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校长 展涛
一、我们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
2005年的教师节里,温家宝总理再一次亲切接见看望了教师代表,并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今天的中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大学的关注是前所未有的,而且这些关注中多是批评,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社会公众的批评多集中在学生的人格和素质上,大学生正在失去那些曾经拥有的耀眼“光环”;来自企业界等人才需求方的批评集中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大学生们远没有所期待的那样“好用”;科学家的批评则集中在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上,“会考试”被称为中国大学生的特长,而缺少个性和创造力被称为大学生的“通病”。钱学森甚至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作为校长,面对这些批评时的心情是压抑和沉重的,尽管有时也有委屈和无奈。这种关注说明了中国大学所面临的挑战,说明了大学在中国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说明了大学所背负的期待和压力。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失缺了什么?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失缺了什么?是创造能力?是实践能力?是以社会责任心为核心的人格培育?在社会的关注中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直面挑战,我们必须用行动做出负责任的回答。
其实,中国大学相对于国外大学而言,最大的比较优势在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尽管我们的基础教育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学生资源是优秀的,甚至可以说,优秀生源是中国大学的第一优势。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的教师,我们的管理队伍,我们的综合科研水平等其他方面,如果和国外优秀大学相比,我们的差距明显。中国的大学生有很多自己的优势,知识基础厚实,学习刻苦,勤于钻研。就山东大学而言,每年的新本科学生都是成绩优秀的中学毕业生,他们不是没有创造的天性,不是没有激情,不是没有进取心,入学后他们甚至以罕见的刻苦用功而“出名”,我相信他们和哈佛、耶鲁那些世界名校的新生站在一起时毫不逊色。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若干年之后,如果他们再和那些世界名校的学生站在一起时,他们不再那样充满自信,我也对他们不再那样充满自信,至少整体上是如此。这样的现实更让我们这些大学的管理者、教师感到责任重大。在中国大学教育的质量问题上,在大学生的培养问题上,面对挑战和压力的首先是我们的校长和教师。我们必须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等各个方面推进改革,而这其中教育理念的创新最为重要。
二、让我们的理念率先一流
一流大学是今天中国的“热词”之一: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大师,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的背后似乎都是一流的投入。其实,有一个“一流”是无须投入即可获得的,而且这个“一流”又可以说是所有一流的基础,那就是一流的教育理念,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理念。
让我们在理念的层面上分析一下,造成人才培养中那些问题存在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不再重复经常谈论的投入不足,我们也不再重复时常抱怨的社会环境浮躁,我们把批评的目光放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上,看一看以下几对“矛盾”与“不适应”:
1.大学与社会:大学“以我为中心”还是社会需要为导向?
大学“以我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制度依然明显而顽固地存在着,这就造成了大学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大学的发展也不能以社会市场需求作为唯一导向,大学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还要引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创造。山东大学把自己在今天这个时代的使命确立为: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培育民族中坚,服务社会发展,探求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大学培养人才应该着眼于三个方面:面向社会市场需求,适应科技发展需要,引领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而这其中社会需求决定着绝大多数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至少在现阶段是这样的。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培养的学生都要直接进入社会竞争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职业和志向如何。因此,毫无疑问,社会竞争力是人才质量的直接检验。
2.大学、教师与学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与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成才模式的多样化,学校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还是学生成长为中心?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已经成为我们自己口头表述的常用语,但其实我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解还远远没有到位。关爱学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学生向学校提出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远不止如此。我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和改革的方向。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方式都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我们找不到一种简单的模式,找不到一种最佳的模式。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更多的机遇,提供更充足的营养。按照这样的观念去审视自己,我们发现,我们教学的方式和管理方式需要革命性的改变,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模式中几乎到处都是整齐划一。这样的模式不是激发和呵护学生的创造天性,而是照着整齐划一的模式,朝着整齐划一的方向去“塑造”学生。学生是不能“塑造”而只能“培育”的,“塑造”的过程往往就是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天性的过程。那么我们的结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不断激发和小心地呵护每一名学生的创造天性,经常地审视我们的制度和工作,以免在不经意间成为学生创造天性的“杀手”,因为创造能力是人才质量的核心。
3.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相对完整的知识学习体系与相对滞后的人格培育体系,如何协调一致?
知识学习重在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竞争力,而人格培育重在确立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舒展个性,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应为一体。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教育的终极追求,而我们大学的今天应该代表着社会的明天和未来,是国家和民族希望之所在,是人类理想之所在。因此,缺少人格培育的教育是残缺的大学教育。人格培育是大学不可或缺的责任,这一责任由大学教师、管理者和学生自己共同承担。
尽管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中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知识学习体系是比较完整的,相比之下,人格培育体系是模糊而漂浮的。健全的人格在今天这个时代的内涵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大学的人格培育应该如何来实现?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三、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我们分析中国大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的时候,一个自然而重要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也就是说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是创造性,是实用性,还是健全人格?毫无疑问,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历史、不同特色的大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我认为,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时代特征。不同的时代大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差异的,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是有差异的,没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使这所大学落伍于时代。而今天中国大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三个“前所未有”来描述,即前所未有的社会责任,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这样的地位决定了今天中国的大学应该融入社会发展之中,站在时代的前列,而不是远离社会或者是简单的批评者和旁观者。
二是价值追求。也就是说,它应该代表了大学终极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我们比较多地看到了社会的需求和压力,但是我们同时还要坚守的信念就是,大学代表着人类和社会的未来,大学的崇高追求是引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是大学特色。也就是一所大学的历史形成的特色,以及正在着力打造的特色,包括文化,学风,学科,甚至地域特色等。山东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她永恒的使命感;规模宏大、学科综合和合校之后实质性融合的迅速实现,孕育着她巨大的发展潜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理念和开放包容的气度,激发出她的勃勃生机和希望。按照这样的考虑,山东大学把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即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健全发展的人才。
培育民族和社会的中坚,这个目标高度概括了山东大学在今天这个时代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在这里我们没有使用“精英”这个词,因为“中坚”是脊梁,是栋梁,这样的目标凸显了山东大学“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校风和品格。另一方面,不把“精英”作为山东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说要降低标准,其实在山东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中不乏被誉为“精英”的人才,但是,精英是极少数,是远离民众和高高在上的,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不是少数几个精英,而是千千万万优秀的人才。每年,当我们为一万四千名山东大学毕业生壮行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他们中的多数也许不会被誉为精英,但是无论在哪里,也无论位置的高低,他们都可以担当重任,擎起一片天空,而这正是今天的中国所需要的。这一目标的核心要素是:社会责任心与国际视野;个性与人格;竞争力与创造力。简单地说,就是竞争力与全面发展。
四、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
当我们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科生培养在大学发展中的地位。我们的理念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第一天职;——大学发展,教学为先,学生为先;
——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和长远目标。
山东大学把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但问题是,如何让这些观念不仅仅是一些口号呢?在山东大学的发展中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些举措来确保“第一”和“为先”的。
1.战略规划:
山东大学要成为一所特别重视本科教育的研究型大学。保持相对高数量、高比例和高水平的本科生教育,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使之成为山东大学鲜明的特色。具体地讲,保持每年招收1万名本科生,4500名左右研究生,形成4万本科(其中济南总校3万左右),1.5万研究生的总体格局。威海分校坚持本科教育为主体,发展目标是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本科教育大学。
这样的战略选择基于三点考虑:责任、优势、机遇。责任,来自国家和地方需要,来自社会需要,来自学生成长的需要,因为本科阶段是一个年轻人专业发展的启蒙阶段,对一个人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的形成,对一个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优势,就是山东大学多年形成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的传统和优势,就是优秀本科生源的独特优势。我们是一所研究型大学,或者说是一所处于初级阶段的研究型大学,它的标志是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比较强,但单位实力或竞争力还不够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培养优秀本科生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也就是说,保持相对数量较多的本科生和相对数量较少的研究生,我们可以使得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都处在高水平和高平台上,相反,如果我们过分追求研究生数量增加,则会丧失优势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机遇,就是在不少大学,特别是国内优秀大学减少本科生数量和增加研究生数量的情况下,保持较高数量和较高比例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占据有利格局、形成优势特色的机遇。为国家社会,为国内其他大学和科研机构,乃至为世界培养和输送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是山东大学的使命与贡献。
2.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
相对于科研投入而言,教学投入是“无风险投入”。科研投入遵循突出重点,竞争激励的原则,而教学投入遵循全面推进,鼓励竞争的原则,也就是说保持总体协调发展。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优先确保教学楼建设,实验室建设,图书网络建设,运动场所建设,学生公寓与生活设施建设,确保教学专项和教师培训进修专项。一句话,教学优先,学生优先。
3.教师业绩考核:教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师业绩考核和职称评聘中本科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建立学生评教与专家评教相结合的教师考核制度,学生成为评教主体。
4.管理服务:
在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实践“人才培养是第一使命”和“教学优先、学生优先”的管理理念,服务学生,服务学者,服务学术。
当我们提出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的目标时,经常被问及,最优秀是什么和山东大学有没有资格和实力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我的回答是,没有最优秀的简单标准,我们也没有必要和可能去提出一个数量化的标准。“致力于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是山东大学的战略选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实力,是一种信心。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舍我其谁?如果说标准,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就是标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标准。如果说评价,那应该由社会去评价,由未来去评价。
五、知识学习体系建设
我们把学生的大学教育分为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这其中知识学习体系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它的构建和实施由教师、管理人员、教学工作和支撑服务人员共同承担。在山东大学,知识学习体系建设重点放在以下八个主要的环节:
1.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教师是大学的灵魂,今天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一个承受重负的职业,教学、科研和繁重的社会工作集于一身。就教学而言,学生和社会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方法和人格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优秀的学术素养和水平;现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独特的人格魅力。而这三点,哪一点做得好都非常不容易。比如教育方式和方法,我几次在学生中调研,学生批评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研究性和实践性”,问题切中要害,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胜任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任务。我们的老师要学习与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要营造研究型学习的环境,要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造。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久远的和深刻的。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把工作集中于三个方面:(1)制定《山东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学工作职责与要求,把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当然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明确在《规范》中。(2)加强教师培训。没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我们设立专项经费,实施以教师“海外研修经历”,“国内进修经历”和“社会实践工作经历”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培训计划。(3)严格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评估。评估是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度,没有考核评估制度,《规范》只会成为一纸空文。我们的教师评估制度是以《规范》中的要求形成标准的,又是以学生和专家评估结合的方式进行的,这其中学生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主体。
2.专业建设――本科教育的核心平台。这里有三个关键问题:专业设置原则;专业水平标准;水平评估。我们的专业设置除了着眼于社会需求、科技发展需要、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之外,还充分考虑山东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建立明确的本科专业水平标准,包括合格标准和优秀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中,把培养方案、教学名师、优秀教材、精品课程、教学研究、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资源建设等单项改革集成于一体,这样,专业建设重点就由多个单项建设转向专业整体建设。标准是建设的方向,是评估的依据,而评估的结果又是学校资源配置的杠杆。
3.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核心环节。重点是基本条件建设和教育方式创新。近几年我们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本科生实验室条件建设,使得学生实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我们同时大力推进实验环节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对工科,我们注重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注重实验室平台建设,注重设计性、创新性和集成性实验项目,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我们注重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建立起专职教师和研究生助教两支队伍。
4.学科综合环境下的本科教育――山东大学的优势与潜力。这是所有综合型大学的共同优势。我们在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也可以说潜力巨大。主要方式有:开设面向全校的通选课程,通过“暑期学校”给学生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获得实践训练的机会。另外,我们还允许优秀保送研究生选择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允许学生通过考试转专业,为学生跨学院选课创造条件。这些举措为学生的知识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5.研究环境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独特课题。研究型大学有着独特的科研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大学的研究条件上,特别是实验室条件上。研究型大学有条件也有责任让本科学生在研究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本科生融入到科研环境中来,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山东大学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制度和鼓励机制,让我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等向高年级本科生开放,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科研工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们的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让四年级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其中完成毕业论文课题,我们的医学、化学和材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也成为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不少学生参与完成了一些前沿性的科研项目。非实验学科的本科学生则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来培育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学科集成性创新设计和创业设计。特别重要的是,我们把少数学生参与的比赛拓展为数千名学生参与的创新活动,成为创新和创业教育的独特而有效形式。
6.开放环境下的本科教育――山东大学着力打造的特色。开放环境下的本科教育是时代特色,也只有在今天才成为可能。它把大学的校门敞开,走出校园,让学生丰富经历,让学校获得资源,让大学与大学,大学与社会,大学与世界交流、合作、互动。这不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创新,更是大学的理想。例如,学生的“三种经历”,即让一部分学生具有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让所有学生具有社会实践经历。今天在我们的校园里有来自全国十几所大学的600多名访学学生,我们每年送400多名本科生到国内其他名校“留学”;海外学习经历的在读学生今年达到300人,也就是说我们济南总校的本科学生大约有10%可以获得校外第二大学的学习经历。我们校园里的留学生人数济南总校今年首次突破1000人,威海达到300人。另外,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教育合作;每年聘请百名流动岗位教师完整讲授课程;我们与多所重点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山大名师走进中学校园;我们在企业,医院,政府机构建立一大批实践基地;校际合作,校研合作,校地合作形式丰富多彩,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展了发展空间,真可谓走出校园,空间无限,资源无限。
7.图书与网络建设――学生自我学习的平台和资源。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自我学习的核心平台和资源是图书和网络。我们的工作重点有二:一是加大投入力度,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说我们有一流的网络环境和相对充足的图书资料,其中山东大学的国际互联网访问量在全国大学名列前茅,我们还在合校后不久即实现了多个校园图书馆的通借通还,并实现济南和威海两地图书和网络资源共享;二是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利用校园网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利用互联网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应该说,相对于网络的硬件建设而言,资源建设和网络资源利用还远远滞后,网络和网络资源还没有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探索,包括利用互联网与国外大学进行教育合作等,这也将是我们今后重点推进的一个方面。
8.学风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学风淳朴是山东大学的传统,而制度建设是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和传承良好学风的保障。在以制度建设纯化学风方面我们有两大举措:一是制定并严格执行《山东大学学术纪律处分规定》,规范学生和教师的各类学术活动;二是严格学籍管理规定,从严治校,规范管理,同时建立学生申述制度。在学生奖励制度的建设上,我们规范程序,明确标准,透明公开,同时对有特长学生开辟特殊奖励方式和渠道。
对于山东大学这样一个规模大,校园分散,学科综合的大学而言,管理是一大难题,一大挑战,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在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上注重分类指导,管理重心下移;注重原则和标准的制定,并为各个学院的执行留有充分的空间与弹性。
六、人格培育体系建设
最近几年山东大学一直积极探索人格培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现从理念到制度,从目标到措施的逐步完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主要方面,即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公民道德;综合素质。根据这一总体要求,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充满关爱的和谐校园,使学生懂得尊重和关爱他人,尊重生命,舒展个性,热爱生活。
2.营造规范公平的制度环境,使学生树立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懂得履行公民义务,自我管理,诚信守法。
3.营造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开放环境: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增强竞争意识,培育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
4.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坚定理想信念,确立崇高的人生追求。
山东大学人格培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特点和形式有:
1.形与无形――理念为先。在人格培育体系建设中我们把民族精神与大学文化放在首位,把有形与无形的大学文化载体结合在一起。“担承社会责任,培育民族中坚”的大学使命与人才培养目标,“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新校训,“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山大品格与精神,“山之魂,海之韵”的山大文化之精髓,历史名人、著名学者校长的雕塑,教学楼群和学生生活区多姿多彩的图片格言,或古朴典雅,或气势磅礴的学校建筑,绿树成荫的校园,无处无时不在影响和熏陶着校园里的每一个人。
2.辐射全面与关注个体――关爱每个人。面上教育与关心特殊情况学生相结合,建立起系统的就业指导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体健康健身网络,既有全体学生参与的文艺体育健身,心理和身体健康教育,又有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对就业面临困难学生的具体指导,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以及学生心理危机出现时的干预预案和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出现时的应急预案。
3.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相结合,广泛开展挑战杯创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五四论文”,参与学生达到数千人,使这些竞技性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成为学生广泛参与的创新和创业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课堂与课外――丰富多彩。不断改革创新的“两课”教学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高举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旗帜,学生品牌论坛与讲座异彩纷呈,“恰同学少年”、“大家讲坛”、“科学畅想曲”、“人文纵横”、“新杏坛”、“小树林论坛”、“百年激扬”等,山大校园里充满着激情与梦想。
5.校内与校外――走向社会。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精心组织指导,学生广泛参与,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影响社会。推出服务济南社区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支教活动,志愿者环保活动,参与学生达两万多人。
6.直面交流与网络沟通――走近学生。既注重利用现代网络的沟通交流,又注重深入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在线,青春山大,校长信箱,学校领导和管理骨干全部定点联系本科班级或学生社团。
7.学校组织与自我教育――潜能无限。既有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品牌活动,更有活跃的社团活动,宿舍文化,班级生活,党团组织。锻炼自我,参与学校管理。
8.分工负责与全员参与――每个人都是一面旗帜。学生人格培育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学院书记和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来承担,同时每一位教师和管理者,以及我们的教学服务人员都以自己的工作和精神影响着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也以他们的激情与活力影响着校园和校园里的我们。
立体式、多样化、全方位的人格培育体系,营造出百年名校的底蕴与生机,使我们的学生和我们每个人感受着熏陶和教育。
今天的山东大学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如果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描述我们,那就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规模宏大,学科综合;实力雄厚,学风淳朴;开放拓新,生机盎然。我们的教育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而学生的成长又以服务和引领社会的进步为目标。我们所进行的探索,就是在一所规模大,学科全,校园分散和处于研究型大学初级阶段的大学里,在确立了相对高数量和高比例的本科生教育的战略格局下,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这对于我们是一个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看作是寄予今天大学的厚望;我们坚守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我们正视这些问题,我们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因为我们知道,大学教育在今天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事业,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希望,我们必须把这份重担放在肩上。
==============================================
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展涛
展涛是中国数论界优秀的年轻学术带头人。数论是我国科学研究率先达到国际领先地位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华罗庚、陈景润、王元和潘承洞四位先生以其卓越的学术贡献被誉为“中国数论学派”的代表。展涛师从潘承洞院士学习数论专业,仅24岁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老一辈数学家的关怀培养下,他经过个人坚韧不拔的努力,在数论中著名经典问题“素变数三角和估计”、“算术级数中的均值定理”和“哥德巴赫型”问题研究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我国数论学者的传统技巧和现代数学方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与人合作成功地解决了“二次几乎哥德巴赫猜想”这一公开问题,成功地给出了“三素数定理在大模算术级数中的新形式”等等,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其方法上的创新在研究一类加性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其成果最近还被国际著名数论学家Wooley教授进一步推广。
1995年,32岁的展涛出任原山东大学副校长,先后分管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校网络及信息等方面的工作,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经受了考验。到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后,时年37岁的展涛出任校长,他已是一位“老资格的新校长”了。说“资格老”是指展涛的稳健与成熟,他这一素质在实现三校实质性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来的三校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校,文化传统、办学特色、学科发展、管理体制等互有差异,人多摊子大,融合难度相当大。作为全国重点大学最年轻的校长,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展涛敢于直面困难,与领导班子一道,运筹帷幄,明确学校改革发展思路,沿循“融合—改革—发展”的主线,在半年之内相继完成机构设置和中层干部调整、学科与院系重组,理顺了管理体制,顺利实现了原三校在人事、教学、资产、财务等方面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实质性融合,稳健、迅速、高效地构建起运行良好的管理平台,缩短了磨合期,为新的山东大学争取了宝贵时间,争得了发展机遇。在此过程中,学校还抓住机遇,顺势进行了管理改革、制度创新、资源调配与学科重组,充分体现了年轻校长的才智、魄力和注重效率的工作作风。
也正是基于学校实质性的融合和改革的成功,优秀人才不断向山大汇聚。两年多来,一批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青年教师奖获得者5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9名,引进学科学术带头人39名(其中海外留学回国人员16名),双聘两院院士、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30名。新山大的优势也凸现出来:2000年新增博士点40个,增量列全国高校第一;2000年以来每年的科技论文被SCI收录数、被EI收录数和国际论文引用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科技成果大面积丰收,共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近100项,获奖总数、一等奖总数和二等奖总数均列全国高校第一位;科技开发取得突破,两年来共申请专利94项、授权48项,2002年签订技术合同近350项,实现技术交易额近4000万元。2001年,山东大学科技园进入首批全国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行列。
展涛善于思考,思想敏锐,注重教育理念创新,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根据合校后学校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对山东大学发展目标和所处环境的分析,明确提出并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强调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使学校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突出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院系和师生们的创造潜能;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校校、校银合作,拓宽学校发展空间。学校经常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论坛,仅2001年就接待国外来访和参加学术活动的达1300多人次,举办活动15个,与9个国外高校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先后与鲁能集团、浪潮集团、海信集团、台湾鸿海集团等十几家大集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涉及合作经费近3亿元,学校已获益1亿多元;先后与电力、通讯等行业和威海、荣成、德州、禹城等地市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2002年下半年先后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互换本科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启动互聘对方知名学者为博士生导师,互相推荐优秀本科生到对方读研等项目。这些措施,实现了开放式办学的点、线、面多种合作模式并举的新局面。
几年来,在展涛和校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项事业成绩斐然,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1年10月,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都为山东大学百年校庆亲笔题词。 展涛曾获国务院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入选专家,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首届青年科技奖、拔尖人才、劳动模范等。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