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日星期一

大学理念的历史与现实发展(作 者: 张书学)

  大学理念一词近年来频繁出现于高等教育研究界,与此相关的理论探讨、构建、评述以及实践性研究都已经展开,形式各异的观念和体系众说纷纭,大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气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在这种繁荣的学术气氛下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件极好的事。就这一问题,我也想谈一下自己的几点拙见,愿与大家共勉。
  一、何谓“大学理念”
  提到大学理念,当然要首先说到大学:大学一词渊源极深,我国古代的论著中已经出现《大学》一书,汉朝有太学,宋代时出现了“书院”;欧洲中世纪也已经出现了“universita”(即大学)一词,指的是“一群先生或一群学生所组合的学术性行会。” 虽然这些“大学”“太学”“书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但也颇具雏形之意。近现代大学的建立在西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不乏推动者,用英国著名神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念》的话说:“如果要用简短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明‘大学是什么?’,可以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 在他看来,“如果人员不是来自世界各地,就不会有探索各种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如果不是聚集在同一个地点,就根本不会有任何学校。因此,从最简单和最原始的形式看,大学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探索各种知识的场所。” 在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已经游离于古代传统,更接近或者说接纳西方的观念,通常都认为近代大学自京师大学堂伊始,迄今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代社会中可以称为大学的似乎都是学科门类齐全,专业广泛,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等院校。而在本文中所探讨的则是广泛意义上的大学,也就是作为高等教育具体实施部门的各级各类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各种专业院校以及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等在内的公立和私立(在我国称为公办和民办)学校。
  其次是关于理念:“理念”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它源于古希腊语(eidos),其涵义本为“‘形相’、‘形式’、‘外观’、‘通型’等,从荷马史诗至苏格拉底都常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该词。苏氏之后逐渐有了‘观念’、‘类型’、‘宗旨’、‘本性’等含义。‘理念’被引用到英语(idea)中之后,又被赋予了‘精神’、‘信仰’、‘理想’、‘认识’、‘观点’、‘使命’等含义。” 到了近现代,“理念”这个词才出现在我国的各类书籍文本中。据《辞海》解释,其基本含义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可以说理念是隶属于哲学范畴的,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升华与凝练;也可以从文学的层面说,就是为现实提供一种完美的彼岸,促使人们在纷纭世事中去渴望、去追求一种完善的理想。
  理解了“大学”与“理念”,大学理念的涵义便呼之欲出了。大学理念就是在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教育现象,挖掘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把教育上升到思想和哲学的高度上加以探讨、研究、归纳、评述而得出的对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大学理念使高等教育具有使命感和社会方向性,它构建、整合大学文化和理想,使之成为大学精神的源泉;它使大学成为引领社会进步和探寻人类精神家园的乐土。大学理念反映了高等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映射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集中体现为大学的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和办学传统。
  二、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了解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得对当代的大学理念进行探讨和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服务,为大学教育管理制度提供思想基础。大学教育的是规律存在于现实之中的,但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理论家和实践者去挖掘。大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而大学理念则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进步而逐渐展现出它的不同侧面,在历史风云变换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整合、不断的升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大学理念孕育和诞生于不同的土壤之中,这也导致了我国和西方国家大学理念的不同发展轨迹。
  (一)我国大学理念的发展历史
  教育理念一定是伴随着教育实践产生的。在我国这个具有古老的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国度,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播撒下了文明和教育的种子,我国的“大学教育”在办学形式上是“公学”(太学,国子监、翰林院等以及与此相关的科举制度)与“私学”(孔子首创,后宋代有书院的形式)并行发展,在教化思想方面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到了近代则“西学东进”,借鉴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1、《大学》之道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丰富而又深刻,其中在育人的理念方面他主张“仁”“礼”。在《论语》和《礼记》中,就有多次提到“仁”“礼”的问题。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行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篇》“民之所由生,礼为大”(《礼记•衰公问》)等等。后来孟子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性本善”,把育人理念体提升到“至善”的境界。
  《礼记•大学》就是思孟学派的一篇学术文章,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映射出人文主义教育理想的萌芽。它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既指大人(担大任的人),又指大学校、大学问。“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史,就是研究中国大学教育史,‘大学’指‘大学问’,也指‘大学校’,但归根结底指‘大学问’。所以《礼记》的《大学》全篇只讲大学问,不讲大学校,也不是不讲,而是不用讲。” “明明德”就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即善良的德行。“新民”就是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善行推广到民众。“至于至善”是说善无止境,要永远的追求,达到完美的境界。综合起来理解,就是人要担大任,做大学问,就要首先有善良的德行,然后才能教化万民,修为无止境,才能达到完善。由此可知,从完善人格角度出发,到用这种理想教化天下,这是我国古代大学理念的灵魂。
  这种理想在春秋时期还只是百家争鸣的中的一种声音。到了汉朝,经过董仲舒的归纳和发展,又加上为统治阶级的所用,因而大力倡导,而贬黜其他的各种思想,最终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格局,这一种格局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
  2、独特的书院理念
  如前所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我国传统的大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太学、国子监、翰林院等,与科举制度相呼应;以 “学而优则仕”为目标,其理念已由最初的完善人格演变成一种“官本位”的思想。另一种则是民间学术大师主持的书院。
  私学在我国的发展呈现了一种断裂状态。春秋孔子创办私学的传统,到了汉朝就已经泯灭了,直到宋朝书院的兴起。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的“丽正殿书院”。开始时只是一种藏书楼或学者们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也有读书人以此命名自己的读书之所。五代时开始出现作为讲学机构的书院,宋朝兴盛一时。谈到书院的理念,就要谈到它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教育理念。
  朱熹的思想是围绕“理”展开的。书院理念可以集中体现在作为“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实际上就是他的教育理想,他把儒家的教育理想系统化,又加以深化;贯彻了中国古典大学的人文主义教育的传统,这与当时的正统观念是不谋而合的。
  我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其核心是“天人合一”强调个人与社会观念的统一;我国传统的大学理念与我国传统的教育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强调修身养性,更强调遵守规范。所以,无论是国学还是书院,其精神内涵和理念是统一的。但是毕竟书院体现了一种自由讲学和自由研究的精神。这在我国的教育传统中是很独特和可贵的。可惜的是正如胡适先生感叹“把一千年来书院制度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教育。……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将不复现于今日了。”
  3、近现代中国大学的民族、民主与科学理念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到清朝末期,已经是强驽之末。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打开了大门。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强行影响下,近代大学诞生了。但是它并非完全是西方文化的附庸,在近代中国大学产生和发展的艰辛历程中,总是不断的涌现出立于时代之巅的有识之士,推动着民族、民主和科学的大学理念的发展。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的大学是洋务派1895年在天津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即今日天津大学前身),它是用美国大学模式,采用“西学体用”的方针。而后,洋务派创办了一系列具有近代高等教育性质的专科学校。在百日维新之后,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彻底打破了科举制度,它不仅是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
  民国之后,欧美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1922年的新学制取消了大学预科,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这些都是仿照欧美学制立项的。这一时期,大学教育发展迅速,涌现了一大批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与此对应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声名鹊起的近代教育家如北大的蔡元培,中山大学的邹鲁,南开大学的张伯苓,厦门大学的陈嘉庚,甚至还包括燕京大学的司徒雷登以及圣约翰大学的卜济舫等。其中以蔡元培的思想为代表,阐述一下中国近代大学理念。
  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
  ①爱国主义情结。这一点是时代和蔡氏的经历所导致的,当时的中国灾难重重,有志之士无不想挽救民族国民于水火之中。蔡元培把这一愿望的实现寄托在教育的身上。他本人是翰林学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又留学德国,接受西方现代化的科学教育。这两者的结合把他推向了历史舞台:他曾经说“就中国现时所处的可怜地位和可悲命运而论,我们可以说:凡事可摆脱这种地位、挽回这种命运的事情和责任直接或间接都是要落在学生们的双肩上”
  ②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处。他在北京大学就职典礼的演讲中,就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同时他在聘请教授是也只依其学问的高低和做学问的兴趣。
  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他在1912年1月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指出:“民国教育应以养成共和健全之人格为根本方针”;在实践上,组织进德会,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还“以美育代宗教”,提倡美学教育,陶冶学生的情趣。
  ④大学自治,教授治校。如果说前几点偏重于大学理念中的目标部分,这一点就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他倡导“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在北大改革中,他提出“大学的事务,都由大学教授所组织的教育委员会主持。大学校长,也由委员会举出。”
  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是蔡元培最著名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针。他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接纳各种流派的学术思想。他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中指出:“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当时北大教授中既有思想激进的新派人物,也有政治上保守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旧派学者,留长辫子,以复辟派自居的辜鸿铭就是著名的一位。
  另外值得书写一笔的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精神。西南联大是在平津沦陷后,1937年在南京成立筹备委员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组成,内迁到长沙,当时称为长沙临时大学。后迁到昆明以后更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当时的物质生活非常贫困,教学设施极端缺乏,而学生们却热情高涨,教授们也非常认真得授课。 而且三位校长(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南开校长张伯苓相互尊重谦让,精诚团结,各个学校取长补短,密切配合。 使得西南联大成为抗战时期联合办学的典范。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团结合作,为民族的复兴共同努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使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不可缺少的风范。
  (二)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历史
  西方大学理念萌芽于古希腊时代,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这些先哲的名字至今还熠熠闪光。西方教育理念也是“以人为本”的,苏格拉底那句著名的“Know Thyself”便是佐证。同中国大学传统理念不同的是他强调的是理性的思维,是完善自我,博学多识,这种“博雅”教育一直延续到中世纪,直到工业革命以后的十九世纪,西方的大学理念才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大学理念的发展要与下列几位教育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1、纽曼(John Henry Newman,1801—1890)
  纽曼所处的时代是古典主义教育在英国比较盛行的时期,古老的牛津和剑桥大学为学生提供着博雅教育。但当时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有一些学者抨击古典大学的无用,不能为当时的工业商业服务,尤以培根为甚。
  为了捍卫大学的传统,毕业于牛津,身为红衣主教的纽曼在1853 年出版了《大学理念》(The Idea of University),系统阐述了他的大学教育理念。他的主要观点是①大学是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知识本身即目的。他在序言中说:“大学的职能是教学,不是科研,大学是为传授知识而设的”。②大学提供博雅教育,为智力本身训练智力。这种博雅教育没有专业性和目的性,学习知识是为了知识本身。③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优雅的品性,从而提升社会格调。他认为在大学里,人们可以真正的开阔心胸,这里有和谐的气氛,纯洁清新的格调,培养出心灵和谐,品味高雅,富有教养的绅士。总之,纽曼的思想代表了英国古典主义大学的传统理念,那就是自由教育,他对后来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大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2、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6)
  洪堡所处的德国正是新大学形成的时期,很多教育家和哲学家提出自己的观点。洪堡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被称为德国 “现代教育之父”。他的大学理念主要可概括为:①大学相对独立并享有学术自由。大学相对独立是指不受国家政府不恰当的干扰。但这不表明这是特权,它是大学献身于学术事业,并对社会履行义务的一种保证。关于大学的学术自由他认为:教授与学者应处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便彼岸,科学的自由,作为精神上的内心自由。正是这种彼岸的自由。这种自由的意义在于,它能为国家和社会保存一支矫正力量,以便能去矫正哪些在政治和社会上形成了优势力量的东西,并能将这个社会引向一个绝对健康的方向上去。 大学独立、学术自由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与第一点相应,②大学中教学科研相统一,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科学而共处”。这里的科学指的是哲学,围绕着这一科学,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但更多的是同学生一起进行学术上的探索。“大学教师已非严格意义的教师,大学生也非真正的学生;大学生已在研究,教师不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研究。” ③大学是纯科学研究的单位,技术性与职业性的学科应在专门的高等专科学校进行。洪堡所代表的是德国经典大学的理念,尤其是把科研引入大学,拓展了大学的职能使19世纪的德国成为世界学术中心。
  3、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
  美国大学最初来源于英国古典大学如牛津、剑桥的模式。到了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博雅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1862年,《莫里尔法案》(全称是《对设立学院以促进农业和机械工艺的各州和准州赠予共有土地的法案》)的颁布促使美国出现了很多的赠地学院,这些学院的课程的设置不同于古典人文主义大学,增加了和多实用性的内容。其中很成功有1848年建校的威斯康星大学。
  范海斯于1940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在任期间他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到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为社会,州立大学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 这就是他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大学为社区服务,这是美国本土的大学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使得大学与社会更加紧密地结合,大学成为与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机构。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超越了英国和德国古典大学的人文主义的传统,辅以实用主义的思想,使大学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这一新的大学理念也使美国的高等教育超出英、德等其他西方国家,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4、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1866—1959)
  弗莱克斯纳的大学理念是独立战争后得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即继承与发扬了德国大学的研究精神。当时很多私立大学都大兴研究之风。著名的有霍普金斯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芝加哥大学等等。弗莱克斯纳就是毕业于研究之风甚浓的霍普金斯大学。1930年,弗莱克斯纳出版了《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一书,通过比较各国之间不同的大学教育模式,来表达自己的大学理念。
  在《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大学》第一章中弗莱克斯纳提到了现代大学理念,在纽曼的大学理念前加了modern(现代)一词,以示区别。弗莱克斯纳德大学理念主要有:①大学根植于过去的文化积淀,但也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影响。他说大学“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现代和将来都产生影响。” “大学不是一个温度计,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大学必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社会所想要的,而是社会所需要的”。 ②大学一个独特的研究组织。他认为,大学的任务和目标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知识和思想的保存;知识和思想的解释;寻求真理;训练年青年学人成为将来继起的工作者。” 大学在研究学术和培养人方面都有责任。大学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术团体的合作研究,使创造性地探索研究不端深入。
  弗莱克斯纳不但在理论上建树颇深,他还创办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中心,聘请了许多超一流的大师。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使大学的研究更深入、更专精、更高水准、气氛更自由,这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赫钦斯(Robert M Hutchins,1899—1977)
  赫钦斯受永恒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大学应当实施永恒的自由教育。这种自由教育强调人格的完善,品位的高雅,闲暇的从容等等。他认为当时的美国高等教育中职业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唯一目的,而大学促进人性完善的传统理念已经被抛弃。经济日益繁荣,个人越来越沦为这个躁动的社会中的一个链条,社会上到处充斥着急功近利思想……赫钦斯认为大学应当给学生一个自由心灵的空间,而不仅仅是职业的培训。
他的观点看似与时代脱节,有复古主义的倾向,事实上剖析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现状,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的大学理念对于当代的大学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6、科尔(Clark Kerr,1911——)
  克拉克•科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曾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校长,卡耐基高等委员会主席等职,其代表作是《大学的功用》(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他对大学的表述就是:大学是巨型的多元化的。“如果把纽曼的大学比作一个居住僧侣的村庄,弗莱克斯纳的大学可比作一个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而现在多元化巨型大学则是一个五光十色、魅力无穷的大城市。” 他认为这种多元大学与传统大学的最主要的不同在于传统大学只有一个灵魂一个目的;而现代多元大学则是具有多重目的性的。他的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大学校长是大学的核心和关键人物。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掌权者、消息灵通人士;他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是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个调节者。
  克拉克的巨型大学的理念,为大学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职能,对未来大学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大学理念与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恢复高考制度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辉煌时期——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数成倍增长,大学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合理。不但如此,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大学理念成为许多教育家和大学教育工作者所探讨的话题。他们运用历史的、比较的、以及实践的方法,针对我国的大学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各抒己见。有的关注大学理念与制度改革的问题;也有的关注大学人文教育的问题,还有的关注大学理念与教育终身化、大众化、多元化的关系;有的人提出新的理念,如华人大学的理念,校园生态问题等等。
  如前所述,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而言,大学的概念涵盖了从职业教育到精英人才的培养等多种层次,多种规模的、多种培养目标的各级各类院校。他们的理念应当是既有共同之处,又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论,大学理念应当分为基本理念和发展理念两个方面。大学的基本理念就是在一定的认识论的基础上,上述的大学、学院都应当具有共同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教育思想观念。而大学的发展理念则是指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基础所造就的不同类型的大学各自寻求的适合自身生存以及发展的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对我国当代大学理念的认识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前三点属于大学基本理念的范畴,后两点则是发展的大学理念。
  (一)培养学生做合格的人
  育人的观念是老生常谈了。无论综合大学,专业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等等,大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办学目标中最基本的就是人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社会对人的要求不尽然相同,但是有一些人性的东西却是跨越时代、社会以及不同的职业地位而普遍存在的。培养这些人性的闪光,把学生造就成高贵的人格的人是大学的共同任务和目标。这一点也是我国的教育传统。
  在恢复高考之后的十几年间,青年人进大学读书的热情高涨,这本是极好的。但是拼命读书以求考上大学也造成了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切都围绕着高考指挥棒转的应试教育模式,这使一些学生即使考上大学以后也摆脱不了为考试而学习的状态。学习成绩好而在做人方面却强差人意,是一部分大学生的写照。九十年代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开始普遍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这给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大学的人文、人格、人性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基础。除了基础教育,我国的大学本身也存在着一些急功近利的倾向,这体现在人文关怀的缺失上,体现在一部分学科的设置上。虽然大学都设有思想政治课,但是偏重于政治的成分多一些,而且思想教育的方式比较单调,生硬,很难打动学生的心扉,和他们产生共鸣。同时很多大学缺乏美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等,而这些都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热情所不可缺少的。
  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都是最基本的理念和目标。所幸的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正在努力的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大学生的人文教育的途径。
  (二)学术自治与行政管理。
  学术自治是传统的大学理念之一,它是大学理念在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方面的体现。学术自治理念根源于西方,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大学理念之一。但是在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下,学术自治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然相同。
  受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一种“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大学管理制度中。大学中行政职位较高的人员大都是优秀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发展而来的,这本来对大学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对大学的基础研究和教学都想当的熟悉,在关于学校发展方面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但是这也给一些人错误的印象,认为从事管理工作的就是手中有实权的;有人把教学与行政对立起来,认为制度上的管理就是一种桎梏;也有的行政管理人员认为只有自己对学校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些偏颇的认识都不利于大学的发展。一方面,学术自治并不意味着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学人员就应该对学校上上下下的所有事务进行管,教师被许多与学术不相干的事务所缠绕,无法专心的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这反倒限制了学术自由;另一方面,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强化服务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而非“官”的意识。
  事实上,学术自治是教师和研究人员在科研、教学、学校发展等一切学术问题上能够自由的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一种制度上的保证,这也是行政管理所维护并为之提供各项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的目标。至于学术自治与行政管理如何真正的实现各司其职,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需要一种行政与学术权力上的相互制衡、相互补充、相互协调,这应当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制度,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教授治校。这当然是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任何理念必须落实在制度的层面才具有现实性,否则理念就容易成为空中楼阁。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学术自由传统不仅仅是西方大学从古希腊时期传承下来的理念。早在我国的春秋时期,就有了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的盛况。只是长期以来各个封建朝代单一的儒家教化思想使这种学术自由的风气出现了断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大学师资的重要性。但在这里,我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就是学术自由是孕育大师的土壤。借用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的理念,是想说明在当代大学的学术研究中,应当更为宽容,有些问题可以抛开意识形态的局限,个人意志的桎梏,单纯从学术研究的高度上来探讨。让人感慨万千的一个例子就是小约翰•纳什(John•Nash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之一),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十几年没有任何的学术成果,普林斯顿大学依然一如既往的为他提供学术研究的良好环境,这才造就了这位天才的数学家的成功。但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也并不意味着与之相对应的大学体制就是自由放任,教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真正的学术自由应当是在有效的管理机制所保障之下的。这一点也可以与学术自治和行政管理联系起来。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另一层含义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在作为学术和研究主体方面,学生和教师、科研人员的主体性是一致的。有人说大学教育是“为中才制定规则,为天才预留空间”, 我非常赞赏这句精辟的概括。这体现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展现了大学学术自由的风范。
  (四)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发展
  大学适应和服务社会的理念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学形式和办学目标的多元化(或多样性)、特色化。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要力争成为多学科、综合性的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也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要无限制的升级。把一所学校办的独一无二,有其独特的办学特色,才是现代实施高等教育的各院校校长所应当重点考虑的。这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状况下的时代需求。②专业设置的时代性和永恒性。这里要提到基础学科和热门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热门学科是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它使大学教育的成效立竿见影。而基础学科的建设却是一个长期的,没有即时时效的过程,但是可以把它比作所有的学术研究开花结果的沃土。怎样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③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界一个比较响亮的术语。现代社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这句话是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特点。但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上,我的观点是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都不可缺少。这是因为这个时代既需要普遍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的民众,也需要能够推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带头人,即精英,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要注意不要偏颇。
  大学引领社会发展的理念是近几年来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最高境界。他强调自然环境、人类本身、自然资源以及其他生物界等等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大学在其中对有关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以及未来发展预测等方面具有引导作用。
  (五)民族复兴、崛起和进步的方向。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爱国主义传统的古老国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的兴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愿。一批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一种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国家民族复兴和发展为己任的大学理念——华人大学理念,从胡适的《非留学篇》到甘阳的《北大改革与华人理念》都渗透着民族的自尊自强的精神。虽然他们的主旨意在结束留学运动,这一观点略有偏颇,但其中的爱国热情还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一书中,谈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不能很好的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其原因有四:缺乏远见、缺少政治支持和财政支持、不利的起始条件、全球化的干扰。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如果不能很好的克服上述障碍,不但高等教育事业不能顺利发展,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也会受到阻碍。
  所以我们只有把高等教育放到推动民族进步的高度上来进行全面的考虑,综合的发展,它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并获得自身的发展。创新教育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创新教育不但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它也需要在学术研究、管理制度、评估制度等有关高等教育的科研方面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