据没有。这是饲料企业的商业行为,人家在做商业的事情,点到谁就不太好。但首先有一个问题就是,浓缩蛋白里面一定存在三聚氰胺,国内的水产饲料甚至其他动物饲料都会存在这个问题,包括奶粉。

  另一个就是水产饲料重金属的问题。不是故意,而可能是污染,或者是用了非饲料级的无机盐,比如硫酸锌经常就受到镉的污染。这些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还有两个问题,可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水产品中存在抗生素。关于这一点,我认为不是饲料的指标问题,黄霉素欧盟已经禁止了,但我国还没有禁止,企业使用就不违法,但出口产品被查出就违法了。可能还存在喹乙醇等还在使用的问题,这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它确实有促生长的作用,有些人还偷偷在用。所以说,没有饲料的安全,就根本谈不上水产品的安全。

  《养殖宝典》:不管是从国家,还是企业来说,能否规范和管理这一块呢?

  麦:肯定是要规范的。10月底,国务院刚刚通过《食品安全法(草案)》,同时更新600多个食品安全法规,说明正在做这个事。这也会对饲料行业有影响,关键是国内没有一个相配套法律的话,怎么去引导出口这一块?水产品出口是农业的大头,丢掉会产生不少问题。

  “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了离小企业都关门的距离还很远。小厂再怎么艰难,它都要想生存。”

  《养殖宝典》:您曾说过,美国的饲料产量是我国的1.5倍,但其饲料厂家却比我国少很多,这意味着饲料业的未来就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强者越强,小企业将逐步被兼并或淘汰。特别是今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已经令一些低档料企业感受到了压力,对此现象您如何看待?

  麦:淘汰是一个趋势,但中国的情况和发达国家不一样。大型饲料企业会做得越来越大,但小企业的话,它不一定消失得那么快,这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像欧美发达国家,小厂利润薄到一定程度他就不做了,原因是他有社会福利保障,做那么辛苦干什么?还不如领社会福利好了。而中国没有,你非得找点事做,做不了大的,一年赚5万、10万也行啊,总比打工强,总比没工作强。

  这个问题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所以中国企业会往逐步集中的这个方向发展,但离这些小厂都关门的距离还很远,因为小厂再怎么艰难,它都要想生存。同时,我们养殖业的利润会越来越薄,这样买不起大厂生产的贵饲料,小厂的凑合着用也行。特别是当市场变动比较大、鱼虾行情好的时候,用好料,让它快速生长;不好的时候,随便喂一点。小厂在这样的环境下,天无绝人之路,为了生存,始终都有市场,只是大小的区别。

  另外,我国的农业也不是现代农业,传统的家庭农业还占了绝大部分,一家一户就养3亩、5亩,甚至一口塘,如果投苗密度低一点,买一点差的料喂一喂就可以了。生产模式决定了小厂还有生存空间。所以我国不可能很快就同西方一样,全部都是大厂。我国整个社会,决定了小厂,小养殖规模还会生存,还必须生存。所以,中国从上万家饲料厂减少到一千家,这个过程会很久远,达不到那么剧烈的程度。

  至于时间则取决我国整个发展进程。13亿人口,不是其他国家能够面对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老百姓福利,30年、50年,这都是不可能的,不要总是期望超过德国,超过日本。

  《养殖宝典》:那现在大型的饲料企业有没有能力单独来规范这个市场呢?

  麦:实际情况是,作为一个发展过程,当生产者数量越少、越集中的时候,是最好规范的,反之就很难。规范市场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集约化,规模大的企业,数量少,就容易统一行动,统一管理。

  这个过程一定很漫长,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要工业化,必须让农民离开传统农业,那么现代农业才有可能实现。但你集中后,有没有办法解决农民的出路。养殖、加工都集中到大企业,必然会令更多的农民失业,没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保障他的生活,就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这是我们政府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我们要发展农业,要规模化的时候,跟要解决农民的问题、稳定的问题是相违背的。这是国家难之所在。同时还衍生了一个问题,8亿农民不从事传统农业,搞工业生产,全世界哪个国家能用得完?整个世界的资源都被你用了,变成了一个国际问题。

  《养殖宝典》:国内的养殖产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国外是否也有这种现象?

  麦: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个问题上受影响很少。拿水产养殖来说,他们的规模很小,全球的养殖产量我国占了68%,剩下部分分给世界上其他又有多少呢?同时,他们又是大公司经营,靠规模效应支撑,整个状态相对比较稳定。

  从规范管理来说,国外的产业不会大起大落,不会今天出抗生素的问题,明天又来个孔雀石绿问题。比如禽流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很大影响,但对发达国家的家禽业几乎没有影响。他们所有的养殖设备都跟野鸟隔离,禽流感进不了他们的养殖系统,怎么会有问题呢?而我们传统放养的家禽,禽流感一来就出事。

  现在同过去不一样,一只鸡感冒了,全世界一会儿就知道,要把几公里范围内的鸡杀掉,你的产业能不大起大落?

  “为什么还要上生产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流动资金过剩。”

  《养殖宝典》:在虾料和膨化料这一块,今明两年,仍有不少的生产线上马,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麦:实际上这主要是由大家的思想决定。现在做大的企业想做得更大,因为他们自信会比别人做得更好一些,其实大家都明白,现在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是没有问题的,销售旺季的两三个月里面可能有一定的供应短缺,为什么还要上生产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流动资金过剩,属于经济学问题。

  有钱人手上的钱很多,需要投资,但他们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而饲料厂有信心做得比别人更好,这样大家就有了一个交叉点。其实饲料这个蛋糕就这么大,人们很容易把它吃掉,而且可以吃得很干净,但是企业家们却希望自己分得的一块比以前更大,最后事实是否如此我不知道。

  另外,中国人几千年来,尤其是近200年,受到食不果腹的影响,使得大家对一切的追求都变成对量的追求,且非常贪婪。结果就出现一个问题,比如,虾产量在300斤/亩的时候,和达到1000斤/亩相比,利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追求量,也说明我们的养殖户、企业人员真正对经济学不是很懂,他把复杂的经济学问题,简化成为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了。

  《养殖宝典》:有人说现在虾料的利润空间依然很大,但虾料企业却表示已属于微利时期。您怎么认为?

  麦:水产饲料的利润空间比畜禽饲料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虾料的风险大,和利润是连在一起的。今年的洪水、台风灾害,很多饲料厂涉及的资金根本收不回来。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企业将无法生存。

  风险都在饲料厂身上,经销商没有风险,养殖户亏本没有钱,最后买单的还是饲料厂。因为虾料的销售是赊销模式,承担着高风险,所以伴随高利润,这也是大量投资往虾料走的原因之一。而畜禽饲料利润低,现在基本没有赊账的。

  如果谁降低了饲料厂的收款风险,他们应该可以有更低的利润空间,但现在没有谁可以担保,饲料赊出去,钱一定就收得回来,收不回来就变成成本。理论上利润空间很高,但只有收到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这里面存在着实际利润与理论利润的差异。

  这几年,饲料厂真正增加产能的动力来自于扩大规模。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利润空间小了,企业必须靠规模化效应来带动。原来有几万吨的销量,跟现在十几万吨销量的利润一样,企业就会认为,既然占那么大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的话,利润可能会适当的保持或者升高,要不然利润就会慢慢地减少,甚至消失。

  “中国面临蛋白源的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严重。”

  《养殖宝典》:业内有人认为,如果明年原料价格继续上涨,饲料已经没有升价的空间,是否会促进饲料配方的改进?

  麦:这是肯定的。举一个例子,鳗鱼最贵的时候卖到17万元/吨,鳗料也卖到1万多元一吨,1万多元的白鱼粉,什么好的原材料都加进去喂给它。

  但后来鳗价掉到3万元/吨,依然有人养殖,不过养殖规模确实缩小很多。而鳗鱼饲料中,动物蛋白从白鱼粉转到红鱼粉,到优质鱼粉,再到一般鱼粉,配方一直在转变。不过,这很明显是个市场的问题,跟营养没有多大关系。

  鳗鱼价格高的时候,希望它长得快,本来养殖周期要一年半,使用好的饲料,8、9个月就出池了;价格低时,饲料配方调整了,质量下降,那肯定影响生长速度,这是铁的规律。结果养殖周期从8个月变成10个月,再变成12个月,最后又是一年半出池。

  饲料配方也是随着市场来改变,这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饲料厂做的是产业,做的是市场,如果不考虑市场因素,谁能做饲料?任何事情都不能做,虾料也必然要走这条路。

  《养殖宝典》:发酵豆粕等蛋白原料在饲料配方中的应用前景如何?能替代鱼粉吗?

  麦:我认为,现在豆粕的价格已经达到3700元/吨,再加一个发酵成本上去的话,养殖户不一定能够承担。从我们做的实验分析,发酵豆粕的确有它的优势,从经济上来看,跟成本的投入相比并不划算。

  虽然它能替代部分鱼粉,但豆粕的成本已经从原来的1000多元一吨涨到3700元/吨,再加入1000多元的发酵成本,价位已经接近5000元/吨,使用成本就不太合算。何况现在的鱼粉也只有6400元/吨,而且是68个蛋白,豆粕只有45个蛋白。

  当然也不能说不如用鱼粉,现在渔业资源逐渐枯竭,没有鱼粉怎么办呢?今天考虑用豆粕取代鱼粉,那很快又有新的东西取代豆粕,因为豆粕也用不起了,所以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面临蛋白源的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严重,毕竟我们的养殖产量占全世界的68%。其他国家的养殖量很少,饲料都可以使用鱼粉,而且他们有资源;反而我们养殖量最大,鱼粉产量很少,基本都靠进口。即使这样,面临最大的问题还是养殖产品的安全。

  缺少鱼粉,我们把大量的植物蛋白、植物原料添加到饲料里面,国外不会这样做。植物蛋白里面有很多拮抗物质、中间代谢物,农药残留等,做成饲料来喂鱼,从遗传上讲,鱼类应付不了,必然发病,又会使用药物治疗,形成一个循环,面临的这些问题又需要研究解决。国家没有那么多钱进行基础研究,饲料厂也不可能来做。你说怎么办?

  “其实很多饲料厂所谓的饲料研究仅仅是配方的筛选”

  《养殖宝典》:近年来,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猛,未来也将逐渐成为主流,但相对应的水产饲料的研发却相对落后,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麦: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在从事海水鱼营养方面的研究。

  当然,我们在海水鱼的研究数量上有些落后,但研究水平并不滞后。坦率地讲,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国内海水鱼产量规模太低、相关饲料生产规模也很低。

  相对于淡水鱼来说,有几千年的养殖历史,它对生活的环境、饵料投喂比较清楚。要解决它的饲料配方、适应问题很容易,在低成本下就能做到。

  这也是淡水养殖规模大、饲料生产规模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海水鱼不同,只有20多年的养殖历史,之前没有人养,主要靠捕捞。鱼没有在池塘、网箱中生活的经历,根本不适应,所以对环境要求、饲料要求特别高。这是海水养殖规模难以扩大的原因。

  你想使用质量差的鱼粉、鱼油做的饲料糊弄海水鱼是不行的,它不吃不长,这是长期遗传环境对它的影响。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不知道它的营养需求,而是要提供这样的饲料会导致养殖成本太高,消费市场接受不了。比如说,你要让消费者接受8元、10元一斤这个价位的石斑鱼,消费者当然喜欢。但根据石斑鱼本身的营养需求,做出来的饲料成本卖这样的价位是不划算的。

  《养殖宝典》:现实的情况是,国内有不少相关科研单位花了很多精力在做,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也投入资金搞研发,您认为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平衡和配置这些关系,避免资源的浪费?

  麦:其实很多饲料厂所谓的饲料研究仅仅是配方的筛选,看几个配方的饲料,哪个成本低?哪个生长快?现有的原料组合,哪个配方更好,并没有回答科学的问题。他不知道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这不叫营养研究。

  科研单位应该解决基本的科学问题,为饲料作配方,为开发新产品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这应该是国家行为、社会公益行为,由科学家来完成。而企业家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产品,彼此间是互补的关系,任何国家都是这样。

  我国和国外的很多情况不一样。我们研究的品种太多,有100多种主要的水产养殖种类,而国外几十个国家加起来也只有10多个主要品种,大量的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我国转换品种很快、种类又多,加之国家投入不足,力量分散,最后只能进行一些零星的基础研究,系统的研究很少。

  麦康森简介

  男,1958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爱尔兰国立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副校长。现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国家十五“863”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水产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及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鲍鱼学会理事、第五届国际鲍鱼学术交流会的组委会主席、四种国际学术期刊聘其为水产动物

  营养学方面的主要审稿人以及国内各种刊物的主编和评委。

  □麦康森语录

  有人说:“使用人工饲料进行集约化养殖,方向错了!破坏环境,风味口感差,威胁食品安全。要回归传统的生态养殖!”

  诚然,如果方向错了,停止就是进步!但是我们并没有错!

  曾记否?我国3万万人时,饿殍遍野!“7亿人民7亿兵”的年代,仍然食不果腹!但是,今天13亿人民一起奔小康!靠什么?靠现代集约化种、养殖业!没有现代饲料工业,哪有现代养殖业?!

  UN统计,世界水产品消费44%来自水产养殖(2007)。

  生态养殖不等于传统养殖。

  现代生态养殖是基于现代工程技术,使各种生态要素平衡、和谐循环的

  高效食品生产系统。

三聚氰胺向蔬菜蔓延 蘑菇里的残留度最高

  “毒奶粉”事件发生后不久,中国卫生部9月11日就与世界卫生组织进行联系,希望其协助对三聚氰胺的毒性进行评估。 目前,科学家在莴苣、芹菜、西红柿、土豆甚至蘑菇等农作物中,都发现有残留的三聚氰胺。尤其在蘑菇中,其残留最高达到每公斤17毫克左右。农药残留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是一个更加宏大的话题,也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个“软肋”。

  《财经》杂志报道,世卫组织北京代表处有关人士表示,其总部的相关专家帮助搜集和整理了国际上不少现有的研究资料,转交给中国卫生部。但遗憾的是,目前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基于三聚氰胺动物实验得到的。由于尚无三聚氰胺的直接人体试验数据,只能根据动物实验外推其影响。

  2007年5月24日 ,在美国“毒宠物食品事件”爆发后不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农业部、美国环保局(EPA)以及国土安全部曾经联合发布《三聚氰胺及类似物安全性与风险中期评估》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三聚氰胺被定义为一种低毒甚至微毒物质,“只有大剂量暴露时,才会对动物产生毒性”。

  不过,该报告也承认,这些实验绝大多数都是在老鼠这样的啮齿类动物身上进行,针对狗的也仅有一例。现有研究成果已经显示,在不同的动物模型中,三聚氰胺表现出的毒性并不相同。

  因此,报告一方面强调,对于哺乳动物而言这种物质是低毒的,即使畜禽食用含三聚氰胺的饲料,其肉、蛋等产品仍然安全;同时,亦强调目前尚未在猫甚至人身上做过类似的实验。

  美国公共健康协会(APHA)的主任乔治本杰明(Georges Benjamin)是该报告的六位评审专家之一。他坦言,目前对于三聚氰胺的人体毒性仍然知之甚少。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儿童更容易受到这种物质的损害。迄今为止,因为食用被污染的奶粉而罹患肾结石的都是婴幼儿,尚未发现成人因此患病的个案。

  9月17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专家对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以体重7公斤的婴儿为例,假设每日摄入奶粉150克,其安全预值即最大耐受量为15毫克/公斤奶粉。这个标准,要比美国FDA制定的三聚氰胺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日0.63毫克 /公斤体重的标准更为严格。

  不过,卫生部至今仍未对这一风险评估过程做出更详细的解释。一些业内专家对于15毫克/公斤奶粉的来源,也都知之不详。

  早在去年的“毒宠物食品事件”时,就有专家猜测,之所以大量宠物死于被污染的食品,除了三聚氰胺,很可能与其中含有的同类物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有关。即两种物质一旦大剂量共存,就会产生协同效应,产生的毒性远大于简单的叠加。

  此外,在动物实验中,三聚氰胺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致癌性,但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并未将其列为可能的致癌物。这是因为三聚氰胺并没有表现出遗传毒性和直接的细胞损伤作用。尽管结石有可能会进而诱发癌症,也只是一种间接的机理。但考虑到中国这样大规模的群体性中毒事件,之前尚未有先例;或许仍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确认是否会真正诱发癌症。

  如果奶粉或者液态奶中出现的三聚氰胺果真是由于添加三聚氰胺废料引起,那么,值得担心的不仅仅是这种物质。据了解,这种废料中除了含有一定含量的三聚氰胺,往往还含有尿素、氨、硅胶、硝酸钾、亚硝酸钠、冰乙酸、活性炭等物质。其中的亚硝酸纳是国际上公认的致癌物之一。

  此外,200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卫组织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以一种名为灭蝇胺(Cyromazine)的常用农药为例,其降解之后的惟一重要产物,就是三聚氰胺。

  目前,科学家在莴苣、芹菜、西红柿、土豆甚至蘑菇等农作物中,都发现有残留的三聚氰胺。尤其在蘑菇中,其残留最高达到每公斤17毫克左右。 鉴于其可能的潜在危害,加拿大已经在今年开始制定更为严格的灭蝇胺最大残留限量(MLR)标准。但国内并未发现相应标准。

  农药残留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是一个更加宏大的话题,也是中国长期存在的一个“软肋”。9月17日,在河南郑州开幕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上,前来参加会议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讨会的南昌大学副校长谢明勇对此颇为忧虑。

  他指出,截止到2004年,国际食品法典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涉及176种农药和375种食品;而在中国,仅对45种粮食、水果、蔬菜、肉等食品中,规定了104种农药允许的最大残留限量。

  此外,在中国已批准的15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仅有250多种制订了国家标准,很多食品添加剂都缺少残留限量标准的检测方法。对已广泛使用的酶制剂、氨基酸或蛋白金属螯合物、转基因产品、抗生素、促生长剂等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标准制定,基本上仍属于空白。

  对于抗生素在农业中滥用可能造成的危害,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石磊深有同感,因为这有可能催生超级耐药病菌的滋生和蔓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警告说,如果说三聚氰胺威胁尚可以通过新的标准和检测技术来加以解决,那么抗生素带来的挑战显然更为严峻。

  或许,单纯建立覆盖三聚氰胺这一“元凶”的标准体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以此为契机,建立起中国完整的食品溯源体系以及预警体系,并推动国家食品安全从技术上和制度上的全面推进。

毒奶罪魁“三聚氰胺”知多少?

  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三聚氰胺性状为纯白色单斜棱晶体,无味,密度1.573g/cm3 (16℃)。常压熔点354℃(分解);快速加热升华,升华温度300℃。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极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醚、苯和四氯化碳,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低毒。在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放出氰化物。

  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据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然而,2007 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但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

  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由于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

“未检出三聚氰胺”已成为“最流行”的广告语

  昨天,记者在锡城一些超市看到蒙牛等乳制品货架上已打出“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的招牌。近来逛超市的市民会发现,“未检出三聚氰胺”已成为各品牌液态奶“最流行”的广告语。

  一些大超市里的蒙牛、光明等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牌,纷纷在外包装箱上加贴“未检出三聚氰胺”的标志,表示自己“过关”了。营业员指着一盒贴有绿色标识的1升装纯牛奶说,加贴有新标的牛奶明显比没贴标识的牛奶销得快。

  除了在外包装箱上加贴标志外,一些品牌还“动用”了多种手段,做密集式宣传,例如欧尚等店堂内的视频广告里,几乎被乳制品“买断”,循环播放着这家、那家乳制品未检出三聚氰胺、加强质量监控的广告。蒙牛在各大超市冷柜旁均设置了大幅绿色的广告板,上面有“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字样;光明则非常“正式”地贴出了“告消费者书”,称其在华东地区(江、浙、沪、闽、皖)生产的所有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据介绍,这些都是厂家的自发行为,还有一些厂家甚至在旁边配上了自行张贴的最新质检报告,而目的,当然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不过记者注意到,各个企业的标志并不统一,如伊利的标志是绿色圆形标志,而蒙牛的则是方形的红色标志。标志内容也大同小异,伊利的标志“经国家安全检验”,而蒙牛的标志是“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验”。一些顾客也表示,形形色色的“过关贴”出处不尽相同,看得人有点“眼花”,都不知道该相信谁的。

  记者了解到,加贴新标志的做法并非不可以。9月21日,国务院曾要求对奶粉和其他奶制品,每个批次都要进行检验,然后加贴新的标志,让群众看得明白、吃得放心。然而,目前尚无哪个部门对此做出全国性的统一规范。市质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对地产奶作质监检测,流通领域的牛奶不在他们管辖范围之内。地产奶尽管同样执行“批批检测合格再上市”的规定,但他们几乎都没有加贴过任何“过关贴”。

  所以有关人士呼吁,乳制品市场的复苏期,最好将“检测合格”的标志统一,这样有利于管理和消费者鉴别。

“未检出三聚氰胺”已成为“最流行”的广告语

  昨天,记者在锡城一些超市看到蒙牛等乳制品货架上已打出“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的招牌。近来逛超市的市民会发现,“未检出三聚氰胺”已成为各品牌液态奶“最流行”的广告语。

  一些大超市里的蒙牛、光明等市场份额较大的品牌,纷纷在外包装箱上加贴“未检出三聚氰胺”的标志,表示自己“过关”了。营业员指着一盒贴有绿色标识的1升装纯牛奶说,加贴有新标的牛奶明显比没贴标识的牛奶销得快。

  除了在外包装箱上加贴标志外,一些品牌还“动用”了多种手段,做密集式宣传,例如欧尚等店堂内的视频广告里,几乎被乳制品“买断”,循环播放着这家、那家乳制品未检出三聚氰胺、加强质量监控的广告。蒙牛在各大超市冷柜旁均设置了大幅绿色的广告板,上面有“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字样;光明则非常“正式”地贴出了“告消费者书”,称其在华东地区(江、浙、沪、闽、皖)生产的所有乳制品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据介绍,这些都是厂家的自发行为,还有一些厂家甚至在旁边配上了自行张贴的最新质检报告,而目的,当然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不过记者注意到,各个企业的标志并不统一,如伊利的标志是绿色圆形标志,而蒙牛的则是方形的红色标志。标志内容也大同小异,伊利的标志“经国家安全检验”,而蒙牛的标志是“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验”。一些顾客也表示,形形色色的“过关贴”出处不尽相同,看得人有点“眼花”,都不知道该相信谁的。

  记者了解到,加贴新标志的做法并非不可以。9月21日,国务院曾要求对奶粉和其他奶制品,每个批次都要进行检验,然后加贴新的标志,让群众看得明白、吃得放心。然而,目前尚无哪个部门对此做出全国性的统一规范。市质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对地产奶作质监检测,流通领域的牛奶不在他们管辖范围之内。地产奶尽管同样执行“批批检测合格再上市”的规定,但他们几乎都没有加贴过任何“过关贴”。

  所以有关人士呼吁,乳制品市场的复苏期,最好将“检测合格”的标志统一,这样有利于管理和消费者鉴别。

化学专家呼吁加快三聚氰胺毒理试验研究

  昨天,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和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有化学方面的专家则建议,政府应该加快进行相关的毒理试验研究,完善现有的管理标准和措施。

  广州本地一位化学专家表示,三聚氰胺作为一种化合物如果用在食品包装中,的确可能会有少量渗入到食品中。但目前还未在自然界中发现有何种植物含有三聚氰胺这种物质。他还指出,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只是对三聚氰胺设定了临时风险评估值,现有针对三聚氰胺的毒理试验也还只是停留在动物实验上,没有针对人类的。为了对国民健康负责,建议政府在出台这一临时管理限值外,还应当加快相关的毒理试验研究,通过大量试验数据来确定食品中多少含量的三聚氰胺对人体健康才是无害的。

本篇文章来源于厦门热线 原文链接:http://xmwww.com/health/jkkb/4483.html

卫生部公布三聚氰胺限值遭专家质疑

  10月8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公布了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

  其中,公告称,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高于1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卫生部卫生监督局副局长王雪凝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提出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有助于追溯三聚氰胺源头,分清人为还是客观环境。

  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在当日特别强调,这一限量值不是一个保护健康的标准,而是用于监管非法添加三聚氰胺。

  “保护婴幼儿和成人的健康是首要目的,但还要考虑三聚氰胺从环境、食品包装材料等途径进入到食品中的问题。”陈君石说,“如果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含量超过1mg/kg的话,我们有理由认为是掺假行为,假如低于这个值,就有可能是环境当中有的。”

  不过,卫生部此举以及相关负责人的回答,包括截至现在仍没有明确给出含有三聚氰胺奶制品的安全标准,卫生部受到了外界的质疑。

  “既然制定这个限量值,难道在这个限量值内,允许在奶粉中存在三聚氰胺吗?难道在这个限量值内,即使是人为添加的,也是合法的吗?”种种质疑,抛向卫生部。

  此外,一位疾控领域的专家还向记者表示,“三聚氰胺有可能成为食品污染物项目的一种。”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有“污染物限量标准”,即设定了包含铅、总砷、丙烯腈等16种“污染物”限量值。在限量值范围内,这些污染物可以存在于食品中。而此类规定,也是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通用做法。

  “但三聚氰胺能否纳入这个标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上述疾控专家分析,关键在于判断“多少三聚氰胺导致人体什么伤害”上,还需要进一步科研。

  由此看来,三聚氰胺在食品“安全”意义上的限量值或标准问题,对于卫生部门来说,似乎还是一个难解课题。

  公告规定

  一、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高于1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二、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三、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2.5mg/kg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公告称,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对在食品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聚氰胺作为化工原料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 记者 左青林

长江日报:奶粉检测不能只限于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其他乳粉进行了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共抽检到10个省(市、区)生产的31个品牌128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从局部区域影响扩大到全国影响,甚至国际影响;从道德伦理质疑、企业责任质疑、到国家监管质疑,留给人们太多的食品不安全感、太多的疑问追踪、太多的生存忧虑。就前一阶段来讲,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重点,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其他乳粉进行三聚氰胺抽样检测,是抓住了当前食品质量的主要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品质量监管工作将趋于常规化进行、全方位深入,奶粉检测那就不能再局限于三聚氰胺了。

  食品质量监管工作必须是常规化的。这是国家质量检疫检验总局及其条线上所有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而不是发生了问题,就高度重视一下,用心狠抓一下;待到情势渐渐好转了,或者老的问题缓解了,新的问题还没有披露出来,就高枕无忧。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其他乳粉是否安全,并不仅仅取决于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而是要符合9月24日109家奶制品企业发布的质量诚信宣言中提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国民食品质量的守门人和守夜人,国家质检总局对于奶粉乳粉的检测,显然不能长期地局限于是否检出三聚氰胺,而是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全方位的随机抽样检测。不含三聚氰胺,只是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无论是民以食为天,还是人命关天,或者是人民的生命安全乃国家大事中的重中之重,现在都迫切需要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所有的大宗食品,进行尽可能多的检测工作,把那些符合与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检测结果都详尽无遗地公告出来,让老百姓们吃得放心。

香港检出亨氏婴儿米粉含三聚氰胺

香港政府网站发布消息,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公布,200克包装的亨氏金装智多多DHA+AA蔬菜婴儿配方营养米粉净重量(食用期限2010年4月26日)被检出含量百万分之1.6的三聚氰胺,超出婴儿食品三聚氰胺含量百万分之1的法定上限。

238克包装的“思朗”蒸薯坊芥末味饼干(食用期限2009年9月3日)也被检出含量百万分之18的三聚氰胺,高出饼干三聚氰胺含量百万分之2.5的法定上限。

据称,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已通知业界有关检测结果,要求停止售卖有关产品,并已发信警告有关零售商及进口商;进口商将回收有关产品。

长江日报:一毫克三聚氰胺很轻也很重

  电影《人骨拼图》里,茱莉把一张钱摆在凶案现场一个脚印的旁边,丹泽尔·华盛顿称赞她悟性高,这样做就有了一个参照,通过一张钱的大小,去推断一个脚印的大小,进而获得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

  这是刑侦里经常会出现的场景,但其实普及于生活。现在的小孩不心疼钱,买件衣服好几百块,老人会说,搁以前那可是一年的工资咧;表述某种炸弹的威力,会说可以把什么地方炸多少遍;形容一定剂量毒品的毒性,以毒死多匹勤劳辛苦的动物为比照对象。等等吧,反正这么一形容,我们就容易明了,不至于稀里糊涂。

  但是,稀里糊涂的时候总还是有的,特别是面对陌生事物。前天,乳品三聚氰胺的限量值被公布出来,婴幼儿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一毫克。有专家指出,这不是保护健康的标准,而是用于监管非法添加三聚氰胺。顺着专家的意思往下想,当然是以后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杠杠是一毫克,检测因此程序化,规范化,也算是让人欣慰的事。

  人们刚刚熟悉一个化学名词,到现在还心有余悸。我在网上又熟悉了一下,三聚氰胺长得跟奶粉一个样,白白净净,裹在一起,谁人能识?何况这个东西本非口中之物,要人们的身体包容这一毫克,似乎有点勉为其难的意思。专家还说,保证奶粉里不掺三聚氰胺,环境、食品包装也有可能让它进入我们的口中,那还咋办?完全没辙了,那不就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了吗?

  应该不是这样的吧。设定一个限量值,是一个底线,是一个原则,但对具体执行的人来说,却并不意味着守住这一底线就行了。专家也许会在一毫克三聚氰胺旁边放上大米,对民众来说,他们可能会放上砒霜。不同的参照,释放不同的意义,不同之处在于,一毫克,很轻,却也可以很重。

『时评』卫生部是在替三聚氰胺辩护

卫生部于10月8日上午11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卫生部等部门公布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一事。称由于环境因素,食品中难以保证完全不含三聚氰胺。


  从新闻中不难看出,卫生部明显在替三聚氰胺辩护。既然卫生部有权欢迎三聚氰胺,我们也有权拒绝三聚氰胺,咱老百姓为什么一定要买卫生部的账?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都几十年了,实践证明,市场才是配置资源的最佳方式,政府并不是。现在早已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在以消费者为主权的买方市场里,我们想买什么并不是由政府说了算,我们想吃喝什么并不是由卫生部说了算,完成可以对任何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政府行为说“不”。

  由于“三鹿奶粉事件”,众所周知: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学原料,不是食品添加剂,正常情况下,食物当中是不应该存在的,所以无论其含量高低,都不应该添加在食品中。可是,按照卫生部的逻辑和推理:由于环境因素,食品中难以保证完全不含三聚氰胺。其意思也就是说,三聚氰胺可以存在于食品中,因此才制定乳制品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食用这个限量值以内的奶粉,对人体是不会有伤害的。如果假定卫生部的这一结论绝对正确,那么前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也就没有必要因为三聚氰胺而引咎辞职了。

  替三聚氰胺辩护,无疑是在替奶产品行业的“潜规则”辩护。“三鹿奶粉事件”让公众明白了奶产品行业的“潜规则”,无论是蒙牛、伊利等国产大品牌,还是雀巢等国际大品牌,都无一例外地选择添加三聚氰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聚氰胺已成为奶业资本逐利的工具,而资本说:给我一百倍的利润,我就会杀人放火。因此,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三聚氰胺限量值,虽然意在消除公众对三聚氰胺的恐惧,却难逃为奶业资本洗涮清白做无罪辩护的嫌疑。正如此前,国家质检总局曾为三鹿集团澄清事实做无罪辩护遭公众唾骂一样,卫生部此举必将同样为老百姓所不耻!

[http://www.dahe.cn/xwzx/txsy/jrtj/t20081010_1400392.htm]

限量三聚氰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卫生部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解释刚刚由国家五部门制定通过的公告,该公告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及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限量值的产品不得销售。面对广泛的疑问,卫生部主要表达两个意见:一是三聚氰胺限量值属于应急的临时行政控制措施,用于监管而非标准;二是食品包装或接触环境可产生少量三聚氰胺,不能规定为零含量。

  根据这个公告的精神,食品中并非要一律禁止三聚氰胺,只要其含量未超过最高限定值就属于达标。实际上,假如援引这一已经生效的指标,则意味着管控三聚氰胺的底线后撤了一大步。想必行政当局也料知这样的后果,因而不惜举行特别说明会,为短短几百字的公告背书,以安抚轩然大波。尽管专家全力为公告辩护,可所持论据的逻辑显见混乱,显然很难宽慰公众的惊诧与失望。

系列食品安全危机至今还在弥漫,它们教导给民众的化学常识是:三聚氰胺是化工原料,绝对不该出现在食品中。而新规有可能模糊这个常识。它认为非人为的微量三聚氰胺允许存在于食品中。卫生部还列举香港等地为例,来证明这个指标不是独有的规定,但同时又以特殊的国情说来回应对标准宽松的质疑。总之是要证明三聚氰胺是不可避免的,以此巩固公告的合法性。

  需要申明的是,我们并非要推倒公告,甚至于驳斥都不是宗旨,想要表达的实乃严重的担忧。因为这的确有着费解的地方:质检总局频繁发布的抽查结果显示,奶制品彻底不含三聚氰胺完全是可以办到的,可新规又凭着环境等含糊的原因为三聚氰胺的存在预先制造理据。公告不仅让三聚氰胺正当化,它释放出干扰信号,或更令公众对质检守则的朝三暮四倍感焦虑。

  换言之,在没有公告的前提下可以设想:相关部门都在为杜绝三聚氰胺而展开行动,官方公布的阶段性调查结果也反复证实,没有三聚氰胺的食品是可以实现的。乐观地说,以生命健康为唯一考量的监管态势足够维持下去,起码是行政资源能够做到的。这是处置食品危机的最低标准。但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问世了,让这个局面变得首鼠两端,它所引起的变数令前景愈发不确定。

  这就是限量三聚氰胺极其突兀的性质。它是临时措施却又不知何时结束,它被誉为监管指数却有放松警惕之嫌疑。无论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分析,出台限量值都有着可推敲之处。问题是,如果国家把重塑质检体系作为根除食品安全危机的教训之一,如果把恢复国民信心奉为危机处置的正确方向,三聚氰胺本该被清除出食品成分单,可现时竟对其妥协,整饬监管或收复民心会否落空?

  就在戮力消除其负面影响的背景下,限量三聚氰胺传播了令人不安的讯息。而伴随限量之举的或是民间追溯既往的恐慌,例如,那些回收或封存的数以千吨计的问题奶粉会否改头换面,以三聚氰胺的“合格”检验比例再度回流市场?国民信心中途受此波折,监管制度未见决绝的改造,企业道德未见洗心革面,甚至又有明显倾向的新政可资利用,类似的忧虑绝非杞人忧天。

  三聚氰胺在食品安全史上留下了浓重的阴影,逾万名幼童涉险其中,并且数字还在增加。如此重大的伤情前所未有,理所当然要采取最高级别的防范措施。事实证明,这不是不可理喻的苛责,而是行政作为可以也必须达到的境界。因此,由限量三聚氰胺而带来集体疑虑,其间所隐射的不仅仅是对个别事件的不满,还关系到政府能否从具体危机中吸取普遍教训,并始终真诚地履行国家义务。

食品三聚氰胺含量应该实行“零标准”

乳品中究竟能否允许含有三聚氰胺?此问题一度趋向明朗后,突然又变得混沌起来。10月7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对三聚氰胺在乳与乳制品中的限量值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以及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高于限量值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新规一经公布,立即引来网民对食用三聚氰胺含量限量值的科学依据的强烈质疑。部分网民认为,三聚氰胺是毒品,对毒品食用标准,在国家安全标准之前要有足够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数据分析来作为制定标准的科学依据,没有科学依据就制定出标准,无疑是置人民生命安全而不顾的草率行为。
  网民指出,我国新颁布的食品三聚氰胺含量标准数值是对FDA一个文件严重的误解。标准“限量值为2.5mg/kg”,明显地来自FDA文件《Interim Melamine and Analogues Safety/RiskAssessment》。然而,FDA文件数值的原文是:“150 μg MCs per person per day or 2.5μg/kg bw/day for a 60 kgindividual”。FDA那文件和数值也是为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纳的,但世卫组织采纳的“2.5μg/kg”是“2.5微克/公斤”,非“2.5mg/kg”即“2.5毫克/千克”。而且“2.5μg/kg”是对6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的每日最大限量而言的。
  网民特别补充,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总署(FDA)早就对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做出了下架警告,不管含量多少。至今,FDA还是没有颁布食用三聚氰胺含量标准。美国FDA于10月03日颁布的文件,所说“2.5ppm”是成年人的TDI(TolerableDailyIntake,每日可摄量)数值,不是食品产品可含量或产品标准检测限量,更不是幼儿食品检测或可含量标准。
  中国台湾曾因制定食品三聚氰胺含量标准致前卫生署长林芳郁下台。随后新署长上任,便开始明令任何食品中必须是“未检出”,也就是“零标准”。事实上,在新规公布之后,惠氏中国和蒙牛等企业就明确表示会以“检不出”三聚氰胺作为企业产品标准。鉴于此,网民认为,新规虽是临时标准,但是却是变相的承认:食品中含微量三聚氰胺的合法。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网民认为,无论对于深陷危机的国内乳品行业,还是负有监管不力之责的相关政府部门来说,这里面的道理是不言自明的。对此,网民强烈呼吁对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应实行“零标准”,唯此才是对人民生命健康负责任的做法。

关于数学参考书(大学数学系本科所有课程)

从数学分析的课本讲起吧.

复旦自己的课本应该可以从
六十年代上海科技出的算起
(指正式出版),那本书在香港
等地翻印后反应据说非常好,
似乎丘成桐先生做学生的时候
也曾收益与此.

到90年代市面上还能看到的课本
里面,有一套陈传璋先生等编的,
可能就是上面的书的新版,交大的
试点班有几年就拿该书做教材.
另外有上海科技版的欧阳光中(谷先生
的连襟),秦曾复,朱学炎三位编的
课本,好象后来数学系不用了,
计算机系倒还在用.那本书里面
据说积分的第二中值定理的陈述
有点小错.

总的说来,这些书里面都可以看到
一本书的影子,就是
菲赫今哥尔茨的"数学分析原理",
其原因,按照秦老师的说法,是最初
在搞教材建设的时候,北大选的"模本"
是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
而复旦则选了"数学分析原理".

后来自然有欧阳先生和姚允龙老师的
那本数学分析.我不否认那是一种尝试,
但是感觉上总有点别扭.以比较新的观点
来看数学分析这样经典的内容在国际上
的确是一种潮流,但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该书做得并不是非常好.而且从整体的
课程体系上说,在后面有实变函数这样
一门课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引入Lebesgue
积分值得商榷.

下面开始讲一些课本,或者说参考书:
1.菲赫今哥尔茨
"微积分学教程","数学分析原理".

前一本书,俄文版共三卷,中译本共8本;
后一本书,俄文版共二卷,中译本共4本.

此书堪称经典.

"微积分学教程"其实连作者(莫斯科或者
列宁格勒大学的教授,门下弟子无数,包括
后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数学家Kantorovitch)
都承认不太合适作为教材,为此他才给出了
能够做教材的后一套书,可以说是一个
精简的版本(有所补充的是在最后给出了
一个后续课程的简介).

相信直到今天,很多老师在开课的时候
还是会去找"微积分学教程",因为里面
的各种各样的例题实在太多了.如果想
比较扎实的打基础的话,可以考虑把里面的
例题当做有答案的习题来做,当然不是每道
题都可以这么办的.如果你全部做完了
那里的题目然后考试的时候碰到你做过的
可别怪我.

毫无疑问,这套书代表了以古典的方式
处理数学分析内容(指不引入实变,泛函的观念)
的最高水平,考虑到在中国的印数就以十万
计,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Goursat的书可以与之相比了.

这两套书在理图里面都有.

2.Apostol
"Mathematical Analysis"
在西方(西欧和美国),这应该算得上是
一本相当完整的课本了,在总书库里面
有.

3.W.Rudin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有中译本:卢丁"数学分析原理",理图里有)
这也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后面我们可以看到,
这位先生写了一个系列的教材.该书的讲法,
(指一些符号,术语的运用)也是很好的.

这里附带说一句,因为在理基里面当年念的是
后来复旦出版社出的秦老师和余跃年编的"高等数学",
虽然我一向认为该书编的很是不好,但是在这里
想引秦老师的一句话,希望能对非数学专业的
ddmm有所帮助:就是学完"高等数学"以后,可以
找一本西方advanced calculus水平的书来看,
基本上就能够达到一般数学系的要求了.当时秦老师
曾特别指出Rudin的书.

说到Advaced Calculus,在这个标题下面有一本书也是
可以一看的,就是
L.Loomis和S.Sternberg的Advanced Calculus,
其第一版在总书库里面有不少,第二版在理图
外国教材中心有一本,系资料室是不是有不清楚.
这本书的观点还是很高的,毕竟是人家Harvard的
课本.



4."数学分析"(北大版)方企勤,沈燮昌等
"数学分析习题集","数学分析习题课教材".
北大的这套课本写得还是可以的,不过最好的东西
还是两本关于习题的东西.大家知道,吉米多维奇
并不是很适合数学系的学生的,毕竟大多是计算题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那套被广大教师痛骂的
习题解答其实有一个题的第二小题是没答案的,
原因好象是编书的人也没做出来,好象是关于级数
收敛的一个题目).相比之下北大的这本习题集就
要好许多,的的确确值得一做.那本习题课教材也
是很有意思的书,包括一些相当困难的习题的解答,
96年那会理图里面有一本,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

5.克莱鲍尔"数学分析"
记得那是一本以习题的形式讲分析的书,题目也很不错.
理图里有.

6.张筑生"数学分析新讲"(共三册)
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人写的观点最新的数学分析课本,
张老师写这书也实在是呕心沥血,手稿前后写了差不多
五遍.象他这样身有残疾的人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付出的
是比常人要多得多的.以致他自己在后记中也引了"都
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套书里,对于许多材料的
处理都和传统的方法不太一样.非常值得一读.唯一的
遗憾是,按照张老师本人的说法,北大出版社找了家根
本不懂怎么印数学书的印刷厂,所以版面不是很好看.
理图里有.


下面的一些书可能是比较"新颖"的.

7a.尼柯尔斯基"数学分析(教程?)"
理图里有,是清华的人翻译的,好象没翻全.那属于
80年代以后苏联的新潮流的代表,不管怎么说,
人家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7b."数学分析"
忘了是谁写的了, 也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学的教材.
理图里面有第一卷的中译本,分两册.那里面从极限
的讲法(对于拓扑基的)开始就能够明显得让人感觉
到观点非常的"高".

8.狄多涅"现代分析基础(第一卷)"
那是一套二十世纪的大家写的一整套教材的第一卷,
用的术语相当"高深",可能等以后学了实变,泛函再
回过头来看感觉会更好一些.


9.说两句关于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
这里强烈推荐理图里面几本法国人写的数学书.
因为在法国高等教育系统里面,对于最好的学生,
中学毕业以后念的是两年大学预科,这样就是不
分系的,所以他们的高等数学(比如理图里面有
J.Dixmier院士的"高等数学"第一卷)或者叫
"普通数学"(理图里面有一套书就是这个标题),
其水平基本上介于国内数学系和物理系的数学课
之间.


10.再补充一个技术性的小问题.对于函数项级数收敛,
一致收敛是充分而非必要的,有一个充要条件叫
"亚一致收敛性",在"微积分学教程"里面提了一句,
其详细讨论,似乎仅见于
鲁金(Lusin)的"实变函数论"
里面,总书库里面有.

11.华罗庚先生的"高等数学引论"第一卷
这套书(其实没有完成最初的计划)是六十年代初
华先生在王元先生的辅助下对科大学生开课时
的讲义.那时候他们做过一个实验,就是一个教授
负责一届学生的教学,所以华先生这书里面其实
是涉及很多方面的(附带提一句,另外两位负责过一
届学生的是关肇直先生和吴文俊先生).也是出于
一种尝试吧,华先生这书里面有一些不属于传统
教学内容的东西,还包括一些应用.可以一读.
理图里有.

12.何琛,史济怀,徐森林
"数学分析"
这应该是科大的教材,虽然好象影响不是很大,
我本人还是很喜欢的,高一的时候第一次学数分
就是用的这套书,感觉是条理清晰,配的习题也很好.
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可惜的是学校里面没有,所以
放在最后.

空间解析几何实在是一门太经典,
或者说古典的课.从教学内容上说,
可以认为它描述的主要是三维欧氏
空间里面的一些基本常识,包括最
基本的线性变换(那是线性代数的特例),
和二阶曲面的不变量理论.在现行
的复旦的教材,苏先生,胡先生他们编的
"空间解析几何"里面,最后还有一章讲
射影几何.

这本书非常之薄.但是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特别是有些习题并不是非常容易.最后一章射影
的内容还不是很好念的.

当然,这里还要提到十来年前大概
做过教材的一本书:
项武义,潘养廉等
"古典几何学".

这书的内容与课本不是很一样,不过处理方法还是
很不错的.项先生应当算做很能侃的那种类型的.

可以考虑的参考书包括:
1.陈(受鸟)
"空间解析几何学"
内容基本上和课本差不多,不过要厚许多,自然要好念点.
陈先生是吴大任先生(大猷先生的堂弟,南开多年的教务长)
的夫人,也是中国早期留学海外的女学者.

2.朱鼎勋
"解析几何学"
这本书基本上只在欧氏空间里面讨论问题.优点是非常易懂,
连二维的不变量理论也在附录里面交代得异常清楚.那里面
的习题也比较合理,不是非常的难(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朱先生相当有才华,可惜英年早逝.


关于数学分析的习题,还有一本书,就是
G.Polya(波利亚),G.Szego(舍贵)的
"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
在学习数学分析的阶段,可以考虑其第一卷的
前面一半,后面就全是复变的东西了.
该书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
在历史上,这是一套曾经使好几代数学家
都受益匪浅的经典著作.这套书的一个好处就是
题目难归难,后面还是有答案或提示的.

"微积分学教程"的第一卷有一册在理图里面似乎很少,
到总书库里面去看看吧!

Loomis-Sternberg的书的书号是O172 L863


如果想了解比较"新"的动态,可以考虑
3.Postnikov
"解析几何学与线性代数(?)"(第一学期)
这是莫斯科大学新的课本,从课程形式就可以看
出,解析几何这样一门课如果不是作为对刚进大学的
学生的一个引导,给出一些具体的对象的话,迟早
是要给吃到线性代数里面去的.
海外教材中心有一本英文本.

我个人以为,现在教委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做法迟早
是要遭报应的.中国的中学教育水平也就比美国最
糟糕的中学好点,从整体上说,比整个欧洲都要差.
我相信所谓三维的"解析"几何的内容总有一天要
下放到高中里面去.

上面的书如果撑不饱你,你又不想学其它的课程的话.
可以考虑下面两本经典.其好处是看过以后可以对很多
几何对象(当然具体说是指三维空间里面的二次曲面)有
相当深刻的了解.
4.狄隆涅
"(解析)几何学"
这套三卷本的大书包括了许多非常有意思的讨论,记得五年
前看的时候感觉非常有意思.这位苏联科学院院士真是够能
写的.总书库里面有.

5.穆斯海里什维利
"解析几何学教程"
这套书在上面提到的陈先生的书里面就多次引用了.
具体的说特别值得参考的是它里面关于射影的一些观点
和讲法(比如认为椭圆也是有渐近线的,只不过是"虚"的
而已).


高等代数可以认为处理的是有限维
线性空间的理论.如果严格一点,
关于线性空间的理论应该叫线性代数,
再加上一点多项式理论(就是可以完完
全全算做代数的内容的)就叫高等代数了.
这门课在西方的对应一般叫Linear Algebra,
就是苏联人喜欢用高等这个词,你可以在外国
教材中心里面找到一本Kurosh(库落什)的
Higher Algebra.

现在用的课本好象是北大的"高等代数"(第二版?).
用外校的课本在基础课里面是不常见的.

这本书可以说是四平八稳,基本上该讲
的都讲了.但是你要说它有什么地方讲
的特别好,恐怕说不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95-96学年度,北大现在的
校党委组织部长王杰老师(段学复先生
的弟子)给北大数学科学学院95级1班
开课时曾经写过一本补充材料,把空
间理论的讲得非常清楚.如果谁能搞到
的话翻印出来是件很好的事情(我的那
本舒五昌老师给96开课的时候送给他
了,估计是找不到了).

好象上面有一点说得不对,就是北大的书用的
还是第一版.第二版在书店里似乎看见过.

从这门课的内容上说,是可以有很多种讲法的.
线性空间的重点自然是线性变换,那么如果在
定义空间和像空间里面取定一组基的话,就有一
个矩阵的表示.因此这门课的确是可以
建立在矩阵论上的.
而且如果要和数值搭界的话还必须这么做.
复旦以前有两本课本就是这么做的.

1.蒋尔雄,吴景琨等
"线性代数"
这是那时候计算数学专业的课本,其教学要求据说是比
数学专业相应的课程要高的.

因为是偏向计算的缘故,你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常用的算法.
我个人以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理图里有.

2.屠伯埙等
"高等代数"
这就是在上海科技出版的一整套复旦数学系教材里
讲高等代数的那本.不记得图书馆里面有,不过系里
可能可以买到翻印的.

这本书将80%的篇幅贡献给矩阵的有关理论.有大量
习题,特别是每章最后的"选做题".能独立把这里面
的习题做完对于理解矩阵的
各种各样的性质是非常有益的.

当然这不是很容易的:
据说屠先生退休的时候留下这么句话:"今后如果有谁
开高等代数用这本书做教材,在习题上碰到麻烦的话
可以来找我."有此可见一斑.

如果从习题方面考虑,觉得上面的书太难吃下去的话,
那么下面这本应该说是比较适当的.
3.屠伯埙等
"线性代数-方法导引"
这本书比上面那本可能更容易找到,里面的题目也
更"实际"一些.值得一做.


另外,讲到矩阵论.就必须提到
4.甘特玛赫尔"矩阵论"
我觉得这恐怕是这方面最权威的一本著作了.其中译者
是柯召先生.

在这套分两册的书里面,讲到了很多不纳
入通常课本的内容.举个例子,大家知道矩阵有Jordan
标准型,但是化一个矩阵到它的Jordan标准型的变换矩
阵该怎么求?请看"矩阵论".

这书里面还有一些关于矩阵方程的讨论,非常有趣.
总书库里有.

图书馆里面还有一本书的名字和矩阵论沾边.

5.许以超
"线性代数和矩阵论"
虽然许先生对复旦不甚友好(高三那会他对我说要在中国
念大学数学系要么去北大,要么去科大--他是北大毕业的,
现在数学所工作--我可没听他的),但是必须承认这本书还
是写得很不错的,习题也不错.必须指出,这里面其实对于
空间的观念很重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算华先生的弟子的.

6.华罗庚
"高等数学引论"
华先生做数学研究的特点是其初等直观的方法别具一格,在
矩阵理论方面他也有很好的工作.甘特玛赫尔的书里面你
只能找到两个中国人的名字,一个是樊畿先生,另一个就是华先生.
可能是他第一次把下述观点引进中国的数学教材的
(不记得是不是在这本书里面了):
n阶行列式是n个n维线性空间的笛卡尔积上唯一一个
把一组标准基映到1的反对称线性函数.
这就是和多线性代数或者说张量分析的观点很接近了.



高等代数的另外一种考虑可能是更加代数化的.比如
7.贾柯勃逊(N.Jacobson)
Lectures on Abstract Algebra ,II:Linear Algebra
GTM(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No.31
("抽象代数学"第二卷:线性代数)
这里想说的是,这套书的中译者黄缘芳先生,大概数学系里面
已经没多少人还记得文革前复旦有这么一位代数学教授了.
此书英文版总书库里有,中文版(字体未完全简化)理图里有.

8.Greub
Linear Algebra(GTM23)
这里面其实更多讲的是多线性代数.里面的有些章节还是
值得一读的.

还有两本书我觉得很好,不知道图书馆里面是不是有:

9.丘维声
"高等代数"(上,下)
北大94级的课本,相当不错.特点是很全,虽然在矩阵那个方向
没有上面提到的几本书将得深,但是在空间理论,具体的说一些
几何化的思想上讲得还是非常清楚的.多项式理论那块也讲了不少.

10.李炯生,查建国
"线性代数"
这是中科大的课本,可能是承袭华先生的一些传统把,里面有一些
内容的处理在国内可能书属于相当先进的了.

从常微分方程开始,数学课就变成
没底的东西,每一个标题做下去都
是数学研究里面庞大的一块.
对于一门基本课程应该讲些
什么也始终讨论不断.

这里我打算还是从现行课本讲起.

常微分方程这门课,金福临先生
和李迅经先生在六十年代写过
一本课本,后来在八十年代由
控制那一块的老师们修订了
一下,变成第二版,就是现在常用的课本.
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应该说,金先生他们的第一版在今天
看来还是很好的一本课本(这本书估计
受了下面的一本参考书
的不小的影响), 该书在理图老分类的
那一块里有.

但是第二版有那么点不敢恭维.
不知为什么,似乎这本书对具体
方程的求解特别感兴趣,对于一
些比较"现代"的观点,比如定性的
讨论等等相当地不重视.最有那么
点好笑的是在某个例子中(好象是
介绍Green函数方法的),在解完了之
后话锋一转,说"这个题其实按下面
的办法解更简单..."
而这个所谓更简单的办法是根本不具一般性的.


下面开始说参考书,毫无疑问,
我们还是得从我们强大的北方
邻国说起.

1.彼得罗夫斯基
"常微分方程讲义"
在20世纪数学史上,这位前莫斯科大学校长
占据着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学术上说,他
在偏微那一块有非常好的工作,五十年代谷先生
去苏联读学位的时候还参加过他主持的讨论班.
他从三十年代末开始就转向行政工作.在他早年
的学生里面有许多后来苏共的高官,所以他就
利用和这些昔日学生的关系为苏联数学界构筑了
一个保护伞,他本人也以一个非共产党员得以做
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下面将提到的那个
天不怕地不怕的Arnold提起他来还是满恭敬的.
他这本书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标准教材,但是可能
和性格,地位有关吧,对此书的一种评论是有学术
官僚作风,讲法不是非常活泼.

2.庞特里亚金
"常微分方程"
庞特里亚金院士十四岁时因化学实验事故
双目失明,在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以惊人
的毅力走上了数学道路,别的不说,光看看他给
后人留下的"连续群","最佳过程的数学理论",
你就不得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有六体也投
下来了.他的这本课本就是李迅经先生他们翻译的.
此书影响过很多我们的老师辈的人物,也很大的
影响了复旦的课本.如果对没有完全简化的字
不感冒的话绝对值得一读.


现代数学的一大特色即是已经
完全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表达方式.
没有一个学科象数学这样创造了
这么多的概念.

现代数学的传播的一大困难也在
与此,要向一个非本行(哪怕是
数学里另外一个分支的专家)解释
清楚一个概念恐怕也要费上半天口舌.

但在另外一方面数学是如此有用,
而且数学的抽象性使得一个数学
观点往往可以表征其它学科的许多
看似毫无关系的对象.所以现代数学
还是挺值得一学的.

自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自学数学.
从动机上说,如果是想系统学一下大学数学系
的课程的话.我的建议还是跟班听课,这比自己
找书看要省力的多.在可以考虑的书籍方面,
以前上海科技出版社出过一套
1."大学数学自学丛书"
应当说编得是不错的.

至于具体该怎么学,这里我不敢多说,建议参考
2.赵慈庚,朱鼎勋
"大学数学自学指南"
赵先生是上面那套书的主编,这本书基本上
以上面那套书为蓝本,也给出了一些参考书.
关键是对每一门课的具体内容都有一个详细说明.
好象是高等教育出的.

下面转到欧美方面,
3.Coddington & Levinson
"Theory of Ordinary Differnetial Equations"
这本书自五十年代出版以来就一直被奉为经典,
数学系里有.说老实话这书里东西太多,自己看
着办吧.


比较"现代"的表述有
4.Hirsh & Smal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Linear Algebra and
Dynamical Systems"
(中译本"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动力系统"
这两位重量级人物写的书其实一点都不难念,
非常易懂.所涉及的内容也是非常基本,重要的.
关于作者嘛, 可以提一句,Smale现在在香港
城市大学,身价是三年1000万港币.我想称他
为在中国领土上工作的最重要的数学家应该
没有什么疑问.
图书馆里有中译本.


5.Arnol'd
"常微分方程"
必须承认,我对Arnol'd是相当崇拜的.作为Kolmogorov的学生,
他们两就占了KAM里的两个字母.他写的书,特别是一些教材
以极富启发性而著称.实际上,他的习惯就是用他自己的观点把
相应的材料全部重新处理一遍.从和他的几个学生的交往中我
也发现他教学生的本事也非常大.特别是他的学生之间非常
喜欢讨论,可能是受他言传身教的作用吧.他自己做学生的时候
就和其它几个学生(都是跟不同的导师的)组织了讨论班,互相
教别人自己的专长,想想这里都走出来了些什么人物吧:Anosov,
Arnol'd,Manin,Novikov,Shavarevich,Sinai...由此可见
互相讨论的重要性.从学术观点上说,他更倾向于比较几何
化的想法,在这本书里面也得到了相当的体现.近年来,Arnol'd
对于Bourbaki的指责已经到了令大家瞠目结舌的程度.不过话
说回来,在日常生活中他还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人,至少他的学生
们都是这么说的.
这本书理图里有中译本,不过应当指出译者的英文水平不是很高,
竟然会把"北极光"一词音译,简直笑话.

再说一句,Arnol'd的另外一本书,中文名字叫"常微的几何方法...."
的,程度要深得多.


看了半天,讲来讲去都是外国人写的东西,有中国人
自己的值得一看的课本吗?答曰Yes.
6.丁同仁,李承治
"常微分方程教程"
这绝对是中国人写的最好的常微课本,内容翔实,
观点也比较高.在复旦念这本书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
袁小平老师是丁先生的弟子,有不懂的话不愁找不到人问.
附带提一句,理图里面有这书,但是是第一次(?)印刷的,
里面有一个习题印错了,在后来印刷的书里面有改动.

再说一句,就是真的对解方程感兴趣的话不妨去看看
7.卡姆克(Kamke)
常微分方程手册,那里面的方程多得不可胜数,
理图里有.

对于变系数常微分方程,有一类很重要的就是
和物理里常用的特殊函数有关的.对于这些方程,
现在绝对是物理系的学生比数学系的学生更熟悉.
我的疑问是不是真有必要象现在物理系的"数学
物理方法"课里那样要学生全部完全记在心里.
事实上,我很怀疑,不学点泛函的观点如何理解
这些特殊函数系的"完备性",象
8.Courant-Hilbert
"数学物理方法"第一卷
可以说达到古典处理方法的顶峰了,但是看起来
并不是很容易的.我的理解是学点泛函的观点
可以获得一些统一的处理方法,可能比一个函数
一个方法学起来更容易一些.

而且,
9.王竹溪,郭敦仁
"特殊函数概论"
的存在使人怀疑是不是可以只对特殊函数的性质
了解一些框架性的东西,具体的细节要用的时候去
查书.要知道,查这本书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看看扬振宁先生为该书英文版写的序言吧:
"(70年代末)...我的老师王竹溪先生送了我一本刚出版的
'特殊函数概论'...从此这本书就一直在我的书架
上,...经常在里面寻找我需要的结论..."
连他老先生都如此,何况我们?
上面这两本书理图里面都有,9.的英文版系资料室
有一本.


单复变函数论从它诞生之日
(1811年的某天Gauss给Bessel写
了封信,说"我们应当给'虚'数i以实数
一样的地位..."就成为数学的核心,
上个世纪的大师们基本上都在这一领域里
留下了一些东西,因此数学的这个分支
在本世纪初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成形了.
到那时为止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学数学的学生
必修的东西.

复旦现在这门课是张锦豪老师教.
张老师是做多复变的.毫无疑问,
多复变在二十世纪的数学里也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不仅它自身的
内容非常丰富,在其它分支中的应用也
是相当多的--举个例子就是Penrose的
Spinor理论,基本上就是一个复分析的
问题.这就扯远了,就此打住.

张老师用的是他自己的讲义,那
书要到今年夏天才能印出来.所以
还是这两年上过这门课的ddmm来
谈谈感受比较好.

现在具体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复旦
以前有一本
1.范莉莉,何成奇
"复变函数论"
这是上海科技出版的那套书里面的复变.
今天回过头来看,这本书讲的东西也不是
很难,包括那些数量很不少的习题.
但是做为第一次
学的课本,应当说还不是很容易的.
总的说来,从书的序言里面列的参考书目
就可以看出两位先生是借鉴了不少国际
上的先进课本的.

不知道数学系的学生还发这本书吗?

如果要列参考书的话,单复变的课本
真是多得不可胜数,从比较经典的讲起吧:
2.普里瓦洛夫
"复变函数(论)引论"
这是我们的老师辈做学生的时候的标准
课本.内容翔实,具有传统的苏联标准
课本的一切特征.听说过这么一个小故事:
普里瓦洛夫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一次
期末口试(要知道,口试可比笔试难多了,
无论是从教师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有一个学生刚走进屋子,就被当头棒喝
般地问了一句"sin z有界无界?"此人
稀里糊涂地回答了一句"有界",就马上
被开回去了,实在是不幸之至.
这书不在理图就在总书库里面.

3.马库雪维奇
"解析函数论(教程?)"
这本厚似砖头的书可以在总书库里找到.
它比上面这本要深不少.张老师说过,
以前学复变的学生用2.做课本,学完
后再看3.,然后就可以开始做研究了.
这本书的一个毛病是它喜欢用自己的
一套数学史,所以象Cauchy-Riemann方程
它也给换了个名字,好象是Euler-D'Alembert
吧!


再说点西方的:
4.L.Alfors(阿尔福斯)
"Complex Analysis(复分析)"
这应该是用英语写的最经典的复分析教材.
Alfors是本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
(仅有的四个既得过Fields奖又得过Wolf奖的
人物之一),单复变及相关领域正好是他的专长.
他的这本课本从六十年代出第一版
开始就好评如潮,总书库里面有英文的修订本,
理图里面是不是有中译本(好象是张驰译的)
记不清了,建议还是看英文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复分析在十九世纪的三位
代表人物分别对应三种处理方式:Cauchy
--积分公式;Riemann--几何化的处理;Weierstrass
--幂级数方法.这三种方法各有千秋,一半的
课本多少在其中互有取舍.Alfors的书的处理
可以说是相当好的.

5.H.Cartan(亨利.嘉当)
"解析函数论引论"
这位Bourbaki学派硕果仅存的第一代人物
在二十世纪复分析的发展史上也占有很重
要的地位.他在多复变领域的很多工作是
开创性的.这本课本内容不是很深,从处理
方法上可以算是Bourbaki学派的上程之作
(无论如何比那套"数学原理"好念多了:-))

6.J.B.Conway
"Functions of One Complex Variable"(GTM 11)
"Functions of One Complex Variable,II"(GTM 159)
(GTM=Graduate Mathematics Texts,
是Springer-Verlag的一套丛书,后面的数字是编号)
第一卷也是1.的参考书目之一.作者后来又写
了第二卷.当然那里面讲述的内容就比较深一点了.
这本书第一卷基本上可以说是Cauchy+Weierstrass,
对于在1.中占了不少篇幅的Riemann的那套东西
要到第二卷里面才能看到.

7.K.Kodaira(小平邦彦)
"An Introduction to Complex Analysis"
这就是四年前张老师给我们94理基的7个人开课
是用的课本.Kodaira也是一位复分析大师,
也是Fields+Wolf.这本书属于"不深,但该学的
基本上都有了"的那种类型.总书库或系资料室
有.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英译本)的印刷错误
相对多,250来页的书我曾经列出过100多处毛病.
由此我对此书的英译者F.Beardon极为不满,
因为同样Beardon自己的一本"Complex Analysis"
我就找不出什么错.


偶记得国内的复变教材还有北大庄圻泰的<<复变函数>>, 不记得是不是和张南岳合
写的。应该是不错的, 习题较多。
科大严镇军也有一本<<复变函数>>也不错。
其他的复变书都大同小异,偶还记得有本钟玉泉的馆藏考贝最多。

人家的课本基本上就是这些了.下面说说习题

9.G.Polya(波利亚),G.Szego(舍贵)的
"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
第一卷的后半段就是单复变的相当高质量的
习题,第二卷的大部分也是,只不过那就有点
太过专门了而已.看看这本书的序言就可以多少
体会到单复变的地位了.一般来说,里面的题目都
有答案或提示,不过我以为一般来说还是可以
独立做出来的.

10."解析函数论习题集"
实在不好意思,作者(大概是三个苏联人)的名字
忘了,这本书里面的题目相当多.
理图里面有,系资料室有一本英文的.

其它的书我认为可以翻翻的包括

11.张南岳,陈怀惠
"复变函数论选讲"
这是北大出版的研究生课本,基本上可以说和
上面提到的Conway的第二卷属于同一水平.
从内容上来看,
第一章"正规族",第二章"单连通区域的共形映射"
都是直接可以看的,第五章"整函数"同样如此.
看一点第七章"Gamma函数和Riemann zeta函数"
(这部分内容在6.里面也有),然后去看

12.J.-P. Serre(塞尔)
"A course of Arithmetics"(数论教程)
第二部分的十来页东西就可以理解下述
Dirichlet定理的证明了:
"a,b互素,则{am+b}里有无穷多个素数"
Serre也是本世纪杰出的复分析,代数几何,
代数专家.他28岁得Fields奖的记录至今还
没有人能够打破.他写的书一向以清晰著称.


在不牵涉到复流形理论和多复变的情况下,
理图里面还有

13.庄圻泰,何育瓒等
"复变函数论(专题?)选讲"
差不多的题目应该有两本,一本肯定理图
里面是有的,比较薄,从Cauchy积分公式的
同伦,同调形式讲起,属提高性质.另外一
本记忆中就觉得太专门了点.



除此之外,讲单复变的还有两本书,
不过可能第一遍学的时候不是很适合看.
图书馆里面都有.
14.W.Rudin
"Real and Complex Analysis"
必须承认,Rudin很会写书,这本书里面他把
对应与我们的复变,实变,泛函的许多东西
都串在一起了.用泛函方法处理复变的基础
是某一个Riesz表示定理,在复旦的课本里面
你要到研究生的泛函课本里(还不一定教)
才能找到那个命题.所以还是到学泛函的时候
再谈吧!

15.L.Hormander
"An Introduction to Complex Analysis in Several Variables"
这是本标题下出现的第三位Fields+Wolf的人物.
他的这本多复变的课本也是经典,其工具主要是
微分算子的L^2估计.这里有用的是它的第一章,
可以说第一次看这部分讲单复变的内容一般都会
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讲个细节,就是Cauchy
积分公式对于一般可微函数的推广叫Cauchy-Pompeiu
公式,基本上多复变的课本都会提到而单复变的
书都不讲.其实只要你看一下它的形式就会知道
这个公式的用处是很大的,不妨试试拿它来算一些
奇异积分.

16.Titchmarch
"函数论"
这是一本老书,相当有名.书中一半多的篇幅是讲复变的,
看看可以知道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函数论是什么样子.
除此之外的意义是,程民德先生在他给陈建功先生做的
传中写到:"(三十年代的浙大)陈先生开的复分析课程
几乎包括Titchmarch函数论除实函数外的全部内容.."
关于陈先生这位对今天复旦数学系的地位有至关重要
影响的先驱,等说实变的时候再谈吧!

17.戈鲁辛
"复变函数几何理论"
这本书也很老了.但是这本书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作者也是很好的数学家,夏道行先生当年在苏联做得
最好的工作之一就是解决了戈鲁辛的两个猜想.
总书库里面应该有,标题可能略有出入.

最后讲一本书,不知道复旦有没有:
17. R.Remmert
"Complex Analysis"(GTM,reading in mathematics)
Remmert是德国的多复变专家,他的这本书一点也不深,
其最大特色是收集了很多历史资料,把许多概念的
来龙去脉交代的异常清楚.


12.的作者J.-P. Serre成为第五位
既得过Fields奖又得过Wolf奖的数学家.
(前面四位是L. Alfors;K. Kodaira; L. Hormander;J. Milnor)


这门课没读过,不过如果现在的课本还是

1.I.Tomescu
"组合学引论"
的话,倒还是想说两句的.

首先,这是本很好的书,不管上不上这门课都值得一读.
其次,这本书的习题不是很好做的,特别是没有答案
(严肃的说,当你看到许多习题后面都标有人物,年代,
就该知道这些结果不是那么平凡的了)
作为补充,可以考虑

2.I.Tomescu
"Problem in graph theory and combinatorics(???)"
这本书有比较详细的提示和解答,
里面的题目也非常好,
高二的时候曾和一个哥们把里面的题目抄了一遍
(当时条件简陋,没法复印的说...//sigh).
不过复旦是不是有我不是最清楚.

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下面这本书总书库里面
有很多:

3.Lovasz
"Problems in Combinatorics(?)"
这是本相当好的习题集,作者Lovasz是
唯一一个得过wolf奖的组合学家.
唯一的可能有麻烦的地方这本书的块头大
了点,不过千万不要被吓倒!

(这里应当声明,已经快五年没好好看
过组合书了,所以脑子里面的印象难免有所
偏差,还望大家原谅)

有一些书是讲图论的,其中比较好的书大概
可以算

4.Bondy,Murty
"Graph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中译本:图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理图里有)

这本书内容翔实,写得很容易读,
而且有许多难度适当的习题,
注意这些习题不仅在书后(好象)
有简短的提示,而且在图书馆里面
还有一本

5."图论及其应用"习题解答

做得还算不错吧.

翻译成中文的书里面,
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的

6.Harary(哈拉里)
"Graph Theory"(图论)

这本书里面的习题基本上都是从
人家的论文里面直接找来的,所以
有相当难度,虽说那里给出了非常
详细的文献来源,但是有些还是
很不好找的.这本书其实已经有
点专著的味道了.

讲到图论,还有象
7.B. Bollobas
"Graph Theory"(GTM 63)
这本书世界图书刚刚重印,
市面上应该还能见到不少.
Bollobas现在是在剑桥吧,
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也是做过
45分钟报告的.
(作为参照,改革开放
以来,从大陆出去做过45
分钟报告的好象才两个人
--在国外工作的加上去
也不到十个吧)

8.G.Chartrand,L. Lesniak
"Graph and Digraphs"
是本好书,浅显易懂.

此外还有
9.C. Berger
"Graph and Hypergraph"
是这里的框架性著作,
至少在外国教材中心里面
有一本.


还有一些不讲或不专讲图论的组合书,
中文的有

10.李乔
"组合数学基础"
我们的这位校友(华宣积老师的
同学)文革期间在中科大吃过很
多苦头,现在在上海交大.他这本书
写得很不错,不过一个小小的遗憾,
就是这书的书脊上印的是"组合
数学础基".

11.I. Anderson
"Combinatorics of Finite Sets"


12.Bollobas
"Combinatorics"

这两本书国内影印过,所以我想总书库里面
会有.

理图里面还能找到一本薄得要死
的名著
13.Ryser(赖瑟)
"组合数学"
这里面记得有一些讲组合设计
的章节还是很简单明了的.


至于象
14.魏万迪
"组合论"
这书感觉好象篇幅太大了点,
而且你很快就会发现其实这书
很不好看.

着重算法的书很多就是计算机类的了,
比如

15.朱洪等
"算法设计和分析"

16.卢开澄
"组合数学--算法与分析"
印象中该书第一版是上下两册,
第二版就只剩下一半篇幅了,
没有很仔细得比较过前后两版,
所以也说不出究竟变了点什么.

组合数学有不少书是可以看着玩的,
比如外国教材中心里面有一本书
好象叫"Graph theory from Euler
to Konig"(等于就是说讲现代图论
的史前史),等等.


如果要求不是很高,那么下面的书
可能可以算篇幅不大,内容不深,
但多少也讲了些东西的:

17.I. Anderson
"A First Course in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18.C.Berger
"组合学原理"(上海科技)

19.C.L.Liu(刘炯朗,现新竹清华大学校长)
"组合学引论"
这书是魏万迪翻的,就是印刷质量差了点.
其它都还好,在北美的评价也不错.

此外,最近刚刚看到出了一本
20.Lovasz,et al.(ed.)
"Handbook of Combinatorics"
厚厚的两大本,里面有很多人的文章,
算得上是包罗万象了.

组合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东西
--四色定理,关于它就是是不是被
证明了争论了很多年,当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当年的两位主角Appel 和Haken
写过本书,就叫

21.Appel ,Haken
"Every Planar Map is Four Colorable"
如果你觉得这书块头太大,
可以先翻翻他们在

22.Steen(ed.)
"mathematics today"
(中译本:今日数学,上海科技)
里面的一篇通俗的文章,
写得非常的好.

最后补充canetti指出的
23.Reinhard Diestel
"Graph Theory"(GTM173)
这本书里面讲到了概率方法,
这个感觉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方向,
有很多人在做,包括98年得
Fields奖的T.Gower(这位是靠
Banach空间理论得奖的,但是
他的组合功夫本来就很深,现在好象干脆
就转向组合了)


抽象代数

有的地方管这叫"近世代数",
反正近不近各人自己看着办吧!

从历史上说,可以认为严肃的讨论
是从伽罗华开始的,他在决斗前夜
写下的那封著名的信件(里面有
"你可以公开向Jacobi或者Gauss
提出请求,不是就这些结果的正确性,
而是重要性,给出意见....",现藏
法国国家图书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
中,代数结构话的语言逐步渗透到
数学的各个角落.到今天这已经是
一门无处不在的分支了.

不止一个老师教导过我们:
在复旦,你们受到的分析训练将是
很多的(充不充分要看各人的要求了),
但是代数...恐怕你们自己还要多下点功夫.

现行教材是我的本家写的,
总的说来作为初学还很可以一读,
原因将在下面说明.


北大的课本是
1.丁石孙,聂灵沼
"代数学引论"
这本书的特点和北大的那本高等代数一样,
就是没什么自己的特色,原因是这本书从
体例到习题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

2.N.Jacobson
"Basic Algebra I,II"
这书在总书库里面有不少,
理图里面也有前面几章的中译本,应该是叫
"基础代数学"吧,不过翻译质量一般.
Jacobson在代数领域也属于权威,
是华先生同时代的人.这本书从观点
上说是相当现代化的,比同作者的那本

3.N. Jacobson
"Lectures on Abstract Algebra"(GTM.30,31,32)
(中译本:抽象代数学,共三卷,理图里有)
要改进不少.

有兴趣的话不妨那我的本家先生的书和2.去
比较一下.


从习题的角度上说,可以看

4.徐诚浩
"抽象代数--方法导引"
这本书可以说比较适合在复旦学这门课.


可以罗列的参考书还有很多,
综合性的课本有名气很大的

5.S.Lang
"Algebra"
Lang写书以清晰著称,他的这本书还得过
AMS发的Steel优秀图书奖.

6.莫宗坚
"代数学(上,下)"
北大数学丛书里面的一本,没有很仔细地看
过,但是感觉不错.北大的一些同学对此书
推崇倍至,认为比1.写得好.


7.熊全淹
"近世代数"
这本书的好坏不敢评论,
不过这本书有个很大的特点,
就是作者收集了很多小文章,
比如许多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上的短文.依他开列的参考文献到
系资料室去找,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


其它的就是比较专门的东西了.比如群论
就有影响过无数学者的

6.库洛什
"群论"
注意这本书第二版和第三版中译本的封面
一模一样.

或者段学复先生的导师Robinson写的
7.Robinson
"A course in the theory of Groups"(GTM 80)

再有象(群,代数)表示论,环论,模论等等,都有专著,
不过我是一窍不通的了.还望这里的高手
多多指点.

对于Galois理论,有一本

8.E.Artin
"伽罗华理论"
非常薄,讲得很精彩,绝对是本传世佳作.

还有

9.Edwards
"Galois Theory"(GTM 101)
这本书很有趣,它是循着Galois的原始
想法写的,因此和一般通行的教本里面的
讲法不是很一样.


这是数学系的学生学到的第一门
完全属于二十世纪的课程.
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谕的.
对于这门课程在中国的发展,
许多和复旦有密切关系的前辈都
做出过重要贡献.


在复旦开实分析课的第一人毫无疑问是
陈建功先生(1893-1971).作为中国现代数学的
先驱者,他在1914-1929年间三赴日本学习
现代数学,是在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个
外国学者.此后他回到浙大,和31年回国的苏先生
一起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即便是在抗战最困难的时期,他们也没有放弃学术研究.
李约瑟当时称赞西南联大和浙大是东方的Oxford 和
Cambridge,陈先生在浙大的大弟子程民德先生说到
"这一光辉的称号,可以说是用难以数计的微弱的
桐油灯光所照亮的".程先生为陈建功先生在

1."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二卷)
里面做了一篇传记,不可不读.

陈先生在浙大担负着极重的教学任务,在五十年代
他把历年使用的讲义遍成书出版,这就是

2.陈建功
"实函数论"

今天看来,这里面的内容是相当古典的,
但是其中很多东西的讲法到今天还是很好的.

陈先生门下弟子无数,早期(20年代)的学生
包括中国现代数学的另两位重要人物王福春先生
和曾炯之先生.后来从浙大到复旦,我们可以列出一串
长长的名单:程民德,叶彦谦,秦元勋,张鸣镛,夏道行,
龚升,李训经...

前校长杨福家先生在某次会上说过"复旦人不会忘记,
五十年代,复旦造了两幢小楼,一幢是给陈建功先生的,
一幢是给苏步青先生的,正是他们使复旦的数学变了样...."
那两幢房子现在还在第九宿舍里面.一幢苏先生家人还住着.
另外的那幢在陈先生58年搬去杭州以后就空着,据说曾有
某位今天在复旦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搬进去过,但不久就因为
实在"摆不平"又搬了出来--陈先生和苏先生的地位可见一斑.



今天在数学系里还能找到陈先生的一些遗迹,
比如那套Gauss全集就是陈先生出让给浙大
图书馆的(见内页题字)

现在用的课本是
3.夏道行,严绍宗,吴卓人,舒五昌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
第二版,上,下册

这是,在我看来,复旦为中国的数学事业
贡献的最重要的课本.从1978年第一版
出版开始,这就是中国最标准的实变与
泛函课本.受益与此书的学生不可计数.

夏先生是陈先生五十年代初的研究生.
当年陈先生开实分析课的时候夏先生
做助教,也是跟班从头听到底(和今天CS的TA的
要求差不多,不是吗?*_^)
夏先生50年代中期赴苏联进修,师从I.M.Gelfand.
那是泛函分析还处于发展的初期,Gelfand
又是这个领域的泰山北斗.所以夏先生不仅
在在苏联的两年间做出了相当好的工作,
而且回国后在复旦建立了一个相当
强的泛函研究小组.具体可以看

4.杨乐,李忠编
"中国数学会六十年"
里面严绍宗先生和李炳仁先生写的文章.


六十年代初,夏先生就已经是"现代数学丛书"
的编委了,那时候他才30出头一点.今天的中国
数学界,没有一个这个年龄的数学家有夏先生当年
的学术地位!
夏先生做单复变和概率的功夫也是非常深的.
在80年当选学部委员的时候,他的专业就写的
是这三样.



我们一章一章来看:
第一章"集和直线上的点集"
这是很美妙的东西,数学系的学生从这里
开始严肃地接受关于无限的教育.
具体的问题是教师一般都要在这一章
上面花不少时间,部分是因为这些搞脑子的
东西学生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我想今后
可能的话应该在第一二年的课程里面讲一些这一章
的内容,象实数理论和极限论,等价关系,
直线上的开,闭集,等等.这样一是可以省下很
多时间,其次的确你翻翻许多数学分析的书
也能看到这些内容.

大概一定要留到这里来讲的包括Zorn引理,


5.E.Hewitt, K.Stromberg
"Real and Abstract Analysis"(GTM 25)
里面有相当清晰简洁的关于选择公理及其
等价命题的叙述.那里写到"The axiom of choice
does not perhaps play a central role in analysis, but when it is needed, it is n
eeded most urgently".这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方向上扩展出去可以看

6.那汤松
"实变函数论"
在下册里面还有关于超限归纳法的描述.
这本书是徐瑞云先生翻译的.据说当年陈
建功先生对他的这位女弟子的译做赞不绝口.
徐先生不幸于文革中自杀身亡.
总书库里面有.

另外,对于很多具体的点集的例子,有许多
书可以参考,比如

7.汪林
"实分析中的反例"
这是本非常非常好的书,在以后的几章里面
我们也都要引用这本书.作者是程民德
先生的弟子.要记住的是,这不仅仅是
一本讲例子的书!理图里有.

和一些习题集和解答,比如

8."实变函数论习题解答"
这是那汤松的书的习题解答.质量一般,
不过好歹是本习题解答吧.

9."实变函数论的定理与习题"
记不清是谁写的了,应该是某个苏联人.
里面有详细的解答,质量相当高.


第二章"测度"
这是这本书上册的核心.

测度在这里的讲法,
从环上的测度讲到测度的扩展,
基本上属于

10.P.R.Halmos
"Measure Theory"(GTM 18)
(中译本:测度论)
的框架里面.这本书实在不敢
评论,自己看吧!
这本书里面还有一些精选的习题,
有胆子和时间的话值得一做.

集环的理论

一本相当有趣的书可以看看,
就是
11.J.Oxtoby
Measure and Category(GTM2)
这里的"category"不是指代数里面的范畴,
而是集合的"纲",讲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现在可以来谈谈
12.周民强
"实变函数"(第二版)
这本书写得不错,总的说来最大的
好处恐怕就是习题很多,
而且都是能做的习题--复旦的课本
里面的习题初学好象是难了点,
特别是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

还有一本很好的书,
可惜至今只打过几个照面,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好书:

13.程民德,邓东皋
"实分析"
我见过这书里面的一个测度的题目:
$m^*(E_1\cap E_2)+m^*(E1\cup E_2)
\leq m^*(E_1)+m^*(E_2)$,
还是很有趣的,还难住过我们的一个老师哦!





此外,上一章里面的参考书都可以搬过来.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些书是纯讲Lebesgue积分
的,比如6.12.等,有些细节上注意一下L与L-S
的差别还是有用的.



第三章

这就是真正的实分析了.这里面应该说
每一节都是重要的.


在全面引用上两章的参考书的同时,还可以考虑
下面的:

14.I.E. Segal, R.A. Kunze
"Integrals and Operators"



15.A.N. Kolmogorov,S.V. Fomin
"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初步"

这些作者应该说都是相当好的数学家了.

比较遗憾的是一般由于课时安排等种种原因,
最后三节都不能好好讲.其实这些都是很有趣的
东西.广义测度和R-N定理更是非掌握不可的.

最后问个小问题:
"L^1(R)是R上全体可积函数全体构成的空间"
这句话对吗?

发信人: yjyao (等待......未来),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七)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Thu Apr 6 00:05:06 2000), WWW-POST@129.104.34.3

第四章
从这里开始算泛函分析的课了.
不过这一章是不是一定要以这样的
篇幅在这里讲值得讨论.

其实很多度量空间的概念在数学分析
课里面就可以解决掉,在这里应该只要
强调有限维和无限维的差别就可以了.

上面的许多参考书在这里一样可以用,
还应该加上的是:

19.汪林
"泛函分析中的反例"

第十节一般不讲,不过这东西实在是基本,
整个泛函的体系都可以建立在上面,
理图里面有一本

20.夏道行,杨亚立
"拓扑线性空间"
不过那书基本上是第二作者写的,所以建议
有兴趣的化还是看下面几本

21.N.Bourbaki
"Topological Vector Space"Chpt. 1-5
布尔巴基写书是一章一章出的,
这书能一次就包含五章,实属罕见.
而且估计今后也不会有后续的内容了.


在直线(或者更一般的局部紧群上),是有可能
先建立积分理论再导出测度的.比如下面
将要讲到的

16.夏道行,严绍宗,舒五昌,童裕孙
"泛函分析第二教程"
里面就有一些这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有象
17.夏道行,严绍宗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概要(?)"
(上海科技出的那套教材里面的一本,
理图里面有)好象就是按照先积分
再测度的办法讲的.

另外用这一体系的书好象还有

18. F.Riesz,B.Sz.-Nagy
"泛函分析讲义"(Lecons d'analyse fonctionnelle)
这也是不错的书.

对测度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一些
动力系统里面讲遍历理论(ergodic theory)
的书,"那是真正的测度论"(J.M.Bony).



GTM里面也有两本是讲拓扑线性空间这个题目的:

22.H.H.Schaefer
Topological Vector Spaces(GTM3)



23.J.L. Kelley, I.. Namioka
Linear Topological Spaces(GTM36)

16.里面有一章也是讲这东西的.
其它许多以"泛函分析"为标题的书也是
以此为出发点的,比如

24.S.K. Berberian
"lectures in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Operator Theory"(GTM15)

Berberian 也是很好的数学家,他翻译的Connes的"Noncommutative Geometry"
是一个很好的版本.尽管后来Connes自己出了个内容更多的英文本.

或者

25.W. Rudin
"Functional Analysis"

这本书里面也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内容.Rudin的书都是很好的.


26.L.V.Kantorovitch,G.P.Akilov
"Functional Analysis"
(英文版系资料室有一本,中译本在理图有很多)
不少人都说Nobel经济学奖有不少是给数学家的,
这话一点不错,不过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数学家恐怕
就Kantorovitch一位了.这是本很清晰简洁的书,
中译本的质量也很不错.


此外还有
27..J.B. Conway
"A Course in Functional Analysis"(GTM96)


【 在 goliath (朱古力)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好意思,也许是个傻问题,不过偶还是想问问。
: GTM是什么啊?
这问题不傻,因为在写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的时候
就提过,所以这里我就没有重复.
GTM=Graduate Texts in Mathematics
是Springer-Verlag出的一套数学教材丛书,
其中有很多都是人家已经成名的教材它把版权拿过来
重印的,因此有一些还是经典著作.
现在大概出到第200号左右,
前120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都是影印的
(早期是完全盗版,后来开始买版权了),
后面的只有部分影印.
老的那些(120号以前)总书库里面
一般都能找到.

第五章
这一章讲述Banach空间上的有界线性
算子理论.这一内容的框架性著作
毫无疑问是

28.Dunford,Schwarz
"Linear Operators"I
这书在系资料室运气好的话能找到一到两本.
注意有一些结论是可以把Banach空间减弱
为Frechet空间的,不过好象据说实际应用
中除了广义函数空间是个Frechet空间以外
其它用得并不多.

前面列的各中标题是泛函分析的书这里
都可以用.

汪林的书19.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例子.

不自反的空间的例子在系资料室
可以查到,应该是在某期Proc. of Nat. Acad. of Sci.上.

再补充一下前面漏掉的一本书:
29.W.Rudin
"Real and Complex Ananlysis"
在讲单复变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到过这本书了,
这里面可以看到不少实分析或者说泛函方法
在复变中的应用.这书现在已经有第三版了,
老的版本总书库里面有很多.




第六章
Hilbert空间由于其上存在一个内积,
可以发展的性质比Banach空间要多得多.

从空间本身来讲,线性代数学好点对
本章前面几节有很大帮助,学的过程
中密切注视维数无限导致的各种反例
就是了.


算子理论其实也一样,脑子里面清楚哪些
有限维的性质是可以推广到无限维的
对整个体系的理解很有用.

本科阶段一般也就教半章,这也没有办法,
如果第四章能省下的点时间的话还是能够
讲一些算子谱理论的.

这里可以做的习题非常多,特别是

30.P.R. Halmos
A Hilbert Space Problem Book(GTM19)

算得上一本杰作."The only way to learn
mathematics is to do mathematics"就出自
这里.


再往下去研究算子代数的话,就实在"是没有底的东西了"(陈晓漫)
在16.里面有一章讲些基本概念.
这一块的文献也是浩如烟海,
因为学得太少,不敢妄加评论,只想指出一本书,

31.G.K. Pedersen
"C*-Algebras and their Automorphism Groups"

这书连A.Connes都说好,我想决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说两句A.Connes,关于他的工作,或者说整
个算子代数往后来的非交换几何的发展历史,
特别是这一分支从其开始的阶段就和量子物理
的联系,可以看

32.Vaughan Jones(Fields 90) and Henri Moscovici
"Riview of Noncommutative Geometry by Alain Connes"
AMS Notice,v.44(1997),No.7

33.A.Lesniewski
"Noncommutative Geometry"
AMS Notice,v.44(1997),No.7

还有

34.Irving Segal
Book Review, Non commutative geometry by Alain Connes
AMS Bulletin,v.33(1996),No.4

因为

35.Alain Connes(Fields 82)
"Noncommutative Geometry"
可以说是这一块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33.中甚至说今后人们会用今天看
Riemann的就职演说的眼光看这本书)
所以对于这本书的评论很多也就
把整个分支都评论进去了,不妨看看.
Jones说这书是"A milestone for mathematics.
Connes has created a theory that embraces
most aspects of `classical' mathematics
and sets us out on a long and exciting
voyage into the world of noncommutative
mathematics".做为老前辈,Segal的书评里面
有一些批评,也值得注意.

第七章
这一章一般不讲,在本科阶段不讲,
在研究生阶段也不讲,实在奇怪,不是吗?

主要问题是,就事论事地讨论广义函数
恐怕不是非常地有趣,要紧的还是这套框架
在偏微分理论中的应用.现在的状态就是
你在复旦数学系基础专业念四年出来可以还没
听说过什么叫Sobolev空间,尽管大家都承认
复旦的偏微是很强的...\\sigh

在广义函数的标题下最有名的应该是

36.I.M.Gelfand等
"广义函数"(Generalized Functions,I-V)
大概I-IV都有中译本吧!理图里面应该是有的,
英文本系资料室有.从泛函的角度,据说是
第二本最有意思.

另外还有两本好书,不光是这一块内容,
从整体上讲也是很好的泛函课本

37.K.Yosida(吉田耕作)
"Functional Analysis"
他也过两种不同"规格"的书,一本比较厚,
一本比较薄,都很好.其中有一本的第六版
去年世界图书刚刚影印.

38.H.Brezis
"Analyse Fonctionelle"
Brezis是我校名誉教授,法国科学院院士,
非线性偏微的权威.他的这本书很见功力.
如果能念法语的话绝对值得一读.

在Rudin的书25.里面也讲了不少广义函数的内容,
特别有一章讲Tauberian Theory,很有意思.



这是讲偏微分方程的课的名称.
顾名思义,就是说这里的方程原则上
最早都是从物理里面来的.
这个分支里面的东西丰富之至
(当然往反面说就是有时候会显得
结果比较零散).

现行课本是

1.谷超豪,李大潜,谭永基(?),沈纬熙,秦铁虎,是嘉鸿
"数学物理方程"(上海科技)
这本书在这样一个水平上(指不引进广义函数,
弱解等泛函里面的概念)是相当不错的.
注意那些经典方程的推导里面多少有一些
近似的过程,这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反应了
所对应的微分算子的某些性质的稳定性.
比如,对于经典的波动方程,3维及以上的
奇数维成立惠更斯(Huygens)原理(这可以看作
经典物理的时空里面空间维数必须是奇数的一个
证据),你在其它一些书(或者说以后)可以看到,
差不多二阶双曲方程里面只有波动方程
有这样的性质--但是别忘了,高维波动方程
的推导里面是有近似的,这说明什么?

一阶偏微分方程似乎是安排在常微的最后教的,
常微的最后教不教我课不知道,有些东西还是很
有趣的,象Cauchy-Kowaleskaya定理,Ekeland拿来
证明微观经济模型的合理性,然后说他看不出有
存在C^\infty推理的可能--数学经济是怎么回事,
可见一斑.你能说社会活动中的数据都是按t解析的吗???!!!

学这门课的那个学期在忙着各种各样考试(比如T,G等等),
故此没能够看太多的参考书.北大的课本也没有
看过,不过据一位北大的师兄说,和复旦的课本
相比较,可能北大那边相对更注重一些解的渐进估计
等等,而复旦这里对于显式解讲得更多些.

注意在图书馆里面可以找到一本内容相当接近的书

2.谷超豪,李大潜,陈恕行,谭永基(?),郑宋穆,???
"数学物理方程"(人民教育?高等教育?)
这书的题材,难度,例题,习题等等和1.非常接近.
特别指出这本书的原因是在复旦的课本
中据我所见,只有这本是曾经出过一本"官方的"
习题解答的,那是80年代初,油印本.
能不能搞到就看各位本事了.
那本解答对于做作业是很有帮助的.

比较容易找到的书里面,
3.陈恕行,秦铁虎
"数学物理方程--方法导引"
是一本非常好的讲习题的书.
里面的习题如果能够全部做一遍的话,
应付考试是绰绰有余了.



还有
8.O.A. Ladyzhenskaya
"The Boudary Value Problem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和5.一样,都很经典.当然你要说它们
陈旧我也没话可说.

既然这课叫数学物理方程,多少和物理沾点边吧,
在这个方向上我以为

9.李大潜,秦铁虎
"物理学与偏微分方程"(高教)
还是很不错的,上册已经出版,下册
也就要付印了.该书的起点并不高,
所以应该比较容易看.
据说该书的责编(北大毕业的)极为负责,
认真到连里面的公式都一个个去推导的地步.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上说,其实有一些深度介于
本科课程和研究生的那门偏微基础课之间的
书(包括不少经典)都可以在这段时间里面看看的.
比如

10.L.Bers, F. John, M. Schete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ers是个很有趣的人,
可以看看

11.L.Steen, ed.
"今日数学"(Mathematics Today)

里面的文章.附带说一句,这本书是最好的
数学普及读物之一,绝对值得一看,
中译本的质量也不错.



12.F. Joh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这本书系资料室肯定有.

剩下两本应该是比较容易找到的,因为世界图书刚刚
印,虽说贵了点.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

13.J. Rauch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GTM128)

14.M. Taylo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115)
后面这本看前一半就可以,后一半也看当然更好:-))
引G. Lebeau的一句话,这书比

15.L. Hormander
"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Operators, I"
要好念多了.
(当然基本上人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只不过这位的来头比较大而已
--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46岁)
我拓扑学得很差(从总体上说),
因此这里我也说不出太多东西.

大概也就点集拓扑还算过得去,
我以为这一方面我们的现行课本:

1.李元熹,张国(木梁)
"拓扑学"
的前两章还是不错的.至少该讲的东西
都讲了,而且后面罗列(我想不出还有
什么更好的形容词)了许多习题,
做上一遍是很有趣的一项工作.

中文的参考书里面好象

2.熊金城
"点集拓扑讲义"
是比较好的.该书也有些名气.

不过要好好学,可能还是看下面的两本
比较经典的书:

3.J.L. Kelley
"General Topology"(GTM 27)
此书名头很响,55年出版的时候应该算得
上是把这一领域里面的结果做了个
很好的总结.该书是想写成课本的,
因此每章后面都有习题,按A,B,C,D,...
编号.只是....真要做起来未免有些困难.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曾有一位
华裔数学家回国讲学的时候于酒席间
说他的老师要他去学拓扑,指明看Kelley的
书,而且要习题全做.结果大家都笑了,
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目标不是很现实.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那个学期陷入各类
考试的重围中之前,还做了前面两三章
的题目.是比较困难,但是做起来也非常
有趣.
再补充一本中文的书,内容和1.差不多
4.尤承业
"基础拓扑学"
是北大的教材.

5.I.M.Singer, J.A.Thorp
"Lecture notes on elementary topology and geometry
(中译本基础?)几何学与拓扑学讲义,干丹岩译)
这是本极好的教材,应该
可以用深入浅出来形容吧!
第一作者Singer就是和Atiyah
一起证指标定理的那位,说是重量
级人物当无疑义.

如果你只想查结果,我觉得可以去找
6.R.Engelking
"General Topology"
这书是七十年代末写的,内容翔实,
至少对我来说是有包罗万象的感觉,
当然对做这一块的人就不一定了.
按照萧先生的速度,大概第二章还是能
讲大半的.
这里属于代数拓扑的起始部分,
参考书一下子就比前面的多多了.
讲代数拓扑的书,可能
7.Greenberg
"Lectures on Algebraic Topology"
属于写得很通俗易懂,
配置合理的那一类.

还有象GTM里面的
8.W.S.Massay
"Algebraic Topology: An Introduction"(GTM 56)
也是写得很好的书.

我能写的大概就这点了,
还望大家多多补充.
这个学期刚刚在学拓扑,做些补充的说。
拓扑学是在十九世纪末兴起,并在二十世纪中蓬勃发展
的数学分支,现在已与近世代数,近世分析共同成为
当代数学理论的三大支柱。
如果先要对该学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的话,建议看
《拓扑学奇趣》
巴尔佳斯基 叶弗来莫维契 合著
这本书只有不到两百页,可是覆盖的面很广,也有一定
数量的有启发性的题目。

M.A.Armstrong的《基础拓扑学》也是一本不错的书。
由于该书中的讨论范围有很多是基于Hausdorff空间,
有些是甚至是在度量空间里讨论问题的,
所以一些定理的证明就变的比较简单易懂,例如Urysohn引理。
由于侧重点不同,这本书对复旦现在的课本是很好的补充。


Spanier's "Algebraic Topology" can not be neglected. it is
a classic in this field, though it is not easy to read.

Aleksandrov's " Combinatorial Topology " is very good for beginner. it
is an authority in history.but it is too large, it contains 3 volumes.

Bredon's " Topology and Geometry"(GMT139) is praised as the successor of
Spanier's great book.


: 7.Greenberg
: "Lectures on Algebraic Topology"
: 属于写得很通俗易懂,
: 配置合理的那一类.
: 还有象GTM里面的
: 8.W.S.Massay
: "Algebraic Topology: An Introduction"(GTM 56)
: 也是写得很好的书.
: 我能写的大概就这点了,
: 还望大家多多补充.

几何是非常美妙的,通常人们提到几何
的时候会把直观两个字加上去.
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在微分几何中也不例外.
具体的说,就是虽然微分几何往往会使人
感觉被淹没在计算的汪洋大海,但是
有一个几何的"感觉"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用的课本应当是
1.苏步青,胡和生等
"微分几何"
这书写得不错,至少比北大陈维桓的
那本"微分几何初步"要好多了.这很大
程度上应当感谢本书的主要作者,也就是
书上列的第三作者沈纯理先生,他现在
在华师大.
应当承认这本书,特别是第三章,
取材受

2.Do Carmo(多卡模)
"曲线和曲面的微分几何学"
"Differential Geometry of Curves and Surfaces"
这是本绝对的好书,胡先生他们把这本书翻译出来
实在是功德无量.在总书库里面有一本英文本,
如果怀疑有什么翻译问题的话可以去对照.

1.第三章里面有个习题是从2.的中译本上搬
过来的,不过有题意不清之嫌.做的时候要小心.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1.里面曲面论基本定理的证明
中有个地方漏印了两项,具体去问黄宣国老师吧.


一般说来,看上面两本书也就够了,可以考虑的
扩充部分包括在2.的末尾所开列的参考书目.
这是我很少见到的带书评的书目.里面提到的一些
经典的著作在数学系资料室都能找到,
比如
3.Eisenhart
"Diffenrential Geometry(?)"
谷先生读书的时候就念过这本.

还有象

4.Darboux
"Lecons sur la theorie generale des surfaces"
在系资料室里偏偏缺最常被引用的第二卷.


古典微分几何的开山之做是
5.Gauss
"Disquisitiones generales circa superficies curvas"
这是拉丁文的(Gauss只有晚年最后的一些东西是用
德文写的),所以虽然系里有Gauss全集,我也不认为有
人能看懂,不过现在我们有下面的

6.P.Dombrowski
"150 years after Gauss' 'Disquisitiones generales circa superficies curvas' "
这里面有完全的英文翻译和里面的结果到
20世纪70年代末的发展情况.

对于中文的课本,其实总数就不是太多.有象
7.吴大任
"微分几何学(?)"
或者五十年代翻译苏联的课本等等,
内容都差不多,而且微分几何的特点
是各人都喜欢用自己的一套符号,
许多符号,象曲率等等,常会有正负号
的差异,所以建议认定一两本,
其它简单翻翻即可.

所以说想找讲解详细的书还不如看
8.沈纯理,黄宣国
"微分几何"(经济科学出版社,97)
虽然说这本书是自学考试的教材.
那里的习题也是有较详细解答的.

更难一些的习题可以在
9.姜国英,黄宣国
"微分几何100例"
里面的题目全部做下来的话,
应付期末考试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如果老师有心考点难题的话,
说不定就会有里面的题目.

此外还有两本苏联人的书
10. A.S. Mishenko, A.T. Fomenko
"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教程"
(中译本,第一册,第二册)
我没有看到过是否有第三册,
反正这书是没有翻全.其处理
方法别具一格.我想这书要不是
非常好的话胡先生也不会去翻它.

: 9.姜国英,黄宣国
: "微分几何100例"
: 里面的题目全部做下来的话,
: 应付期末考试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 而且,如果老师有心考点难题的话,
: 说不定就会有里面的题目.
呵呵,师兄真是料事如神啊

: 此外还有两本苏联人的书
: 10. A.S. Mishenko, A.T. Fomenko
: "微分几何与拓扑学教程"
: (中译本,第一册,第二册)
: 我没有看到过是否有第三册,
: 反正这书是没有翻全.其处理
: 方法别具一格.我想这书要不是
: 非常好的话胡先生也不会去翻它.
这本书确实不错,可我没有全部看完:(


--
忻元龙老师有时候会开一门"极小曲面",
这里的特点是甚至可以不引进
流形等概念,出现的最难的工具
有时候就是单复变的一些结果.
这门课的参考书大概首推
11.R.Osserman
"Lectures of Minimal Surfaces"
此书篇幅不大,但内容丰富.


其它还有
12.J.C.C.Nitsche
"Lectures on Minimal Surfaces"(Vol.1)
这书学校里面肯定有.这里面关于Plateau问题讲得很
全,可惜至今我没见到第二册,而原来的德文版
又看不懂(上面写的是英译本):-(

注意到微分几何有许多东西并不象
大家想象的那样古老,比如第三章里面
提到的Fray-Milnor定理,那J.Milnor
还好好活着呢?再比如说等温参数,几乎
必引的文献就是陈省身先生55年的文章.
这些文献,系里的资料室里面都是有的,
看原始文献可以让人逐步体会一样东西
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这和经过无数再处理后写进课本的讲法
往往是不一样的.

补充一本:
《微分几何》 苏步青 原著 姜国英 改写
就是那本黄颜色封面的,理图里有借

发信人: dhj (undercover~~卧底人生), 信区: mathematics
标 题: Re: 微分几何(四)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Tue May 2 15:40:04 2000) , 转信

这本书的原版据说晦涩难懂,
但即使改写以后,根据潘老师的讲法,
看起来也比较费劲。
印象比较深的有,书中单独的一节讲了Bertrand曲线,
对于等周问题,该书也给出了好几种不同的证法。
(最近的几期美国数学月刊里,对于该问题也集中给出了
几个比较初等的证明和若干相关命题)
另外,该书的一个特色是几乎每道练习题都附有最先证明
该命题的人名和时间。使人能够感受到微分几何发展的脉搏。

《微分几何一百例》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
这本书很薄,所以可以在两三天里面看完。
但是建议在看解答的时候最好先自己想一想,
因为书中有些题目的解法并不是最简洁的。
yjyao师兄猜得很准啊,我们上个学期考试的时候
有一道题目就是来源于这本书,当时做出的人不多。
(不过往往是这样,难的题目分值就少,真是%^*@)


现在想来讲两句"微分流形",
我想大概给94开的是第一次,
当时是作为基础专业的选修课的,
我是逃了三分之一的抽象代数课去听的
(当然,应该解释为为听这课逃掉了三分
之一的抽象代数课,由于其他原因的还不算在内*_^),
最后参加考试,因为没选这课,所以就和黄老师
商量,如果没有A的话就算了,结果就是我这课没有成绩
--那课只有今年要去Stanford的哥们拿了个A.

说正经的,微分流形可以认为是"(微分)流形上的
微积分与微分几何初步".在目前教材尚未确定的
情况下,我们只能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了:-(
(当然我想说还是有本教材的好,这样至少有个明确的目的,
不然尽管大家都可以直接把笔记拿来当讲义,但
总是有点别扭的,我以为)

首先自然是流形的概念,我们自然不能指望从
Bourbaki的"流形"开始念,一般来说,在任何一本讲微分
几何的书里面都有这一概念的介绍,只不过详略不同而已.


复旦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用
1.W.M.Boothby
"An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tiable Manifolds and Riemannian Geometry"
作为微分几何课本,从某种技术性的观点来说这书可能太罗嗦,
讲到流形上的向量场就用了100多页的篇幅,
但是我觉得初学看这书还是很好的,毕竟讲得相当详细,
几乎所以的东西都是有详细证明的.
理图总书库里面有不少.


讲到流形总是有两种引进方法,一是从一开始就讲一个局部和欧氏
空间中的开集同胚的Haussdorf空间....然后再讲微分结构等等.

中文书里面有

2.陈省身,陈维桓
"微分几何初步"

很有大师风范,只是印刷质量不算太好.(至于陈维桓自己写的那本北大教材,
我比较倾向于引用北大一位师兄的说法:"陈
还写过一本微分流形,给人的感觉是话说了很多,但
还是摸不着头脑,例如dx,dy究竟是何意",所以,还是免了吧)

另外被认为写得比较好的中文书有

3.白正国,沈一兵,水乃翔,郭效英
"黎曼几何初步"

这书的特点--要说就在于没有特点,那实在是太过分点了
--我认为还是在于很细致,既然不用象Boothby那样在拓扑
流形上花时间,进入正题可以说比较快,而且有不少习题,
书末更有一个索引,实在是本好书.


有胃口的话,还可以看看

4.B.A. Dubrovin, A.T. Fomenko, S.P. Novikov
"Modern Geometry--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的第一,二卷(GTM 94, 103,世界图书新印过).
该书的作者都是名家,除了对于这门课就事论事来说
可能难了点外应该说不出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看看第二卷
的第一章.



二是从欧氏空间中的子流形开始讲.这样的好处应该说是可以马上看到很多例子,
另外毕竟大多数情况下流形只有放在仿射空间或者射影空间里面才有点意思
(至少在开始阶段是这样),从这一角度出发写的微分几何课本中有一本

5.Gallot, Hulin, Lafontain
"Introduction to Riemannian Geometry"(?)
是Springer-Verlag的Universitext中的一本,应该说写得很好,
评价(我听到的)也很不错.

用这种观点(其实用前一种观点也一样,多元函数的反函数定理,隐函数定理
都是要明白的.



J.Milnor曾经写过两本很有意思的书,里面的讲解都是非常精彩的,

6.J.Milnor
Topology from a differential point of view
(中译本:从微分观点看拓扑)

7.J.Milnor
Morse Theory
(中译本:莫尔斯理论)
如果还没给赔光的话理图里面应该都是有一些的.



讲到微分形式,自然可以讲流形上的积分,以及Stokes公式等等.
这里有

8.Spivak
"Calculus on Manifolds"(?)
(中文名字就叫"流形上的微积分"⒎至餍?
可以一看.

有一点,就是大家千万不要只会用Stokes公式,真给你一个流形
上的体积元去积一下反而不会,这千万要不得.作为练习,
不妨试试复射影空间CP^n上的Fubini-Study形式积出来是多少?




9.V.I.Arnold
"Mathematical Mathods of Classical Mechanics"
里面关于微分流形,微分形式等等的介绍也很简单明了.



还可以一看的书有

10.R.Narasimhan
"Analysis on Real and Complex Manifolds"
(中译本:实流形和复流形上的分析,科学,1986)
陆柱家翻译这书是花了功夫的,连印刷错误都一一纠正.
我想至少前一百页是可以看的.


11.苏竞存
"流形的拓扑学"
此书块头很大,内容翔实,而且有很多作者加的话,
很有意思.



有一本书,可能不入高手法眼,不过我觉得是很不错的,
12.C. von Westenholz
"Differential forms in Mthematical Physics"
(这书有两个中译本,书名都是数学物理中的微分形式,
理图里面至少有一个版本)

这是写给念物理的人看的,因此只有条条框框,很多定理都没有
证明.但是好处在于:条理是清楚的,例子是丰富的(虽然很多例子
没有展开,但是至少开始阶段该有的基本上都有了),而且这书里还能
给人一个大概的概念,这些东西学了都可以干什么用(主要是写了
一些在理论物理中的应用).对于到考试前还有点不知所云的人(比如
说我那时候),应该说帮助不小.

至于侯伯元,侯伯宇的那本"物理学家用微分几何",
可能是太深了点,非物理学家不能理解.
以下是北大的一位师兄做的补充

数学分析

欧阳光中,姚允龙
"数学分析"

这本书在外面的口碑不好,错误不少,据
说南开的一位老师曾笑称此书的作者为“老
糊涂”了。

高等代数

9.丘维声
"高等代数"(上,下)
本书的作者为61(?)年的全国高考状元,他自称在教课的那一年写作
经常至夜里二,三点.


单复变函数

11.张南岳,陈怀惠
"复变函数论选讲"

这本书中的错误不少,据说陈是个很有天赋的人,但
文革中受到很大打击,以至学风不很扎实.


微分几何

陈维桓"微分几何初步"

这本书确实写得不很清楚,陈
还写过一本微分流形,给人的感觉是话说了很多,但
还是摸不着头脑,例如dx,dy究竟是何意

大学里面念过的本科的课程,
基本上就全部写完了,
感谢大家在这几个月里(默默地?)承受了
我的"酸"劲.\\bow

其实严格说来这里面除了参考书的名字
和简短的评论外,我还写了一大堆从某种
意义上说属于"题外"的话.我的想法是,
在我的意识中,数学不光是那些定义和公式,
数学还包括了为数众多的数学家
的思想,经历.仅仅局限于技术性的细节
是做不好数学的,我以为.

从技术上说,大学数学系的课程还有很多
没有写到,即使写到的这些,也有很多
需要补充,修改的地方,只不过...
我是没那心思了:-)至少在近阶段.
希望有兴趣,胃口,功夫,...的大侠们
多多贡献,在这里先予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